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1783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以石墨材料为主,并以其成本低,材料结构稳定,循环性能好等特点而应用于储能

动力电池

数码等领域

而随着市场对快充性能要求的提高,要求石墨负极材料在具有快充性能的同时,并兼顾材料的能量密度,但是现有的石墨负极材料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电池,旨在解决现有石墨复合材料电子导电率不高

能量密度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
S01
,将焦类原料与非金属导电剂混合均匀,粉碎后石墨化处理,得到前驱体材料;
[0007]步骤
S02
,将粘结剂与金属过氧化物混合均匀后,通入二氧化碳进行处理,得到包覆材料;
[0008]步骤
S03
,将所述前驱体材料

所述包覆材料和金属导电剂混合均匀,高温碳化处理,得到所述负极材料

[0009]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01
中,将焦类原料与非金属导电剂混合均匀后粉碎到
50
μ
m

200
μ
m
,进行石墨化处理

[0010]进一步地,所述石墨化处理的温度为
2800℃

3200℃
,时间为
24h

72h。
[0011]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
S03
中,所述碳化处理的温度为
1000℃

1300℃。
[00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非金属导电剂为碳纳米管

石墨烯

碳纤维

炭黑中的至少一种;且
/
或,
[0013]所述焦类原料为石油焦

针状焦

煤系焦中的至少一种

[00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焦类原料和所述非金属导电剂的质量比为
100:(10

30)。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焦类原料中掺杂非金属导电剂,在进行石墨化处理之后,得到的石墨材料中掺杂有导电剂,从而降低了材料的阻抗;另外,非金属导电剂在石墨化的过程中,有利于焦类原料的热量分布,进而提升了材料的催化温度,加速了反应进程

尤其是当焦类原料和非金属导电剂的质量比为
100:(10

30)
时,具有更好的比容量和功率性能,如果非金属导电剂的含量过高则会降低材料的首次效率和振实密度,而过低又会降低材料的功率性能

[001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通入二氧化碳进行处理中,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量为
100SCCM

500SCCM
,通入时间为
1h

6h
,温度为
1000℃

1400℃。
[001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金属过氧化物为过氧化钠

过氧化钾中的至少一种;且
/
或,
[0018]所述粘结剂为沥青

[001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粘结剂与所述金属过氧化物的质量比为
100:(1

5)。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粘结剂中加入金属过氧化物,通入二氧化碳还原金属过氧化物,能够产生纳米微米孔洞,提升了材料的保液性能及离子传输速率;当粘结剂与金属过氧化物的质量比为
100:(1

5)
时,具有造粒效果降低膨胀和提升比容量的优点,如果比例过高则会降低循环性能,而过低则形成较少的孔洞结构,进而降低比容量

同时本专利技术的金属过氧化物,在碳化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孔洞和大的层间距,提升材料的快充性能

[002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导电剂为银纳米线

铜纳米线

镍纳米线中的至少一种

[0022]进一步地,所述银纳米线

所述铜纳米线

所述镍纳米线的直径范围为
10nm

200nm。
[002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前驱体材料

所述包覆材料和所述金属导电剂的质量比为
100:(3

10):(0.5

2)。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混合前驱体材料和包覆材料时加入金属导电剂,碳化处理后,得到的负极材料的外壳具有导电剂,提升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并且外壳的金属导电剂发挥内核和外壳之间的协同效应,能提升材料的电子和离子传输速率,进而提升材料的快充性能,尤其是前驱体材料

包覆材料和金属导电剂的质量比为
100:(3

10):(0.5

2)
时,具有更好的功率性能,低的膨胀和好的循环性能

当金属导电剂含量过高会造成材料的团聚并降低循环性能,含量过低对提升材料的功率性能和降低膨胀性能有限

[00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极材料,所述负极材料采用上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2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括负极片,所述负极片包括上述的负极材料

[002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电池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1)
通过在焦类原料中掺杂非金属导电剂,石墨化处理后,得到的石墨材料中掺杂导电剂,从而降低材料的阻抗,并且非金属导电剂在石墨化的过程中,有利于焦类原料的热量分布,进而提升了材料的催化温度,并加速了反应进程;
[0029](2)
通过在粘结剂中加入金属过氧化物,通入二氧化碳还原金属过氧化物,能够产生纳米微米孔洞,提升了材料的保液性能及离子传输速率;
[0030](3)
通过在混合前驱体材料和包覆材料时添加金属导电剂,碳化处理后,得到的负极材料的外壳具有导电剂,提升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并且外壳的金属导电剂发挥内核和外壳之间的协同效应,能提升材料的电子和离子传输速率,进而提升材料的快充性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S01
,将焦类原料与非金属导电剂混合均匀,粉碎后石墨化处理,得到前驱体材料;步骤
S02
,将粘结剂与金属过氧化物混合均匀后,通入二氧化碳进行处理,得到包覆材料;步骤
S03
,将所述前驱体材料

所述包覆材料和金属导电剂混合均匀,高温碳化处理,得到所述负极材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导电剂为碳纳米管

石墨烯

碳纤维

炭黑中的至少一种;且
/
或,所述焦类原料为石油焦

针状焦

煤系焦中的至少一种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类原料和所述非金属导电剂的质量比为
100:(10

30)。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入二氧化碳进行处理中,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量为
100SCCM

500SCCM
,通入时间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牌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