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44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5G小基站的多用户DMRS信号的SNR估计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
5G
小基站的多用户
DMRS
信号的
SNR
估计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由于
5G
小基站接入的用户数变多,由于多径的影响,
DMRS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解调参考信号)在空间传输存在延迟的,不同
UE

DMRS
到达
5G
小基站时的时延不同

无线信道一般认为是服从瑞丽或者莱斯分布,时偏或频偏的影响会导致信号接收功率和信噪比会有一定幅度的变化,变化幅度跟实际的信道情况有关

根据实际环境实测数据发现,目前环境存在如下三个问题:(1)在时频偏较大的场景下,计算出的每个
UE

DMRS
信道估计响应
H
不够精确

[0003](2)在近点测量出现功率饱和的情况,计算出的每个
UE

DMRS
信信噪比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0004](3)为了降低处理耗时,目前的处理流程为,将每个
slot
(时隙)的数据分成两部分处理(一个
slot
上总共有
14
个符号的数据),首先在拿到前7个
sym
(符号)数据后,就开始处理,然后在拿到后7个符号的数据进行处理

由于存在多核机制,这两部分数据能够并行处理,从而降低处理耗时,提高整体性能

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根据
3GPP TS38.211
协议
6.4.1.4.2
节协议要求,配置两个
DMRS
的情况下,信号需配置到
sym2

sym11
上(
sym
索引值从0开始)

在计算频偏的时候,需要用到
sym2

sym11

DMRS
数据,由于处理机制的限制,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同时拿到这两部分数据,无法计算频偏值

如果在拿到
sym2

sym11

DMRS
数据后再进行处理,那么整体处理耗时会翻倍,多核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上行业务整体处理超时,性能变差,从而引发基站处理异常跑死等后果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
5G
小基站的
DMRS
信号的
SNR
估计方法和装置,可在多核机制下运行,有效解决处理耗时问题,并使
SNR
估计更精确,有效抑制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基于
5G
小基站的多用户
DMRS
信号的
SNR
估计方法和装置,其可运行于多核机制中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
5G
小基站的多用户
DMRS
信号的
SNR
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从当前子帧的第一个上行时隙上接收到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
DMRS
信号和附加导频
DMRS
信号,并计算出增益因子,得到增益前置导频信号和增益附加导频信号
;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从接收到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
DMRS
信号,在核2区从接收到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
DMRS
信号,并分别用平均频偏值 对和进行补偿,以及计算增益因子,分别得到增益前置导频信号 和增益附加导频信号;其中,
k
为接收到的
DMRS
信号的子载波索引,
l
为前置导频所在的
OFDM
符号,
r
为接收天线,
μ
为用户索引,
d
是前置导频与附加导频的符号索引差值,
U1
是指第一个上行时隙,
U2
是指第二个上行时隙,
U3
是指第三个上行时隙;
S2.
根据
3GPP TS38.211
协议第
6.4.1.4.2
节生成第一个上行时隙中每个
UE

