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及构型技术

技术编号:395162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包括设计过程如下:响应于使用者的设置要求,向一服务器请求获取航站楼所在地区的人口信息,基于所述人口信息,获取预期客流量;基于预设条件,根据预期客流量,获取第一交通设计要求;响应于使用者对第二交通设计要求的选择,向一服务器发送选择,由服务器建立航站楼陆侧交通模型,并向使用者展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及构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交通构型设计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及构型

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飞机作为一种便捷快速的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人们出现的重要选择之一

但由于飞机运行时会产生巨大噪音,因为机场多设置于郊区等地,导致乘客乘机前或落地后,多需要乘车来到飞机场,而这导致飞机场在陆侧的交通压力较大,传统的设计方法会导致送客车与接客车混合,由于接客车需要长时间等待的原因,而造成送客车的拥堵,导致乘客需要提前较长时间来乘车

[0003]但现有设计过程需要设计人员进行多次设计,由于设计人员本身经验不同,在经验不足人员进行设计时,常会存在设计出的方案交通运载能力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及构型

系统,以实现对使用者设计需求的采集,并对应生成满足使用者设计需求的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如下:响应于使用者的设置要求,向一服务器请求获取航站楼所在地区的人口信息,基于所述人口信息,获取预期客流量;基于预设条件,根据预期客流量,获取第一交通设计要求,所述第一交通设计要求为最低交通设计要求;响应于使用者对第二交通设计要求的选择,向一服务器发送选择,由服务器建立航站楼陆侧交通模型,并向使用者展示;所述第二交通设计要求包括交通长度

道路数量

交通类型中至少一种

[0006]进一步地,所述响应于使用者的设置要求,向一服务器请求获取航站楼所在地区的人口信息,基于所述人口信息,获取预期客流量包括:响应于使用者的设置要求,并发送给一服务器,由服务器提取航站楼所在的地址信息;确定地址信息所在的地区,提取地区的人口信息;所述人口信息至少包括人员单位时间的流动信息;基于人员单位时间的流动信息,确定航站楼的预期客流量

[0007]进一步地,所述基于预设条件,根据预期客流量,获取第一交通设计要求包括:基于预设条件,确定航站楼处的交通类型,所述交通类型至少包括公共交通

非公共交通;基于预期客流量,分别确定第一预期客流量

第二预期客流量,所述第一预期客流量为公共交通的预期客流量,所述第二预期客流量为非公共交通的预期客流量,所述第一
预期客流量

第二预期客流量之和大于或等于预期客流量;根据第二预期客流量,提供满足第二预期客流量的第一交通设计要求,所述第一交通设计要求为最低交通设计要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响应于使用者对第二交通设计要求的选择,向一服务器发送选择,建立航站楼陆侧交通模型,并向使用者展示包括:获取使用者对第二交通设计要求的选择,并发送给一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该选择,选取或生成合适的交通模型;基于第一交通设计要求,调整交通模型,使交通模型可承载的客流量不小于第一交通设计要求;所述第二交通设计要求包括交通长度

道路数量

交通类型中至少一种

[0009]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公开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构型,由上述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建设而成

[0010]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公开一种应用上述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的系统,包括: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包括用户信息采集模块

第一信息发送模块

第一信息接受模块

第一展示模块;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第二信息接受模块

第二信息发送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

数据库

信息爬取模块;所述用户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使用者的设置要求,并由第一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给服务器端的第二信息接受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对设置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并提取设置要求中的航站楼所在地区信息,所述信息爬取模块用于根据航站楼所在地区信息,提取该地区的人口信息情况;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进一步根据人口信息情况,确定预期客流量;所述数据库包括第一数据单元

第二数据单元

第三数据单元,所述第一数据单元用于存储预设条件,所述第二数据单元用于存储模型设置条件,所述第三数据单元用于存储或生成交通模型;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基于预期客流量,于第二数据单元中获取第一交通设计要求;所述用户信息采集模块还用于采集第二交通设计要求,并经第一信息发送模块向服务器发送第二交通设计要求,由信息处理模块根据第二交通设计要求,从第三数据单元中提取交通模型;第二信息发送模块将该交通模型发送给第一信息接受模块,由第一展示模块对该交通模型进行展示

