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700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电筒,包括依次连接的聚光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电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电筒


技术介绍

[0002]手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一个典型的手电筒一般有一个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以及可供使用者按压以控制灯泡开启及关闭的按键,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手电筒的头部通过灯泡发出光源,手电筒的尾部通常为密封不透光的结构,并且,手电筒通常不设置显示电池电量的显示结构,不便于观察电池的电量,即使是设置显示结构显示电量,但是由于筒身的限制,屏幕的可视角度有限,不方便从各个角度查看电池的电量显示

[0003]目前市面上的手电筒中,将光源安装在聚光筒的一端,聚光筒的另一端为用于出光的出光面,但是,这样的手电筒对在恶劣环境下的指示照明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指示照明效果较好的手电筒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电筒,包括依次连接的聚光筒

电筒主体以及尾部组件;
[0006]所述聚光筒包括聚光主体,所述聚光主体的一端为大端,所述聚光主体的另一端为小端,所述大端的尺寸大于所述小端的尺寸,所述聚光主体的小端设有用于设置光源的开口,所述光源朝向所述大端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聚光主体聚集后从而所述大端出射;
[0007]所述电筒主体包括外壳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显示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透明件,所述显示件用于显示所述手电筒的电量,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小端连接;
[0008]所述尾部组件包括壳体

与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的透明后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方位指示光源,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方位指示光源的出光口朝向所述透明后盖,从而使得所述方位指示光源朝向透明后盖发出指示光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筒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所述电池的一端与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电池的另一端与所述方位指示光源电连接,并且所述显示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从而显示所述电池电量;
[0010]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显示件对应的显示窗口,所述透明件连接在所述显示窗内,所述透明件为拱形,并沿着所述显示件至所述外壳的方向拱起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件与所述透明件对应,所述透明件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显示件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透明件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显示件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从而使得所述显示件设置在所述透明件覆盖的区域内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后盖沿着靠近所述电筒主体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电筒主体的一端拱起,并且所述透明后盖为透光材料,从而使得所述指示光通过所述透明后盖发散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后盖远离主体的一端间隔设有若干导光件,所述导光
件的截面为矩形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光筒还包括安装结构以及散光结构;
[0015]所述安装结构的一端与所述聚光主体连接,所述安装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散光结构连接,从而使得所述散光结构通过所述安装结构设置在所述聚光主体内,并且所述散光结构设置在所述聚光主体的大端和所述聚光主体的小端之间;
[0016]所述聚光主体的轴线与所述散光结构的轴线重合,从而使得所述光线射向所述散光结构后被所述散光结构均匀扩散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光结构包括散光结构主体以及多个散光单元,多个所述散光单元的外周相互连接后连接在所述散光结构主体上,并且多个所述散光单元靠近所述小端,所述散光结构主体和多个所述散光单元均为平凸透镜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光结构主体为球缺状,并且所述散光结构主体的一面朝向所述小端凸起;
[0019]所述散光单元为球缺状,并且所述散光单元的一面朝向所述小端凸起;
[0020]多个所述散光单元朝向所述小端凸起的一面连接在所述散光结构主体朝向所述小端凸起的一面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光结构主体为球缺状,并且所述散光结构主体的一面朝向所述小端凸起,所述散光结构主体朝向所述小端凸起的一面为
10
°

15
°
的凸起面;
[0022]所述散光单元为球缺状,并且所述散光单元的一面朝向所述小端凸起,所述散光单元朝向所述小端凸起的一面为
20
°

25
°
的凸起面;
[0023]多个所述散光单元朝向所述小端凸起的一面连接在所述散光结构主体朝向所述小端凸起的一面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为透明筒状,所述安装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小端连接,所述散光结构与所述安装结构的另一端连接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和所述散光结构组成用于容纳所述光源的容纳空间,所述小端的开口为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所述聚光主体的其他区域均为透明实体结构,所述聚光主体的外围区域用于将所述光线反射至所述大端;
[0026]所述透明实体结构远离所述散光结构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光线反射至外部环境

[0027]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手电筒通过聚光筒的设置,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会自光源朝向外周扩散,光源自小端朝向大端发出光线,聚光主体均匀反射朝向外周扩散的光线,从而将光源朝向外周扩散的光线聚集,并作用于外部环境,能作用于外部环境后产生均匀的光斑,从而对外部环境进行照明,照明效果较好,这样的手电筒能够使得光源通过聚光筒后聚集朝向环境发出均匀的光线,以对起到照明的效果;
[0028]通过显示件和透明件的设置能够便于用户观察显示件的显示内容,从而便于观察手电筒电量情况,也便于判断手电筒是否损坏;
[0029]通过设置尾部组件,能够便于通过方位指示光源朝向透明后盖发出指示光,并穿过透明后盖从而在恶劣环境如烟雾中起到方位指示效果;
[0030]因此,这样的手电筒能够通过电筒主体的两端发光,既能起到照明的效果,又能起到方位指示的效果,这样的手电筒在恶劣环境中的照明指示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其中:
[0033]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如图1所示手电筒的剖视图

[0035]图3为如图1所示手电筒中显示件和透明件的示意图

[0036]图4为如图3所示手电筒中显示件通过透明件后的光线轨迹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手电筒,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聚光筒

电筒主体以及尾部组件;所述聚光筒包括聚光主体,所述聚光主体的一端为大端,所述聚光主体的另一端为小端,所述大端的尺寸大于所述小端的尺寸,所述聚光主体的小端设有用于设置光源的开口,所述光源朝向所述大端发出的光线经所述聚光主体聚集后从而所述大端出射;所述电筒主体包括外壳

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显示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外壳上的透明件,所述显示件用于显示所述手电筒的电量,所述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小端连接;所述尾部组件包括壳体

与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的透明后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方位指示光源,所述方位指示光源与所述电筒主体电连接,并且所述方位指示光源的出光口朝向所述透明后盖,从而使得所述方位指示光源朝向透明后盖发出指示光,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另一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筒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所述电池的一端与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电池的另一端与所述方位指示光源电连接,并且所述显示件与所述电池电连接从而显示所述电池电量;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显示件对应的显示窗口,所述透明件连接在所述显示窗内,所述透明件为拱形,并沿着所述显示件至所述外壳的方向拱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件与所述透明件对应,所述透明件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显示件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所述透明件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显示件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从而使得所述显示件设置在所述透明件覆盖的区域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后盖沿着靠近所述电筒主体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电筒主体的一端拱起,并且所述透明后盖为透光材料,从而使得所述指示光通过所述透明后盖发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电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后盖远离主体的一端间隔设有若干导光件,所述导光件的截面为矩形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素许金峰黄先平苏忠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