DMRS
发送序列和 ;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生成每个
UE

DMRS
发送序列,在核2区生成每个
UE

DMRS
发送序列;其中,
P
为发送天线端口索引;
S3.
依据第一个上行时隙的增益前置导频信号和
DMRS
发送序列,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算法,计算得到每个
UE
的粗信道响应;再进行连续
N
m
子载波平滑去干扰处理,得到每个
UE
的中间信道响应;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对增益前置导频信号 进行相同的处理,得到前置导频中间信道响应,在核2区对增益附加导频信号也进行相同的处理,得到附加导频中间信道响应;其中,所述 ,是
DMRS
的端口数,
N
u
是用户数,;
S4.
利用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偏估
计,得到时偏值 ;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对前置导频中间信道响应 进行时偏估计,得到时偏值 ,在核2区对附加导频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偏估计,得到时偏值;
S5.
利用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中间信道响应进行频偏估计,得到频偏值,并求出所有频偏值 的平均频偏值;
S6.
依据所述时偏值 和所述频偏值,对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频偏补偿,得到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 和附加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对前置导频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偏补偿,得到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在核2区对附加导频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偏补偿,得到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
S7.
对第一个上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
5G
小基站的多用户
DMRS
信号的
SNR
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从当前子帧的第一个上行时隙上接收到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
DMRS
信号 和附加导频
DMRS
信号,并计算出增益因子,得到增益前置导频信号和增益附加导频信号;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从接收到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
DMRS
信号,在核2区从接收到的频域数据中提取出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
DMRS
信号,并分别用平均频偏值对和进行补偿,以及计算增益因子,分别得到增益前置导频信号和增益附加导频信号;其中,
k
为接收到的
DMRS
信号的子载波索引,
l
为前置导频所在的
OFDM
符号,
r
为接收天线,
μ
为用户索引,
d
是前置导频与附加导频的符号索引差值,
U1
是指第一个上行时隙,
U2
是指第二个上行时隙,
U3
是指第三个上行时隙;
S2.
根据
3GPP TS38.211
协议第
6.4.1.4.2
节生成第一个上行时隙中每个
UE

DMRS
发送序列和;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生成每个
UE

DMRS
发送序列,在核2区生成每个
UE

DMRS
发送序列;其中,
P
为发送天线端口索引;
S3.
依据第一个上行时隙的增益前置导频信号和
DMRS
发送序列,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算法,计算得到每个
UE
的粗信道响应;再进行连续
N
m
子载波平滑去干扰处理,得到每个
UE
的中间信道响应;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对增益前置导频信号进行相同的处理,得到前置导频中间信道响应,在核2区对增益附加导频信号也进行相同的处理,得到附加导频中间信道响应;其中,所述,是
DMRS
的端口数,
N
u
是用户数,

S4.
利用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偏估计,得到时偏值;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对前置导频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偏估计,得到时偏值,在核2区对附加导频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偏估计,得到时偏值;
S5.
利用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中间信道响应进行频偏估计,得到频偏值,并求出所有频偏值的平均频偏值;
S6.
依据所述时偏值和所述频偏值,对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频偏补偿,得到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 和附加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对前置导频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偏补偿,得到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在核2区对附加导频中间信道响应进行时偏补偿,得到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
S7.
对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进行频域插值内插运算,对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进行频域插值外插运算,再对插值后的信道响应进行解时频偏处理,得到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最终信道响应和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的最终信道响应;以及,从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开始分别在核1区对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进行频域插值内插运算和解时频偏处理,得到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最终信道响应,在核2区对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进行频域插值外插运算和解时频偏处理,得到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的最终信道响应;
S8.
依据当前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增益前置导频信号和增益附加导频信号,前置导频的最终信道响应,和附加导频的最终信道响应,
DMRS
发送序列和,计算噪声功率
Ni
,信号功率
Pu
,以及依据信噪比计算公式,计算出信噪比
SNR
U1,U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5G
小基站的多用户
DMRS
信号的
SNR
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进一步包括:所述增益因子;其中,增益值,功率;所述第一个上行时隙的增益前置导频信号;所述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的增益前置导频信号,所述第一个上行时隙的增益附加导频信号;所述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的增益附加导频信号,为
4096。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5G
小基站的多用户
DMRS
信号的
SNR
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5
中,所述频偏值;所述平均频偏值;其中,, R
是接收天线的总数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5G
小基站的多用户
DMRS
信号的
SNR
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6
中,所述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所述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
;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的补偿信道响应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5G
小基站的多用户
DMRS
信号的
SNR
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7
中,所述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最终信道响应;所述第一个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的最终信道响应;所述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前置导频的最终信道响应;所述第二个及以上的上行时隙的每个
UE
的附加导频的最终信道响应;其中,
k1,
k2分别表示不同序号的
DMRS
信号的子载波索引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5G
小基站的多用户
DMRS
信号的
SNR
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8
中,所述噪声功率
Ni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童阳浩王欣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