[0011]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展示端,所述展示端包括同步接受模块

第二展示模块;所述同步接受模块用于获取交通模型,并经第二展示模块向除使用者外的他人展示交通模型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展示端还包括评价采集模块

第三信息发送模块;所述评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展示端用户对该交通模型的评价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发送模块将该评价信息发送给第一信息接受模块,并由第一展示模块进行展示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数据单元包括模型建立子单元,所述模型建立子单元包括设计过程,所述设计过程用于采集第二交通设计要求

第一交通设计要求,建立交通模型,具体包括:
S101.
基于第二交通设计要求,确定机场区域的车辆流通口

送客口

接客口;所述车辆流通口包括进口

出口;
S102.
以进口

送客口

出口设定为送客路线,以进口

接客口

出口设定为接客路线;在送客口

接客口位于同一地点时,在该位置设置为分层结构,将送客口

接客口分别设置在不同层;
S103.
设定航站楼陆侧交通为单向环形结构,将送客路线

接客路线进行拟合,以重合部分路线设定为干道,非重合部分路线设定为支道;
S104.
设计与主干道相连通的停车场,使停车场靠近送客口

接客口,并确保主干道的最大运输量不小于第一交通设计要求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设计过程还包括:
S105.
将每一航站楼的送客路线

接客路线统合,形成运输路线,则根据第一个航站楼

第二个航站楼




N...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计过程如下:响应于使用者的设置要求,向一服务器请求获取航站楼所在地区的人口信息,基于所述人口信息,获取预期客流量;基于预设条件,根据预期客流量,获取第一交通设计要求,所述第一交通设计要求为最低交通设计要求;响应于使用者对第二交通设计要求的选择,向一服务器发送选择,由服务器建立航站楼陆侧交通模型,并向使用者展示;所述第二交通设计要求包括交通长度

道路数量

交通类型中至少一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使用者的设置要求,向一服务器请求获取航站楼所在地区的人口信息,基于所述人口信息,获取预期客流量包括:响应于使用者的设置要求,并发送给一服务器,由服务器提取航站楼所在的地址信息;确定地址信息所在的地区,提取地区的人口信息;所述人口信息至少包括人员单位时间的流动信息;基于人员单位时间的流动信息,确定航站楼的预期客流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条件,根据预期客流量,获取第一交通设计要求包括:基于预设条件,确定航站楼处的交通类型,所述交通类型至少包括公共交通

非公共交通;基于预期客流量,分别确定第一预期客流量

第二预期客流量,所述第一预期客流量为公共交通的预期客流量,所述第二预期客流量为非公共交通的预期客流量,所述第一预期客流量

第二预期客流量之和大于或等于预期客流量;根据第二预期客流量,提供满足第二预期客流量的第一交通设计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使用者对第二交通设计要求的选择,向一服务器发送选择,建立航站楼陆侧交通模型,并向使用者展示包括:获取使用者对第二交通设计要求的选择,并发送给一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该选择,选取或生成交通模型;基于第一交通设计要求,调整交通模型,使交通模型可承载的客流量不小于第一交通设计要求
。5.
一种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构型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建设而成
。6.
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航站楼陆侧高效交通设计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用户端,所述用户端包括用户信息采集模块

第一信息发送模块

第一信息接受模块

第一展示模块;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第二信息接受模块

第二信息发送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

数据库

信息爬取模块;所述用户信息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使用者的设置要求,并由第一信息发送模块发送给服
务器端的第二信息接受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对设置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并提取设置要求中的航站楼所在地区信息,所述信息爬取模块用于根据航站楼所在地区信息,提取该地区的人口信息情况;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进一步根据人口信息情况,确定预期客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雄陈伟霍文斌潘勇顾庆福连莹李雪莲邓广辉刘明纪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