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逆变器及其切换电路的自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96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逆变器及其切换电路的自检方法,储能逆变器包括:逆变模块;切换电路,其包括继电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逆变器及其切换电路的自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逆变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逆变器及其切换电路的自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储能逆变器中的切换电路继电器数量过多,增加了材料成本,占用了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即印刷电路板)体积过大,减少继电器后又无法满足逆变器维护时的绝缘要求,而且无论何种切换电路的控制方式都无法实现在自检时负载不掉电的问题,会造成负载损坏的风险,现有的切换方式也会导致继电器带电流切换,对继电器的寿命也会带来影响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改进方案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及其切换电路的自检方法,其不仅可以在保证满足安规要求的条件下优化继电器的数量,而且可以保证自检时负载不掉电,继电器的切换在零电流下切换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其包括:逆变模块,其用于将其直流侧输入端接收到的直流电压转化为交流电压,并通过其交流侧输出端输出所述交流电压;切换电路,其包括第一继电器
Q1、
第二继电器
Q2、
第三继电器
Q3、
第四继电器
Q4、
第五继电器
Q5、
第六继电器
Q6、
第七继电器
Q7
第八继电器
Q8、
第九继电器
Q9
和第十继电器
Q10
,其中,所述第三继电器
Q3
连接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正极和第一节点
A
之间;第五继电器
Q5
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
A
和电网的输入正极之间;所述第四继电器
Q4
连接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负极和第二节点
B
之间;所述第六继电器
Q6
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
B
和所述电网的输入负极之间;所述第九继电器
Q9
连接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正极和负载的输入正极之间;所述第十继电器
Q10
连接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负极和负载的输入负极之间;所述第七继电器
Q7
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
B
和负载的输入负极之间;所述第八继电器
Q8
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
A
和所述负载的输入正极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
Q1
连接于所述电网的输入正极和所述负载的输入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
Q2
连接于所述电网的输入负极和所述负载的输入负极之间;控制电路,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
Q1
至第十继电器
Q10
的闭合和断开;其中,所述逆变模块的直流侧输入端与电池相连

[0006]进一步的,当所述储能逆变器工作在无电池模式下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
Q3
至第六继电器
Q6
闭合,且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
Q1、
第二继电器
Q2、
第七继电器
Q7
至第十继电器
Q10
断开,所述储能逆变器给所述电网回馈能量

[0007]进一步的,当所述储能逆变器工作在电池模式下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
Q1
至第六继电器
Q6
闭合,且控制所述第七继电器
Q7
至第十继电器
Q10
断开,所述储能逆变器给所述电网回馈能量,且所述储能逆变器同时给所述负载提供能量

[0008]进一步的,当所述电网给所述储能逆变器的电池充电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
Q1
至第六继电器
Q6
闭合,且控制所述第七继电器
Q7
至第十继电器
Q10
断开,所述电网给所述负载供电,且所述电网同时给所述储能机提供能量

[0009]进一步的,当所述电网异常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
Q1
至第八继电器
Q8
断开,且控制所述第九继电器
Q9
和第十继电器
Q10
闭合,所述储能逆变器单独给所述负载供电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能逆变器切换电路的自检方法,其包括: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
Q1、
第二继电器
Q2、
第九继电器
Q9
和第十继电器
Q10
闭合,且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
Q3
至第八继电器
Q8
断开;将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输出控制为零,保证所述负载的能量全部由所述电网提供,此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九继电器
Q9
和第十继电器
Q10
断开;
[0011]再闭合所述第三继电器
Q3
至第六继电器
Q6, 所述储能逆变器继续输出能量,给所述电网回馈能量,给所述负载提供能量;将所述储能逆变器输出控制为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
Q3
至第六继电器
Q6
断开,再闭合所述第三继电器
Q3
至第八继电器
Q8
;增加所述储能逆变器的输出功率,保证所述负载的能量全部由所述储能逆变器提供,并网能量为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再控制第一继电器
Q1
和第二继电器
Q2
断开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可以优化继电器数量,在保证满足安规要求的条件下,无论储能逆变器(或储能机)在何种状态下,都可以保证人员的绝对安全;而且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控制继电器的逻辑时序,保证自检时负载不掉电,继电器的切换在零电流下切换

[0013]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结合参考附图及接下来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将更容易理解,其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对应同样的结构部件,其中: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储能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储能逆变器的切换电路的自检方法
。。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与所述实施例相关的特定特征

结构或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逆变模块,其用于将其直流侧输入端接收到的直流电压转化为交流电压,并通过其交流侧输出端输出所述交流电压;切换电路,其包括第一继电器
Q1、
第二继电器
Q2、
第三继电器
Q3、
第四继电器
Q4、
第五继电器
Q5、
第六继电器
Q6、
第七继电器
Q7、
第八继电器
Q8、
第九继电器
Q9
和第十继电器
Q10
,其中,所述第三继电器
Q3
连接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正极和第一节点
A
之间;第五继电器
Q5
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
A
和电网的输入正极之间;所述第四继电器
Q4
连接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负极和第二节点
B
之间;所述第六继电器
Q6
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
B
和所述电网的输入负极之间;所述第九继电器
Q9
连接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正极和负载的输入正极之间;所述第十继电器
Q10
连接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负极和负载的输入负极之间;所述第七继电器
Q7
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
B
和负载的输入负极之间;所述第八继电器
Q8
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
A
和所述负载的输入正极之间;所述第一继电器
Q1
连接于所述电网的输入正极和所述负载的输入正极之间;所述第二继电器
Q2
连接于所述电网的输入负极和所述负载的输入负极之间;控制电路,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
Q1
至第十继电器
Q10
的闭合和断开;其中,所述逆变模块的直流侧输入端与电池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储能逆变器工作在无电池模式下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三继电器
Q3
至第六继电器
Q6
闭合,且控制所述第一继电器
Q1、
第二继电器
Q2、
第七继电器
Q7
至第十继电器
Q10
断开,所述储能逆变器给所述电网回馈能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鹏飞廖小俊蒋勤凤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