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216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利用第一换热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风机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新风机组,通过设置换热器为新风进行加热或者降温,换热器内通冷水或者热水

这需要除了配置制冷机之外,还需要配置加热锅炉,并铺设管路,系统复杂,成本高

[0003]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新风机组,配置有空气源热泵,通过氟利昂来进行换热,控制新风的制冷或加热

由于空气源热泵本身的原理,导致此类机组冬季运行效率低,为保证新风加热效果,装机容量及配电量往往需要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利用第一换热器

压缩机及第二换热器组成热回收单元,用于回收室内回风的热量,以给新风预先加热
/
降温,降低了后置的室外机的负荷,系统运行效率高,无需再额外配置锅炉及水管网,又可以降低室外机的配电装机容量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包括壳体

第一换热器

第二换热器

蒸发器

冷凝器

压缩机

送风风机

排风风机和室外机;
[0006]所述壳体中具有间隔布置的送风风道和排风风道;
>[0007]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的新风进风口和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的室内回风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的室内送风口和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的室外排风口;
[0008]所述第一换热器

所述蒸发器

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送风风机依次间隔地设在所述送风风道中,所述第二换热器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排风风机依次设在所述排风风道中;
[0009]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分别通过第一介质流通管道与所述室外机连接;
[0010]所述第一换热器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依次通过第二介质流通管道连接

[001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送风风道中间隔地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布置

[001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送风风道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新风机组的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0013]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送风风道中设有初效过滤器,所述初效过滤器处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0014]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送风风道设有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处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送风风机之间

[0015]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送风风道中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
与所述新风机组的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0016]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排风风道中设有回风过滤器,所述回风过滤器处于所述室内回风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0017]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回风过滤器为离子瀑过滤器

[0018]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送风风道和所述排风风道上下间隔布置

[0019]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
[0020]所述送风风道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第一送风段

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中的第二送风段和设在所述第三壳体中的第三送风段;
[0021]所述排风风道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中的第一排风段

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中的第二排风段和设在所述第三壳体中的第三排风段;
[0022]所述新风机组的初效过滤器设在所述第一送风段中,所述第一换热器

所述蒸发器

所述冷凝器及所述新风机组的加湿模块设在所述第二送风段中,所述送风风机设在所述第三送风段中;
[0023]所述新风机组的回风过滤器设在所述第一排风段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压缩机设在所述第二排风段中,所述排风风机设在所述第三排风段中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利用第一换热器

压缩机及第二换热器组成热量回收模块,用于回收室内回风的热量,以给新风预先加热
/
降温,室外机再通过冷凝器
/
蒸发器给新风进一步加热
/
降温,从而降低了后置的室外机的负荷,系统运行效率高,无需再额外配置锅炉及水管网,又可以降低室外机的配电装机容量

附图说明
[0026]参见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

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

图中: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新风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包括壳体
1、
第一换热器
2、
第二换热器
3、
蒸发器
4、
冷凝器
5、
压缩机
6、
送风风机
7、
排风风机8和室外机
9。
[0030]壳体1中具有间隔布置的送风风道
14
和排风风道
15。
[0031]壳体1的一端设有与送风风道
14
连通的新风进风口
16
和与排风风道
15
连通的室内回风口
18
,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与送风风道
14
连通的室内送风口
17
和与排风风道
15
连通的室外排风口
19。
[0032]第一换热器
2、
蒸发器
4、
冷凝器5和送风风机7依次间隔地设在送风风道
14
中,第二换热器
3、
压缩机6和排风风机8依次设在排风风道
15


[0033]蒸发器4和冷凝器5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

第一换热器

第二换热器

蒸发器

冷凝器

压缩机

送风风机

排风风机和室外机;所述壳体中具有间隔布置的送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的新风进风口和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的室内回风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送风风道连通的室内送风口和与所述排风风道连通的室外排风口;所述第一换热器

所述蒸发器

所述冷凝器和所述送风风机依次间隔地设在所述送风风道中,所述第二换热器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排风风机依次设在所述排风风道中;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分别通过第一介质流通管道与所述室外机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

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依次通过第二介质流通管道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中间隔地设有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多个所述第一换热器并联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中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新风机组的控制单元信号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中设有初效过滤器,所述初效过滤器处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量回收功能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刘子齐范忠俊乔萃杰贾子亭张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茂人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