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232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美容仪。该美容仪包括电极、散热件和壳体。壳体包括工作头和壳本体,壳本体在一端具有开口,工作头设于壳本体的开口处,电极安装于工作头,散热件安装在壳本体内。其中,散热件包括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本体以及朝散热本体的第一侧凸出的安装凸部,安装凸部位于壳本体的开口内,工作头与安装凸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美容仪通过设置散热件,可将工作头上的电子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件行散发,从而降低工作头的温度。而且,通过直接将工作头与散热件连接,可简化壳体内部结构,且可使工作头离散热件更近,以便于散热。再者,散热件对工作头可起到支撑作用。散热件对工作头可起到支撑作用。散热件对工作头可起到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美容仪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美容仪。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一些美容仪通常采用射频(RF)技术。射频是一种电磁波,其具有能量,且具有穿透力。在使用美容仪时,射频穿过用户表皮、抵达真皮,且电磁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对真皮进行轻度的、可控的烧灼,以破坏真皮里现有的(尤其是略老化的)胶原蛋白,由此激发皮肤的修复机制,生产新的胶原蛋白来替代被热能损坏的胶原蛋白。
[0003]但是,由于美容仪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对美容仪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美容仪,以解决美容仪的散热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美容仪。该美容仪包括电极、散热件和壳体。壳体包括工作头和壳本体,所述壳本体在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工作头设于所述壳本体的开口处,所述电极安装于所述工作头,所述散热件安装在壳本体内。其中,所述散热件包括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本体以及朝所述散热本体的第一侧凸出的安装凸部,所述安装凸部位于所述壳本体的开口内,所述工作头与所述安装凸部连接。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头包括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具有工作面,所述电极暴露于所述工作面,所述顶板与所述安装凸部连接。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部具有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朝向所述顶板设置,所述顶板连接于所述安装面。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至少部分被配置为突出于所述开口;和/或,所述安装凸部具有与所述安装面倾斜设置的侧表面;所述侧表面朝向所述开口的内侧面,且与所述内侧面之间存在间隙;和/或,所述安装面与所述散热本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0度。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位于所述安装凸部和/或所述散热本体。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头包括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安装凸部连接,所述安装凸部具有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的安装面和侧表面,所述安装面朝向所述顶板设置,所述镂空部贯穿所述侧表面与所述散热本体的第二侧的侧面。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镂空部包括第一镂空部和第二镂空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凸部包括具有所述安装面的安装板和连接所述散热本体和所述安装板的连接部,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呈三角形结构,其第一边与所述安装板连接,第二边
与所述散热本体连接,第三边与所述安装凸部的安装面形成在85度至95度范围内的夹角;和/或,所述工作头上凸设有固连柱,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连接孔,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固连柱连接,以使所述工作头与所述安装凸部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本体远离所述安装凸部的一端靠近所述壳体的后侧板设置;和/或,所述散热本体远离所述安装凸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前侧板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均为长度方向上的弧形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之间的间距在所述壳体的尾部朝头部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逐渐增大,以使:所述散热本体远离所述安装凸部的一端靠近所述壳体的后侧板设置,且所述散热本体远离所述安装凸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前侧板连接。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美容仪还包括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控电路板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主控电路板安装在所述散热本体上。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散热本体间隔设置;和/或,所述主控电路板位于所述散热本体的第二侧。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本体上设有支撑柱,所述主控电路板由所述支撑柱支撑而与所述散热本体间隔设置。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于所述开口的周缘处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工作头包括顶板和连接于所述顶板周缘的环形侧板,所述电极安装于所述顶板和/或环形侧板,所述顶板和/或环形侧板与所述安装凸部连接,所述环形侧板的下端抵接于所述容置槽内。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包括前侧保护板、呈环形设置的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前侧保护板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所述连接板的外周缘连接于所述前侧保护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的上侧缘均凸出于所述连接板,以在所述左侧板、右侧板与连接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置槽。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侧保护板、所述左侧板、所述右侧板与所述连接板一体连接;和/或,所述前侧保护板的上侧缘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壳本体还包括前盖,所述前盖设于所述前侧保护板的前侧面,所述前盖的上侧缘凸出于所述连接板,以用于形成所述容置槽;和/或,所述壳体还包括后侧板,所述后侧板与所述前侧保护板相对设置,所述后侧板的上侧缘凸出于所述连接板,以用于形成所述容置槽;所述连接板包括与所述前侧保护板相对设置的后板,所述后板、左侧板的后侧缘与右侧板的后侧缘之间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后侧板包括内壳后盖和设于所述内壳后盖的后侧的后盖,所述内壳后盖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后盖的上侧缘凸出于所述连接板,以用于形成所述容置槽。和/或,所述连接板包括设于所述左侧板内侧的左板、设于所述右侧板内侧的右板、以及连接于所述前侧保护板的前板,所述左板与所述前板的连接处与所述顶板连接,和/或,所述右板与所述前板的连接处与所述顶板连接。和/或,所述环形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前围板和后围板,所述前围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和/或,所述前围板的凸设高度大于所述后围板的凸设高度;和/或,所述环形侧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围板和右围板,所述左围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和/或,所述右围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和/或,所述左围板的凸设高度从前向后逐渐减小,和/或,所述右围板的凸设高度从前向后逐渐减小;和/或,所述环形侧板的下端端面凸设有限位环凸,所述限位环凸抵接在所述容置槽内;和/或,所述
