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额定电压6~35kV的耐紫外光照射变频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21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0
一种额定电压6~35kV的耐紫外光照射变频电力电缆,是由多根线芯绞合成缆并绕包第一绕包层构成缆芯,缆芯外自内而外依次包裹内衬层、金属总屏蔽层、第二绕包层和外护套;相邻线芯之间是填充;线芯是由导体外自内而外依次包裹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半导电绝缘层和分相金属屏蔽层构成;导体屏蔽层是由导体屏蔽料构成;绝缘层是由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构成;半导电绝缘层是由半导电绝缘屏蔽料构成;分相金属屏蔽层是由铜带包裹构成;缆芯是由三根线芯以及填充绞合构成;填充是非吸湿性填充材料;内衬层是由聚氯乙烯护套料构成;金属总屏蔽层是由软铜带绕包构成;第二绕包层是由耐候型无纺布重叠绕包构成;外护套是耐候型防紫外线聚乙烯护套料构成。护套料构成。护套料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额定电压6~35kV的耐紫外光照射变频电力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耐紫外光照射变频电力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6~35)kV电力电缆,属于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电气设施的不断完善、电缆敷设环境的多样化,电缆的使用场所也越来越多,针对不同环境的需要电缆的种类日益复杂。
[0003]对于变频电力电缆来说,除了导电性能外,其屏蔽性能要求颇高。同时,随着诸如室外高空敷设的电缆,其耐紫外的性能也要求很高。为此,这类电缆需采用防紫外、耐候性能等优秀的电缆料来对导体进行防护。而电缆的结构使电缆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要求同时达到使用要求,但是应用新材料后,对传统结构电缆的机械性能带来影响,需要对电缆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耐紫外光照射变频电力电缆产品需求,本技术电缆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0006]结合现有GB/T 14049和行业要求,明确了耐紫外光照射电力电缆的要求,针对该要求,要在确保电缆的电性能、机械性能的基础上,提高电缆的耐紫外光照射性能。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额定电压6~35kV的耐紫外光照射变频电力电缆,是由多根线芯绞合成缆并绕包第一绕包层构成缆芯,缆芯外再自内而外依次包裹内衬层、金属总屏蔽层、第二绕包层和外护套;在相邻线芯之间是填充;
[0009]线芯的结构是导体外自内而外依次包裹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半导电绝缘层和分相金属屏蔽层
[0010]所述导体标称截面积是50mm2~400mm2;
[0011]所述导体屏蔽层是由导体屏蔽料构成,其标称厚度是0.6mm~0.7mm;
[0012]所述绝缘层是由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构成;其厚度是3.4mm~10.5mm;
[0013]所述半导电绝缘层是由半导电绝缘屏蔽料构成;其厚度是0.6mm~1.0mm;
[0014]所述分相金属屏蔽层是由铜带包裹构成;
[0015]所述缆芯是由三根线芯以及填充绞合构成,成缆节径比为25~35倍;
[0016]所述填充是非吸湿性填充材料;
[0017]所述内衬层是由聚氯乙烯护套料构成,内衬层的标称厚度为1.3~2.2mm,内衬层最薄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0%

0.2mm;
[0018]所述金属总屏蔽层是由软铜带重叠绕包构成,带材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
[0019]第二绕包层是由耐候型无纺布重叠绕包构成,平均搭盖率>15%;
[0020]所述外护套是耐候型防紫外线聚乙烯护套料构成,外护套的厚度是2.2~3.8mm,外护套最薄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0%

0.2mm,保证电缆具有良好的防紫外光性能。
[0021]具体来说:
[0022]所述导体是由金属单丝绞合构成,金属单丝是铜单丝;金属单丝的直径范围是2.21mm~3.33mm;导体的直径范围8.2mm~20.6mm;金属单丝的绞合方向为左向。
[0023]所述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半导电绝缘层是三层共挤结构。
[0024]所述分相金属屏蔽层中,铜带的标称厚度0.10mm,最薄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
[0025]所述非吸湿性填充材料为聚丙烯撕裂绳。
[0026]第一绕包层7是由重叠绕包两层标称厚度为0.3mm的无纺布构成,平均搭盖率>15%。
[0027]内衬层的标称厚度为2.0mm,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0%

