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及外墙涂料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180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外墙施工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脚手架及外墙涂料施工方法,包括纵杆,相邻两组纵杆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横杆和长轴杆,不同高度的横杆外表面斜向连接有斜向杆,长轴杆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站立台面,长轴杆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辅助结构,横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结构;辅助结构包括活动设置于上下两组长轴杆之间的衔接杆,衔接杆的上端两端分别设置有衔接组件和延长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手架及外墙涂料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墙施工
,具体的,涉及一种脚手架及外墙涂料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墙涂料施工中通常需要搭配脚手架等站立平台进行,通过站立平台的设置可以极大的方便工人的站立和对外墙的直接喷涂,脚手架的设置解决了外墙涂料施工时工人对墙体外部水平或竖直各个方向上的喷涂,脚手架还可用于竖直或水平搬运物料等;
[0003]经检索,申请公布号为
CN108049621A
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外墙脚手架,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防水防晒篷布收纳槽和卷布轴,防水防晒篷布由锁扣固定在立杆顶端,且防水防晒篷布与钢管之间设有支撑杆,形成工作人员的活动空间,在卷布轴作用下方便将其收纳在防水防晒篷布收纳槽内;
[0004]但是上述现有的脚手架以及外墙涂料施工方法在进行使用时,均通过人工手持喷枪进行喷涂,但人工手持喷枪喷涂的过程中,通常会使得喷枪的头部与墙体之间的间距持续产生变化,容易对最终的喷涂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喷涂效果不够稳定,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脚手架及外墙涂料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脚手架及外墙涂料施工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现有脚手架以及外墙涂料施工方法在进行使用时,均通过人工手持喷枪进行喷涂,但人工手持喷枪喷涂的过程中,通常会使得喷枪的头部与墙体之间的间距持续产生变化,容易对最终的喷涂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喷涂效果不够稳定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脚手架,包括纵杆,相邻两组所述纵杆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横杆和长轴杆,不同高度的所述横杆外表面斜向连接有斜向杆,所述长轴杆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站立台面,所述长轴杆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横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结构;
[0008]所述辅助结构包括活动设置于上下两组长轴杆之间的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上端两端分别设置有衔接组件和延长组件,所述衔接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夹紧组件;
[0009]所述衔接组件包括开设于衔接杆上端的柱状槽,所述柱状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和衔接杆的一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衔接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齿圈,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对应内齿圈处活动套接有内齿轮,所述衔接杆的内壁外表面靠近转动套处固定连接有凸环,所述转动套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凸环相匹配的环形槽口,所述活动杆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柱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横杆外表面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轴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靠近上端处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靠近加强杆处设
置有限位组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杆沿着柱状槽上下移动,所述内齿圈与内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导向柱为正四棱柱状结构,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与衔接杆相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与活动杆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套连同内齿圈与衔接杆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内齿轮与活动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柱状槽相匹配,通过转动套的正反向旋转实现活动杆的上下移动,所述导轮外表面中间部位为与长轴杆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活动柱和衔接杆上固定支架对应导轮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导轮与长轴杆之间为滚动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延长组件包括开设于衔接杆下端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下端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外表面开设有条状槽,所述衔接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条状槽相匹配的凸条,所述滑动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头,所述活动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踩动杆,所述活动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条状槽,所述条状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柱与衔接杆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两端分别与滑动柱和衔接杆相固定连接,通过条状槽和凸条实现滑动柱沿着导向槽上下移动的导向,所述活动头上固定支架对应导轮的数量为一组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夹紧组件包括活动套接于衔接杆外表面的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条状口,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对应于小型电机输出端处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对应于丝杆处活动连接有护盖,所述活动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以及固定板的外表面靠近活动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件为横向的“T”字形结构,所述滑动件沿着衔接杆上下移动,所述控制器与小型电机之间为导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实现对小型电机正反向运行的控制,通过小型电机的旋转带动丝杆的旋转,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从条状口的开口延伸至固定板的下方,所述丝杆贯穿于活动板的外表面,所述活动板与丝杆之间为螺纹连接,通过丝杆的旋转实现活动板沿着丝杆的长度方向滑动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固定杆外表面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上端与固定片的下端之间连接有顶动弹簧,所述限位架的下端开设有与加强杆宽度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四组且为环状阵列分布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的轴心与转动轴的轴心相重合,所述加强杆的下端与纵杆的下端相齐平,所述导向杆贯穿于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与导向杆和固定杆之间均为滑动连接,所述顶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片和限位架相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架外表面的限位槽限制加强杆的转动

