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22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其包括无卤低烟阻燃的外护套,外护套内部布置有包覆层,包覆层的内部设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金属网状结构,第一屏蔽层间隔布置有外引线,所述外引线为金属丝线编织结构,并呈扁平状,其外端向外延伸出包覆层和外护套,并在最外端处设有连接片,所述外引线处对应布置有热收套,所述热收套将外引线的在外护套的外露部分,贴合密封在外护套的外壁处,所述包覆层的内部设有隔条,所述隔条将内腔分隔为多个空挡,所述空挡处布置有线芯,所述线芯外壁布置有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与第一屏蔽层之间间隔布置有连接线。接线。接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PVC(聚氯乙烯)电线,在火灾发生时PVC混合物在受热后容易分解逸出大量有剧毒、有腐蚀性HCL(氯化氢)气体,并产生大量的剧毒浓烟,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并给救援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无卤低烟阻燃电线电缆的主要特征为所有的材料中不含卤素,且在燃烧时释放的烟雾量很少,无卤低烟阻燃电线电缆的主要特征为所有的材料中不含卤素,且在燃烧时释放的烟雾量很少。
[0003]由于如城市轨道交通中,如地铁系统或城际铁路系统等,其空间相对封闭,对消防安全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系统中使用的动力传输、通信、视频传输、数字传输、电气控制等都是较多电缆成束敷设,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仅安装繁琐,对应不同功能的多根电缆其占用空间极大,防护要求也非常之严格,最重要的是由于不同功能的电缆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电磁互相干扰,导致造成设备运行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以提高轨道交通信号电缆的整合度和屏蔽效能,减少燃烧时释放的烟雾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包括无卤低烟阻燃的外护套,外护套内部布置有包覆层,包覆层的内部设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金属网状结构,第一屏蔽层间隔布置有外引线,所述外引线为金属丝线编织结构,并呈扁平状,其外端向外延伸出包覆层和外护套,并在最外端处设有连接片,所述外引线处对应布置有热收套,所述热收套将外引线的在外护套的外露部分,贴合密封在外护套的外壁处,所述包覆层的内部设有隔条,所述隔条将内腔分隔为多个空挡,所述空挡处布置有线芯,所述线芯外壁布置有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与第一屏蔽层之间间隔布置有连接线。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在外引线对应处设有加强环。
[0008]进一步的,所述空挡为四个,布置的线芯分别为电力传输单元、数字传输单元、视频传输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引线为铜丝线编织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隔条为绝缘橡胶材质,其截面呈X状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包覆层内壁与所述隔条端侧面为熔接固定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隔条中心处挤出设置有绝缘内护套。
[0013]进一步的,相邻外引线的间隔距离为15至25米。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为扁平状编织线。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线呈弧形布置结构。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方案通过四等份隔条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电力传输单元、数字传输单元、视频传输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起到隔开和防磁场干扰的效果,对于轨道交通车辆用能够使得电力传输单元、数字传输单元、视频传输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呈一根电缆成束敷设,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这样不仅安装简单,对应不同功能的多根电缆其占用空间极小,防护也非常之方面,最重要的是由于不同功能的电缆在工作过程中还不会产生电磁互相干扰,从而能够保证设备运行安全,且降低了各种事故概率;
[0018]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进行电磁隔离,能够确保外界环境和内部工作产生的电磁辐射和干扰降到最低,从而大大提高电缆工作的稳定性,同时通过第一屏蔽层与第二屏蔽层之间通过连接线进行连接,而第一屏蔽层又通过外引线可以与接地端或接地连接线进行连接,从而大大提高了屏蔽效能和稳定性;
[0019]本方案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作为主用电缆或者备用电缆,其采用低烟无卤的外护套结构,并且其结构紧凑,布置和敷设便捷,具有极好的屏蔽效能,具有极好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方案优选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外引线外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电缆的分层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电缆的截面结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考图1至图4,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包括无卤低烟阻燃的外护套1,外护套内部布置有包覆层2,包覆层的内部设有第一屏蔽层3,第一屏蔽层3为金属网状结构,能够将其内部形成稳定的屏蔽结构,在外护套2上间隔布置有外引线31,外引线31主体为扁平状的铜丝线编织结构,具有一定的柔性,其后端与第一屏蔽层3电气连接,在外引线31的外端布置有连接片32,连接片32中心处设有安装孔,用于和接地端或接地连线连接,外护套1在外引线31对应处设有一圈加强环34,以提高结构强度,在初始状态下,外引线31及连接片32贴合在外护套1的外壁处,其外部设有热收套33,热收套33将外引线31的在外护套1的外露部分贴合密封在外护套1的外壁处,故整体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并保证电缆正常的敷设或转运包装操作,为了提高屏蔽效果,外引线31的间隔布置距离在15米至25米左右为宜。
[0026]包覆层2的内侧设置有隔条5,隔条5为绝缘橡胶材质,其截面呈X状结构,隔条5将内腔分隔为四个空挡,并且包覆层2的内壁与隔条5的端侧面为熔接固定,故四个空挡之间具有良好的绝缘分隔效果,同时在隔条5中心处挤出设置有绝缘内护套50,绝缘内护套50自身具有较好的柔性,隔条5在弯曲挤压时,能够在绝缘内护套50处进行一定的形变,故可以
提高电缆整体的挠度,便于悬吊、穿管和引线操作,也有利于舒缓内部单元的挤压,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0027]由包覆层2和隔条5分隔并绝缘的四个空挡分别布置有电力传输单元51、数字传输单元52、视频传输单元53和电气控制单元54,其中电力传输单元51能够为设备运行提供电力支持,数字传输单元支持网线或同轴电缆等数字传输结构,视频传输单元53支持网线、同轴电缆或视频信号线等数字或模拟信号的传输,电气控制单元54支持网线或控制线等传输结构;
[0028]在电力传输单元51、数字传输单元52、视频传输单元53和电气控制单元54的外壁处均具有第二屏蔽层6,屏蔽6可以金属膜片卷绕或包覆的方式布置在各线芯的外壁,处能够将其内部产生的干扰信号进行屏蔽,也可以屏蔽外部的干扰信号,确保其数据传输的稳定;为了提高屏蔽效果,在第二屏蔽层6与第一屏蔽层3之间通过连接线6进行电气连接,连接线6为扁平状编织线,并且层弧形布置结构,故当电缆适当弯曲时,也能确保其稳定的连接结构。
[0029]综上所述,本方案通过四等份隔条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电力传输单元、数字传输单元、视频传输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起到隔开和防磁场干扰的效果,对于轨道交通车辆用能够使得电力传输单元、数字传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卤低烟阻燃的外护套,外护套内部布置有包覆层,包覆层的内部设有第一屏蔽层,所述第一屏蔽层为金属网状结构,第一屏蔽层间隔布置有外引线,所述外引线为金属丝线编织结构,并呈扁平状,其外端向外延伸出包覆层和外护套,并在最外端处设有连接片,所述外引线处对应布置有热收套,所述热收套将外引线的在外护套的外露部分,贴合密封在外护套的外壁处,所述包覆层的内部设有隔条,所述隔条将内腔分隔为多个空挡,所述空挡处布置有线芯,所述线芯外壁布置有第二屏蔽层,所述第二屏蔽层与第一屏蔽层之间间隔布置有连接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在外引线对应处设有加强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烟无卤信号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挡为四个,布置的线芯分别为电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炳林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神牛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