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及塔式光热能源站技术

技术编号:395047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塔式光热能源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及塔式光热能源站。其中,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包括将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中的冷熔盐罐、吸热塔、热熔盐罐和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这四个一级主要建筑物,分别布设在动力区所对应的四边形的四个角上;将冷熔盐罐和热熔盐罐布设在动力区所对应的四边形的同一条边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及塔式光热能源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塔式光热能源站
,尤其涉及一种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及塔式光热能源站。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在进行建筑物布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塔式光热能源站动力区各个主机和辅机的特点,合理划分功能分区,保证管道长度、电缆长度最短,且各个分区的功能特征明显,便于运维和检修。
[0004]现有的方案采用在两个储罐之间布置蒸汽发生系统,吸热塔位于冷热储罐连线的中心线上,吸热塔与蒸汽发生系统的连线垂直于冷热储罐的连线,冷热储罐、蒸汽发生系统与吸热塔的连线构成三角形,如图1(a)所示。
[0005]这样的布置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0006](1)蒸汽发生系统与汽轮机房之间距离较远,蒸汽管道较长,导致暖管时间长,汽轮发电机组的启动速度慢,进而导致光热电站对电网调度的响应速度慢。
[0007](2)冷熔盐罐距离吸热塔较远,导致冷熔盐管道上的弯头较多,进而冷熔盐管道的阻力较大,从而冷熔盐泵的运行功率较大,厂用电较大,同时,由于增大了冷熔盐泵的选型扬程,从而增大了项目建设投资。
[0008](3)蒸汽发生系统位于两个熔盐储罐之间,易于导致冷熔盐罐和热熔盐罐两侧的荷载都不均(即:由于蒸汽发生系统的荷载很大,所以冷熔盐储罐靠近蒸汽发生系统的一侧传递给土建基础和地基的荷载较高,而冷熔盐储罐远离蒸汽发生系统的一侧传递给土建基础和地基的荷载较低;同理,热熔盐储罐靠近蒸汽发生系统的一侧传递给土建基础和地基的荷载较高,而热熔盐储罐远离蒸汽发生系统的一侧传递给土建基础和地基的荷载较低),从而增大了熔盐罐不均匀沉降的风险,进而增大了熔盐罐泄露的风险,降低了光热电站的运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及塔式光热能源站,其通过分析工艺流程的能质流动路径图,采用四角布置方法及其可扩展布置方法,优化布设了动力区的主要建筑物,从而缩短了主要管道的长度,降低了熔盐泵的功率,同时各个功能分区的功能特征清晰、明显,建筑物的外观整齐,便于运维和检修,且便于模块化设计以及不同工程的复用,减少了设计人工时的重复投入,降低了设计人员的人工成本。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
[0012]一种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其包括:
[0013]将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中的冷熔盐罐、吸热塔、热熔盐罐和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这四个一级主要建筑物,分别布设在动力区所对应的四边形的四个角上;
[0014]将冷熔盐罐和热熔盐罐布设在动力区所对应的四边形的同一条边上。
[001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设所述冷熔盐罐和吸热塔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冷熔盐罐和热熔盐罐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热熔盐罐和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三连线,所述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和吸热塔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四连线;其中:所述第二连线与第四连线相对设置。
[001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三连线相对设置。
[001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第一连线与第三连线相对设置时:
[0018]所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0度~115度;
[0019]所述第二连线和第三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5度~145度;
[0020]所述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度~120度;
[0021]所述第一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度~125度。
[0022]其中,本专利技术所指的“夹角”均指连线所对应的线段之间的夹角,而不是一条连线所对应的线段与另一条连线所对应的线段的延长线的夹角。
[002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24]所述第二连线和第三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25]所述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26]所述第一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2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三连线交叉设置。
[002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第一连线与第三连线交叉设置时:
[0029]所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度~115度;
[0030]所述第二连线和第三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0度~70度;
[0031]所述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5度~70度;
[0032]所述第一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度~115度。
[003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34]所述第二连线和第三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35]所述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36]所述第一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
[0037]所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连线和第三连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一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为第四夹角。
[003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第一连线与第三连线相对设置时,第一夹角、第二夹角、第三夹角与第四夹角之和等于360度;
[003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当第一连线与第三连线交叉设置时,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之和等于第三夹角与第四夹角之和。
[004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还包括:
[0041]由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连接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中的汽轮机房这一个二级主要建筑物,从而构成第一F型布置。
[0042]其中,在第一F型布置中,设所述冷熔盐罐和吸热塔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冷熔盐罐和热熔盐罐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热熔盐罐和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三连线;所述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和吸热塔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四连线;所述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和汽轮机房的连线为第五连线;由于第二连线、第四连线、第三连线、第五连线构成了字母F的形状,故称为第一F型布置;其中:
[0043]所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0度~115度;
[0044]所述第二连线和第三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5度~145度;
[0045]所述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度~120度;
[0046]所述第一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度~125度;
[0047]所述第四连线和第五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度~120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中的冷熔盐罐、吸热塔、热熔盐罐和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这四个一级主要建筑物,分别布设在动力区所对应的四边形的四个角上;将冷熔盐罐和热熔盐罐布设在动力区所对应的四边形的同一条边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冷熔盐罐和吸热塔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一连线,所述冷熔盐罐和热熔盐罐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热熔盐罐和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三连线,所述蒸汽发生系统建筑物和吸热塔这两个建构筑物的几何中心点的连线为第四连线;其中:所述第二连线与第四连线相对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与第三连线相对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50度~115度;所述第二连线和第三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75度~145度;所述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度~120度;所述第一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范围为45度~125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连线与第三连线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二连线和第三连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第一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为第四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第二夹角、第三夹角与第四夹角之和等于360度;或:所述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二连线和第三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三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一连线和第四连线之间的夹角为90度。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式光热能源站的动力区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达祁金胜李官鹏苗井泉张斌胡亦工李学法纪兴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