0.2mm。
[0028]所述金属总屏蔽层是由标称厚度为0.10mm的铜带重叠绕包构成,铜带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
[0029]进一步的,第二绕包层的耐候型无纺布的标称厚度为0.2mm,平均搭盖率≥20%。
[0030]有益效果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2](1)采用耐候型无纺布绕包,该绕包层能够有效减少金属总屏蔽层与外护套之间的空隙,保证外护套材料能够与内层结构紧密接触,从而提高电缆耐候性,并避免铜带氧化。
[0033](2)电缆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多根缆线成圆形排列绞合成缆,填充材料为聚丙烯撕裂绳,以常用的三芯电缆来说,在其成缆时填充空隙,增加电缆圆整度。并且减少了电缆的多层成缆的工序,使加工的工序简单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4](3)外护套采用耐候型防紫外线聚乙烯护套料,能够达到很好的防紫外线性能。
[0035]本电缆结构通过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绕包用耐候型无纺布加上耐候型防紫外线聚乙烯护套料,使得电缆长期在室外环境下(太阳照射条件下、桥架铺设)不开裂、不产生明显褪色,延缓因紫外线带来的老化现象(见附录A)。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导体1、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半导电绝缘层4、分相金属屏蔽层5、填充6、第一绕包层7、内衬层8、金属总屏蔽层9、第二绕包层10、外护套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进一步说明:
[0039]如图1,本技术的额定电压6~35kV的耐紫外光照射变频电力电缆,电缆的结构为:由缆芯外依次包裹第一绕包层7、内衬层8、金属总屏蔽层9、第二绕包层10和外护套11构成;
[0040]本例中,所述缆芯是由三根线芯以及填充绞合构成,成缆节径比为:25~35倍;
[0041]所述线芯是由导体1外依次包裹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半导电绝缘层4和分相金属屏蔽层5构成。
[0042]所述导体标称截面积是50mm2~300mm2;导体是铜单丝绞合而成。
[0043]所述线芯是由导体外依次包裹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半导电绝缘层和分相金属屏蔽层构成(三层共挤结构);
[0044]所述导体屏蔽层是由导体屏蔽料(化学交联半导电内屏蔽,特征代号为YPJ

35屏蔽料)构成,其标称厚度是0.6mm~0.7mm;
[0045]所述绝缘层是由交联聚乙烯绝缘料(35kV及以下化学交联聚乙烯绝缘,额定电压U0为18kV以下电缆的绝缘层应采用特征代号为YJ

10交联聚乙烯绝缘料,额定电压U0为18kV及以上电缆的绝缘层应采用特征代号为YJ

35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构成,其厚度是3.4mm~10.5mm;
[0046]所述半导电绝缘层是由半导电绝缘屏蔽料(化学交联半导电外屏蔽,特征代号为YPB

35屏蔽料)构成;其厚度是0.6mm~1.0mm;
[0047]所述分相金属屏蔽层是由标称厚度为0.10mm铜带包裹构成,铜带最薄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
[0048]所述缆芯是由三根线芯以及填充绞合构成,成缆节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额定电压6~35kV的耐紫外光照射变频电力电缆,其特征是由三根线芯绞合成缆并绕包第一绕包层构成缆芯,缆芯外再自内而外依次包裹内衬层、金属总屏蔽层、第二绕包层和外护套;在相邻线芯之间是填充;线芯是由导体外自内而外依次包裹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半导电绝缘层和分相金属屏蔽层构成;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半导电绝缘层是三层共挤结构;所述导体是由金属单丝绞合构成,金属单丝是铜单丝;金属单丝的直径范围是2.21mm~3.33mm;导体的直径范围8.2mm~20.6mm;金属单丝的绞合方向为左向;所述导体屏蔽层是由导体屏蔽料构成,其标称厚度是0.6mm~0.7mm;导体屏蔽料是化学交联半导电内屏蔽,特征代号为YPJ

35屏蔽料;所述绝缘层是由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构成;其厚度是3.4mm~10.5mm;交联聚乙烯绝缘料为:额定电压为35kV及以下化学交联聚乙烯绝缘,额定电压为18kV以下电缆的绝缘层应采用特征代号为YJ

10交联聚乙烯绝缘料,额定电压为18kV及以上电缆的绝缘层应采用特征代号为YJ

35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所述半导电绝缘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娅敏李斌凌国桢祝军朱梦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