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多酚Lyocell纤维交织面料,属于面料技术领域,包括面料本体层、遮阳层以及抗菌层;所述面料本体层包括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一纬纱呈平纹交织,所述第一经纱为Lyocell纤维,所述第一纬纱为纤维素纤维;所述遮阳层贴附于所述面料本体层表面,所述遮阳层为聚氨酯黑膜;所述抗菌层贴附于所述遮阳层表面,所述抗菌层包括第一经线与第一纬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面料良好悬垂性及柔软度的同时,有效提升面料的整体抗菌性能与抗紫外线性能,第一经纱采用Lyocell纤维,第一纬纱采用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铜氨纤维中的一种,能够使面料不易原纤化,强度高,色差变化较小,提高了面料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多酚Lyocell纤维交织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天然多酚Lyocell纤维交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Lyocell纤维以其优异的服用性能用于服装。可纯纺或与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和粘胶纤维,改善其他纤维的性能。由其纱线织造的织物富有光泽,柔软光滑,自然手感,优良的悬垂性,良好的透气性和穿着舒适性,纯Lyocell织物具有珍珠般的光泽,固有的流动感使其织物看上去轻薄而具有良好的悬垂性,通过不同的纺织和针织工艺可织造不同风格的纯Lyocell织物和混纺织物,用于高档牛仔服、女士内衣、时装以及男式高级衬衣、休闲服和便装等。
[0003]通过Lyocell纤维交织获得的再生面料,虽具备良好的悬垂性及柔软度,但整体抗菌性能与抗紫外线性能较差,无法满足面料在特殊情况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然多酚Lyocell纤维交织面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天然多酚Lyocell纤维交织面料,包括
[0006]面料本体层,所述面料本体层包括第一经纱与第一纬纱,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一纬纱呈平纹交织,所述第一经纱为Lyocell纤维,所述第一纬纱为纤维素纤维;
[0007]遮阳层,所述遮阳层贴附于所述面料本体层表面,所述遮阳层为聚氨酯黑膜;
[0008]抗菌层,所述抗菌层贴附于所述遮阳层表面,所述抗菌层包括第一经线与第一纬线,由第一经线与第一纬线相互交织形成抗菌层。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面料自身良好悬垂性及柔软度的同时,有效提升面料的抗菌性能与抗紫外线性能。
[001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纬纱为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铜氨纤维中的一种。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面料不易原纤化,强度高,色差变化较小,提高了面料的实用性。
[001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经纱为85D
‑
140D的全牵伸丝,所述第一纬纱为60D
‑
120D的全牵伸丝。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的面料本体层强度较高,稳定性好。
[0014]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经纱的细度为8.2tex
‑
30tex,所述第一纬纱的细度为7.6tex
‑
28tex。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实现了面料的轻量化。
[0016]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经线为银离子纤维,所述第一纬线为竹
炭纤维。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升面料抗菌性能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的消耗。
[0018]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黑膜为单面黑膜结构或双面黑膜结构。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升面料的遮阳性能,耐热性好。
[0020]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黑膜表面设有透气孔。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面料透气性能的提升。
[0022]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遮阳层通过热熔胶粘接于所述面料本体层表面,所述抗菌层粘接于所述抗菌层表面。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面料本体层、遮阳层以及抗菌层粘接更加稳定,面料结构强度更高。
[0024]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在面料本体层、遮阳层以及抗菌层的配合作用下,保证面料良好悬垂性及柔软度的同时,有效提升面料的整体抗菌性能与抗紫外线性能,第一经纱采用Lyocell纤维,第一纬纱采用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铜氨纤维中的一种,能够使面料不易原纤化,强度高,色差变化较小,提高了面料的实用性;
[0026](2)聚氨酯黑膜上设有透气孔,在保证面料遮阳性能的同时,提升面料的透气性,使面料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面料本体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遮阳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抗菌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0、面料本体层;11、第一经纱;12、第一纬纱;20、遮阳层;21、透气孔;30、抗菌层;31、第一经线;32、第一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34]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
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然多酚Lyocell纤维交织面料,保证面料良好悬垂性及柔软度的同时,有效提升面料的整体抗菌性能与抗紫外线性能,该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层10、遮阳层20以及抗菌层30。
[0036]所述面料本体层10包括第一经纱11与第一纬纱12,所述第一经纱11与所述第一纬纱12呈平纹交织,所述第一经纱11为Lyocell纤维,所述第一纬纱12为纤维素纤维,第一纬纱12为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铜氨纤维中的一种,能够使面料不易原纤化,强度高,色差变化较小,提高了面料的实用性。
[003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经纱11为85D
‑
140D的全牵伸丝,所述第一纬纱12为60D
‑
120D的全牵伸丝,所述第一经纱11的细度为8.2tex
‑
30tex,所述第一纬纱12的细度为7.6tex
‑
28tex,保证面料轻量化的同时,提升面料的强度,增强面料的稳定性。
[0038]遮阳层20,所述遮阳层20贴附于所述面料本体层10表面,所述遮阳层20为聚氨酯黑膜,本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黑膜为单面黑膜结构或双面黑膜结构,并且所述聚氨酯黑膜表面设有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多酚Lyocell纤维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层(10),所述面料本体层(10)包括第一经纱(11)与第一纬纱(12),所述第一经纱(11)与所述第一纬纱(12)呈平纹交织,所述第一经纱(11)为Lyocell纤维,所述第一纬纱(12)为纤维素纤维;遮阳层(20),所述遮阳层(20)贴附于所述面料本体层(10)表面,所述遮阳层(20)为聚氨酯黑膜;抗菌层(30),所述抗菌层(30)贴附于所述遮阳层(20)表面,所述抗菌层(30)包括第一经线(31)与第一纬线(32),由第一经线(31)与第一纬线(32)相互交织形成抗菌层(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多酚Lyocell纤维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12)为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以及铜氨纤维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天然多酚Lyocell纤维交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11)为85D
‑
140D的全牵伸丝,所述第一纬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雄,顾越,许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民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