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结构用沉降提升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546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光伏结构用沉降提升支撑结构,包括壳体和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壳体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壳体均位于光伏板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防止沉降和稳定支撑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连接框、定位板、固定板、螺纹杆二和旋转板的配合使用,达到方便支撑结构对支撑杆进行固定的作用,避免了在固定支撑杆时出现滑动倾斜的情况,不利于光伏板进行光能发电,通过螺纹杆一、螺纹套、移动板、连接板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该光伏结构具备防沉降的功能,可以对支撑结构进行提升,防止该光伏结构出现下陷或是歪斜。止该光伏结构出现下陷或是歪斜。止该光伏结构出现下陷或是歪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结构用沉降提升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结构
,具体为一种光伏结构用沉降提升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系统,简称光伏,是指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沉降提升支撑结构在多高层钢结构建筑中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结构形式,钢框架支撑结构是在钢框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在部分框架柱之间布置支撑来提高结构承载力及侧向刚度。
[0003]如公开号CN218117002U所公开的光伏板支撑结构,该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架朝向卡接凸棱的一端形成有与卡接凸棱卡接配合的卡接槽。光伏板支撑结构的安装板能适用于安装在多种外部结构上,安装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架稳定连接,进而实现了支撑板能稳定支撑多种类型的光伏板,具有通用性高及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但是该光伏结构的支撑装置只能在土质较硬的位置进行支撑固定,如果该光伏结构在较为松软的土质进行固定时,该光伏结构整体会进行沉降,也会带来地表下陷的情况,导致土质和光伏结构出现了下陷,其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出现下陷或是歪斜,严重的出现倾倒,使得光能发电的效率变低,影响了该光伏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0004]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光伏结构用沉降提升支撑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结构用沉降提升支撑结构,具备防止沉降和稳定支撑的优点,解决了上述光伏结构的支撑装置在较为松软的土质进行固定时,整体会进行沉降,也会带来地表下陷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结构用沉降提升支撑结构,包括壳体和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所述壳体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壳体均位于光伏板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壳体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一,所述螺纹杆一的一侧贯穿至壳体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钮;
[0007]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含有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一表面的两个螺纹套,左侧螺纹套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板,两个移动板的顶部共同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板,右侧螺纹套的两侧均与连接板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板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的表面均设置有两段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杆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板,所述螺纹杆二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定位板,两个定位板相对的一侧与支撑杆紧密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移动板和连接板的一侧延伸至通孔的外侧,且移动板和连接板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螺纹杆一贯穿至限位套的一侧并与限位套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与定位板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相对的一侧与支撑杆相适配,所述定位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具备防止沉降和稳定支撑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连接框、定位板、固定板、螺纹杆二和旋转板的配合使用,达到方便支撑结构对支撑杆进行固定的作用,避免了在固定支撑杆时出现滑动倾斜的情况,不利于光伏板进行光能发电,通过螺纹杆一、螺纹套、移动板、连接板和支撑板的配合使用,使得该光伏结构具备防沉降的功能,可以对支撑结构进行提升,防止该光伏结构出现下陷或是歪斜,从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解决了上述光伏结构的支撑装置在较为松软的土质进行固定时,整体会进行沉降,也会带来地表下陷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壳体;2、旋钮;3、螺纹杆一;4、螺纹套;5、移动板;6、连接板;7、支撑板;8、连接框;9、定位板;10、滑杆;11、防滑纹;12、固定板;13、螺纹杆二;14、通孔;15、旋转板;16、放置板;17、支撑杆;18、光伏板;19、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现有的光伏结构的支撑装置长时间的进行固定,容易出现下陷或是歪斜的情况,工作人员进行调整较为困难,因此本技术方案采用了连接框8、定位板9、固定板12、螺纹杆二13、螺纹杆一3、螺纹套4、移动板5和连接板6的配合使用下使得该支撑装置具有防沉降的功能,同时有利于光伏板18进行光伏发电,以解决问题。
[0020]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结构用沉降提升支撑结构,包括壳体1和光伏板18,光伏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7,壳体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壳体1均位于光伏板18的底部,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6,壳体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一3,螺纹杆一3的一侧贯穿至壳体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
[0021]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含有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一3表面的两个螺纹套4,左侧螺纹套4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板5,两个移动板5的顶部共同转动连接有支撑板7,支撑板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右侧螺纹套4的两侧均与连接板6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板7的顶部
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框8,连接框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13,螺纹杆一3和螺纹杆二13的表面均设置有两段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螺纹杆二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旋转板15,螺纹杆二1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定位板9,定位板9相对的一侧与支撑杆17相适配,定位板9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11,通过防滑纹11的设置,起到了增加摩擦力的作用,避免了定位板9在固定支撑杆17时发生偏移,两个定位板9相对的一侧与支撑杆17紧密贴合。
[0022]参考如图2,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14,移动板5和连接板6的一侧延伸至通孔14的外侧,且移动板5和连接板6与通孔14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通孔14的设置,起到了对移动板5和连接板6进行限位和防倾斜的作用,避免了移动板5和连接板6在摆动时出现松动滑落的情况。
[0023]参考如图3,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19,螺纹杆一3贯穿至限位套19的一侧并与限位套19转动连接,通过限位套19的设置,起到了对螺纹杆一3支撑固定的作用,避免了螺纹杆一3时发生偏移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结构用沉降提升支撑结构,包括壳体(1)和光伏板(18),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7),所述壳体(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壳体(1)均位于光伏板(18)的底部,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6),所述壳体(1)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一(3),所述螺纹杆一(3)的一侧贯穿至壳体(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钮(2);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含有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一(3)表面的两个螺纹套(4),左侧螺纹套(4)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板(5),两个移动板(5)的顶部共同转动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板(6),右侧螺纹套(4)的两侧均与连接板(6)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板(7)的顶部共同固定连接有连接框(8),所述连接框(8)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二(13),所述螺纹杆一(3)和螺纹杆二(13)的表面均设置有两段螺纹,且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杆二(13)的一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鹏程张朋航王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白水核阳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