[0018]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脚手架用于外墙涂料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9]a.
脚手架搭设:使用者将脚手架搭设至外墙的外部,搭设完成后,一只手抓住限位架向上移动,此时,顶动弹簧会产生收缩,同时限位槽不会卡住加强杆,之后另一只手抓住
转动盘旋转
90
°
,之后双手均同时缓缓松开,在顶动弹簧反作用力下,会使得限位槽的开口刚好对应于加强杆的位置卡合;
[0020]b.
基层处理:使用者在脚手架上对外墙的局部进行修补

清扫,直至墙体坚实

整洁;
[0021]c.
局部修补:通过腻子粉对墙体的局部破损处进行涂抹,干燥后通过砂纸打磨平整;
[0022]d.
底漆涂抹,分格:涂抹一层底漆,底漆干燥后通过水平仪配合在墙面粘上格子状的美纹纸,在美纹纸粘贴完成后在美纹纸处再次涂抹一层底漆;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脚手架,包括纵杆
(1)
,相邻两组所述纵杆
(1)
之间分别活动连接有横杆
(2)
和长轴杆
(3)
,不同高度的所述横杆
(2)
外表面斜向连接有斜向杆
(7)
,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杆
(3)
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站立台面
(4)
,所述长轴杆
(3)
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辅助结构
(5)
,所述横杆
(2)
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结构
(6)
;所述辅助结构
(5)
包括活动设置于上下两组长轴杆
(3)
之间的衔接杆
(51)
,所述衔接杆
(51)
的上端两端分别设置有衔接组件
(52)
和延长组件
(53)
,所述衔接杆
(51)
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夹紧组件
(54)
;所述衔接组件
(52)
包括开设于衔接杆
(51)
上端的柱状槽
(521)
,所述柱状槽
(521)
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动杆
(522)
,所述活动杆
(522)
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柱
(523)
,所述活动柱
(523)
和衔接杆
(51)
的一侧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
(524)
,所述固定支架
(524)
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导轮
(525)
,所述衔接杆
(51)
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套
(526)
,所述转动套
(526)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内齿圈
(527)
,所述活动杆
(522)
的外表面对应内齿圈
(527)
处活动套接有内齿轮
(528)
,所述衔接杆
(51)
的内壁外表面靠近转动套
(526)
处固定连接有凸环
(529)
,所述转动套
(526)
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凸环
(529)
相匹配的环形槽口,所述活动杆
(522)
的内部设置有导向柱
(523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
(6)
包括固定连接于横杆
(2)
外表面的固定杆
(61)
,所述固定杆
(61)
的内部轴心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
(62)
,所述转动轴
(62)
的外表面靠近上端处固定连接有转动盘
(63)
,所述转动轴
(62)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64)
,所述固定杆
(61)
的外表面靠近加强杆
(64)
处设置有限位组件
(6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
(522)
沿着柱状槽
(521)
上下移动,所述内齿圈
(527)
与内齿轮
(528)
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导向柱
(5230)
为正四棱柱状结构,所述导向柱
(5230)
的下端与衔接杆
(51)
相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
(5230)
与活动杆
(522)
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转动套
(526)
连同内齿圈
(527)
与衔接杆
(51)
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内齿轮
(528)
与活动杆
(522)
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杆
(522)
与柱状槽
(521)
相匹配,通过转动套
(526)
的正反向旋转实现活动杆
(522)
的上下移动,所述导轮
(525)
外表面中间部位为与长轴杆
(3)
相匹配的弧形结构,所述活动柱
(523)
和衔接杆
(51)
上固定支架
(524)
对应导轮
(525)
的数量均为两组,所述导轮
(525)
与长轴杆
(3)
之间为滚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组件
(53)
包括开设于衔接杆
(51)
下端的导向槽
(531)
,所述导向槽
(531)
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532)
,所述复位弹簧
(532)
的下端连接有滑动柱
(533)
,所述滑动柱
(533)
的外表面开设有条状槽
(534)
,所述衔接杆
(51)
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条状槽
(534)
相匹配的凸条
(535)
,所述滑动柱
(533)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头
(537)
,所述活动头
(537)
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踩动杆
(536)
,所述活动头
(537)
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条状槽
(534)
,所述条状槽
(534)
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导轮
(525)。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柱
(533)
与衔接杆
(51)
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
(532)
的上端两端分别与滑动柱
(533)
和衔接杆
(51)
相固定连接,通过条状槽
(534)
和凸条
(535)
实现滑动柱
(533)
沿着导向槽
(531)
上下移动的导向,所述活动头
(537)
上固定支架
(524)
对应导轮
(525)
的数量为一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新李颂辉王玉娥黄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景和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