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便携式深层采集底栖生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270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4
一种智能便携式深层采集底栖生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领域,半球形外罩的顶部固定有弓形提手,半球形外罩的底板上开设有吊物孔;半球形外罩的侧壁开口上设置有检修门;可视化数显模块嵌设在半球形外罩的侧壁上;直流电机固定在半球形外罩的内部,且其输出轴上连接绕线轮盘,绕线轮盘上绕设有线绳,线绳的下端活动穿设在吊物孔中;内部控制组件固定在半球形外罩内部;所述直流电机与内部控制组件电控连接,内部控制组件与可视化数显模块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便携式深层采集底栖生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多样性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便携式深层采集底栖生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体污染问题的日渐严重,江河湖海内底栖生物的状态

种类监测对生态环境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底栖生物的种类,指标元素含量都直接反映该水域生态环境质量

[0003]底栖生物的种类

状态监测首先需要完成采集工作,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并根据分析数据采用参数评价指数法或多参数的综合评价法进行生物评价

而现有技术的底栖生物采集装置存在没有便携性

不够智能

操作费力

不便于采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便携式深层采集底栖生物装置,能够有效解决所述问题

[0005]为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其中上部结构包含:
[0006]半球形外罩,所述半球形外罩的顶部固定有弓形提手,半球形外罩的底板上开设有吊物孔;半球形外罩的侧壁开口上设置有检修门;
[0007]可视化数显模块,所述可视化数显模块嵌设在半球形外罩的侧壁上;
[0008]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固定在半球形外罩的内部,且其输出轴上连接绕线轮盘,绕线轮盘上绕设有线绳,线绳的下端活动穿设在吊物孔中;
[0009]内部控制组件,所述内部控制组件固定在半球形外罩内部;所述直流电机与内部控制组件电控连接,内部控制组件与可视化数显模块连接;
[0010]锂电池,所述锂电池固定在半球形外罩内部,所述锂电池与内部控制组件

直流电机和可视化数显模块电连接;
[0011]所述下部机构包含:
[0012]圆筒形外罩,所述圆筒形外罩的顶部为敞口式结构,且固定于半球形外罩的底板上,圆筒形外罩的底板上开设有开孔;
[0013]取样装置,所述采集装置固定在线绳的下端,且采集装置活动穿设在开孔中

[0014]优选地,所述采集装置包含:
[0015]采集器外罩,所述采集器外罩利用三角连接架固定在线绳的下端;且采集器外罩的底板上开设有过滤水孔;
[0016]倒置漏斗,所述倒置漏斗固定并贯穿在采集器外罩内底板上;
[0017]轴流泵,所述轴流泵利用卡扣装置固定在倒置漏斗内,轴流泵与内部控制组件电控连接,轴流泵与锂电池电连接;
配合卡设,半球形外罩3的底板上开设有吊物孔9;半球形外罩3的侧壁开口上设置有检修门8,该检修门8为抽拉式门;
[0039]可视化数显模块4,所述可视化数显模块4嵌设在半球形外罩3的侧壁上;
[0040]直流电机5,所述直流电机5固定在半球形外罩3的内部,且其输出轴上连接绕线轮盘6,绕线轮盘6上绕设有线绳
11
,线绳
11
的下端活动穿设在吊物孔9中;
[0041]内部控制组件7,所述内部控制组件7固定在半球形外罩3内部;所述直流电机5与内部控制组件7电控连接,内部控制组件7与可视化数显模块4连接;
[0042]锂电池
10
,所述锂电池
10
固定在半球形外罩3内部,所述锂电池
10
与内部控制组件
7、
直流电机5和可视化数显模块4电连接;
[0043]所述下部机构包含:
[0044]圆筒形外罩
21
,所述圆筒形外罩
21
的顶部为敞口式结构,且固定于半球形外罩3的底板上,圆筒形外罩
21
的底板上开设有开孔
26
,开孔
26
内设置有多个扇形的闭合硅胶片
(
多个扇形的闭合硅胶片构成与开孔
26
相同的圆形结构,实现对开孔
26
的闭合
)
;所述架杆1活动插设在固定于圆筒形外罩
21
侧壁的装置侧面卡扣
12
内;
[0045]取样装置,所述采集装置采集器外罩
17
活动穿设在开孔
26
中,该采集装置包含倒置漏斗
14、
轴流泵
15、
采集器外罩
17
和配重网
19
,采集器外罩
17
利用三角连接架
13
固定在线绳
11
的下端,且采集器外罩
17
的底板上开设有过滤水孔
18
;所述倒置漏斗
14
固定并贯穿在采集器外罩
17
内底板上;所述轴流泵
15
利用卡扣装置
16
固定在倒置漏斗
14
内,所述轴流泵
15
内部的电机
22
利用支撑杆
23
固定在轴流泵
15
的流道内壁上,电机
22
的输出轴上利用连杆
24
连接叶片
15
;电机
22
与内部控制组件7电控连接,电机
22
与锂电池
10
电连接;所述配重网
19
固定在倒置漏斗
14
的下边缘上,配重网
19
的下边缘上固定有数个重力球
20
,重力球
20
内置感应器,利用无线收发器与内部控制组件7信号传输连接

[0046]在使用本技术时,将架杆1架设在底栖生物采集时的深坑上,然后将整个装置利用弓形提手2架设在架杆1上;接着启动直流电机5,带动绕线轮盘6转动,从而将采集装置下降,采集装置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穿过开孔
26
后下沉并落入泥内,重力球
20
内的感应器感应到配重网
19
进入到泥内,并成型封闭区域,接着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内部控制组件7,内部控制组件7控制直流电机5停止工作;然后启动轴流泵
15
,轴流泵
15
内的电机
22
在工作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带动配重网
19
振动,搅动底泥,惊扰底栖生物钻入倒置漏斗
14
底部并向轴流泵
15
入口钻去,最终底栖生物由轴流泵
15
的出口进入到圆筒形外罩
21
内部空间,底栖生物随着水流从过滤水孔
26
排出,为圆筒形外罩
21
内部腾出更多的空间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便携式深层采集底栖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其中上部结构包含:半球形外罩
(3)
,所述半球形外罩
(3)
的顶部固定有弓形提手
(2)
,半球形外罩
(3)
的底板上开设有吊物孔
(9)
;半球形外罩
(3)
的侧壁开口上设置有检修门
(8)
;可视化数显模块
(4)
,所述可视化数显模块
(4)
嵌设在半球形外罩
(3)
的侧壁上;直流电机
(5)
,所述直流电机
(5)
固定在半球形外罩
(3)
的内部,且其输出轴上连接绕线轮盘
(6)
,绕线轮盘
(6)
上绕设有线绳
(11)
,线绳
(11)
的下端活动穿设在吊物孔
(9)
中;内部控制组件
(7)
,所述内部控制组件
(7)
固定在半球形外罩
(3)
内部;所述直流电机
(5)
与内部控制组件
(7)
电控连接,内部控制组件
(7)
与可视化数显模块
(4)
连接;锂电池
(10)
,所述锂电池
(10)
固定在半球形外罩
(3)
内部,所述锂电池
(10)
与内部控制组件
(7)、
直流电机
(5)
和可视化数显模块
(4)
电连接;所述下部结构包含:圆筒形外罩
(21)
,所述圆筒形外罩
(21)
的顶部为敞口式结构,且固定于半球形外罩
(3)
的底板上,圆筒形外罩
(21)
的底板上开设有开孔
(26)
;采集装置,所述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成勇许浪陈超谢庚淼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