连接板上设有具有连接通孔的连接柱,所述顶板通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头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壳本体可拆卸地连接,并覆盖所述开口;和/或,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凸部与所述工作头可拆卸地连接;和/或,所述散热本体整体呈板状。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美容仪还包括冷敷件和制冷件,所述冷敷件具有接触面和传导面,所述接触面用于接触皮肤部位;所述制冷件的制冷侧与所述冷敷件的所述传导面热耦合,以对所述冷敷件降温,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制冷件的发热侧热耦合,以对所述制冷件进行散热。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敷件为透光晶体,所述透光晶体安装于所述工作头,所述接触面外露于所述工作头,所述传导面与所述接触面相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30);散热件(40);壳体(10),包括工作头(10A)和壳本体(10B),所述壳本体(10B)在一端具有开口(10C),所述工作头(10A)设于所述壳本体(10B)的开口(10C)处,所述电极(30)安装于所述工作头(10A),所述散热件(40)安装在壳本体(10B)内;其中,所述散热件(40)包括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A1)延伸的散热本体(41)以及朝所述散热本体(41)的第一侧凸出的安装凸部(42),所述安装凸部(42)位于所述壳本体(10B)的开口(10C)内,所述工作头(10A)与所述安装凸部(4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10A)包括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A1)倾斜设置的顶板(11),所述顶板(11)具有工作面(110),所述电极(30)暴露于所述工作面(110),所述顶板(11)与所述安装凸部(4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部(42)具有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A1)倾斜设置的安装面(420),所述安装面(420)朝向所述顶板(11)设置,所述顶板(11)连接于所述安装面(4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420)至少部分被配置为突出于所述开口(10C);和/或,所述安装凸部(42)具有与所述安装面(420)倾斜设置的侧表面(425);所述侧表面(425)朝向所述开口(10C)的内侧面(10K),且与所述内侧面(10K)之间存在间隙;和/或,所述安装面(420)与所述散热本体(41)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40)包括镂空部(43),所述镂空部(43)位于所述安装凸部(42)和/或所述散热本体(4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头(10A)包括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A1)倾斜设置的顶板(11),所述顶板(11)与所述安装凸部(42)连接,所述安装凸部(42)具有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A1)倾斜设置的安装面(420)和侧表面(425),所述安装面(420)朝向所述顶板(11)设置,所述镂空部(43)贯穿所述侧表面(425)与所述散热本体(41)的第二侧的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43)包括第一镂空部(431)和第二镂空部(432)。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部(42)包括具有所述安装面(420)的安装板(421)和连接所述散热本体(41)和所述安装板(421)的连接部(44),所述安装板(421)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A1)倾斜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4)呈三角形结构,其第一边(441)与所述安装板(421)连接,第二边(442)与所述散热本体(41)连接,第三边(443)与所述安装凸部(42)的安装面(420)形成在85度至95度范围内的夹角;和/或,
所述工作头(10A)上凸设有固连柱(113),所述安装板(421)上设有连接孔(424),第二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424)与所述固连柱(113)连接,以使所述工作头(10A)与所述安装凸部(42)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41)远离所述安装凸部(42)的一端靠近所述壳体(10)的后侧板设置;和/或,所述散热本体(41)远离所述安装凸部(4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的前侧板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均为长度方向(A1)上的弧形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之间的间距在所述壳体的尾部(101)朝头部(10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逐渐增大,以使:所述散热本体(41)远离所述安装凸部(42)的一端靠近所述壳体(10)的后侧板设置,且所述散热本体(41)远离所述安装凸部(4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的前侧板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仪还包括主控电路板(71),所述主控电路板(71)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主控电路板(71)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A1)延伸,所述主控电路板(71)安装在所述散热本体(41)上。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71)与所述散热本体(41)间隔设置;和/或,所述主控电路板(71)位于所述散热本体(41)的第二侧。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41)上设有支撑柱(410),所述主控电路板(71)由所述支撑柱(410)支撑而与所述散热本体(41)间隔设置。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10B)于所述开口(10C)的周缘处形成有容置槽(104),所述工作头(10A)包括顶板(11)和连接于所述顶板(11)周缘的环形侧板(11A),所述电极(30)安装于所述顶板(11)和/或环形侧板(11A),所述顶板(11)和/或环形侧板(11A)与所述安装凸部(42)连接,所述环形侧板(11A)的下端抵接于所述容置槽(104)内。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10B)包括前侧保护板(12)、呈环形设置的连接板(10F)、以及连接于所述前侧保护板(12)两侧的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所述连接板(10F)位于所述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之间,所述连接板(10F)的外周缘连接于所述前侧保护板(12)、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所述左侧板(14)与右侧板(15)的上侧缘均凸出于所述连接板(10F),以在所述左侧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