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比奥林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基于微针阵列的持续分析物监测设备的微针封壳和施加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986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8
一种用于分析物监测设备的施加器,其可包括可致动的壳体,该壳体具有在其中限定空腔并且具有远侧开口和侧开口的主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基于微针阵列的持续分析物监测设备的微针封壳和施加器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
2021
年9月
28
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
63/249,399

、2021

12

17
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
63/291,293
号和
2022
年6月
27
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
63/355,987
号的优先权,它们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结合到本文中



[0003]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分析物监测领域,如持续葡萄糖监测


技术介绍

[0004]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中身体不能产生或正确利用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调节血糖的激素

可以给糖尿病患者施用胰岛素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尽管如此,但血糖水平仍然必须被仔细监测以帮助确保时机和剂量是合适的

如果不对其状况进行适当的管理,则糖尿病患者可能会遭受由高血糖症
(
高血糖水平
)
或低血糖症
(
低血糖水平
)
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0005]血糖监测器通过测量血样中的血糖水平来帮助糖尿病患者管理其病情

例如,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手指针刺取样机构获得血液样本,将血液样本转移到具有与血液样本反应的合适试剂的测试条,并使用血糖监测器分析测试条以测量血液样本中的葡萄糖水平

然而,使用该过程的患者通常只能在离散的时刻测量他或她的葡萄糖水平,这可能无法及时捕捉高血糖或低血糖状况

还有一种更新的葡萄糖监测器是持续葡萄糖监测
(CGM)
设备,其包括可经皮植入的电化学传感器,其用于通过皮下间质液中葡萄糖水平的替代测量来持续检测和量化血糖水平

然而,传统的
CGM
设备也有弱点,包括插入造成的组织损伤和信号延迟
(
例如,由于葡萄糖分析物从毛细血管源扩散到传感器需要时间导致的
)。
这些弱点也导致了许多缺点,例如当插入电化学传感器时患者会感到疼痛,以及葡萄糖测量的精确度有限,尤其是当血糖水平快速变化时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改进的分析物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物监测

[0007]在多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分析物监测设备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在其中限定空腔的主体,其中壳体主体包括远侧开口;接纳在空腔内并包括贯穿其的管腔的套箍;以及可滑动地接纳在管腔内并构造成能可释放地保持分析物监测设备的传送件,其中施加器能在收缩构型

伸展构型和释放构型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收缩构型中,分析物监测设备被保持在传送件内,并且套箍的远侧边缘和传送件处于最近侧位置,在所述伸展构型中,套箍的远侧边缘处于最远侧位置,并且传送件处于中间位置,并且在释放构型中,分析物监测设备从传送件释放,套箍的远侧边缘处于中间位置,并且传送件处于最远侧位置

[0008]在多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分析物监测设备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在其中限定空腔的主体,其中壳体主体包括远侧开口;接纳在空腔内并包括贯穿其的管腔的套箍;以及可滑动地接纳在管腔内并构造成能可释放地保持分析物监测设备的传送件,其中施加器能在收缩构型

伸展构型和释放构型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收缩构型中,分析物监测设备被保持在传送件内,套箍的远侧边缘和传送件被定位在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近侧,在所述伸展构型中,套箍的远侧边缘被定位在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并且传送件被定位在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近侧,并且在所述释放构型中,分析物监测设备从传送件释放,套箍的远侧边缘位于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并且传送件位于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

[0009]在多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将分析物监测设备施加至用户的皮肤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处于收缩构型的施加器,其中所述施加器包括可释放地保持分析物监测设备的传送件,所述传送件可滑动地接纳在套箍的触发件空腔内,所述套箍接纳在壳体的空腔内,所述壳体包括限定所述空腔的主体,壳体主体包括远侧开口;使施加器从收缩构型转变至伸展构型;以及使施加器从伸展构型转变至释放构型,其中在所述收缩构型中,所述套箍的远侧边缘和所述传送件处于最近侧位置,在所述伸展构型中,所述套箍的远侧边缘处于最远侧位置,并且所述传送件处于中间位置,在所述释放构型中,分析物监测设备从所述传送件释放,并且所述套箍的远侧边缘处于中间位置,并且所述传送件处于最远侧位置

[0010]在多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分析物监测设备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包括:
a.
壳体,该壳体包括在其中限定空腔的主体,其中壳体主体包括远侧开口和侧开口;
b.
接纳在空腔内的套箍;
c.
接纳在所述空腔内的传送件,其构造成能可释放地保持所述分析物监测设备;
d.
至少部分地接纳在壳体主体的侧开口中的锁定构件,其中锁定构件在第一构型中与套箍接合,并且在第二构型中与套箍脱离接合;以及
e.
基座,其构造成能在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处可移除地联接到壳体主体,其中基座包括近侧表面,
f.
其中锁定构件从第一构型到第二构型的移动释放套箍,从而使所述近侧表面从所述壳体主体脱离联接

[0011]在多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将施加器用于分析物监测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施加器的锁定构件从第一构型转变至第二构型,其中施加器包括:在其中限定空腔的壳体主体

各自均接纳在空腔内的套箍和传送件以及可移除地联接至壳体主体的基座,其中传送件可释放地保持分析物监测设备,其中转变锁定构件使锁定构件从套箍脱离接合,从而允许套箍相对于壳体主体移动;以及使施加器的基座相对于壳体主体移动

[0012]在多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分析物监测设备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在其中限定空腔的主体

接纳在空腔内并包括管腔的套箍和接纳在管腔内的传送件,其中传送件包括:轴;以及位于所述轴的远端处的基座部分,其中基座部分包括从轴延伸的多个柔性叶片和从轴延伸的多个瓣,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柔性叶片限定用于保持所述分析物监测设备的容纳部

[0013]在多个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分析物监测设备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和安装座;包括套箍和联接到套箍的摩擦环的套箍

环组件;以及构造成能可释放地保持分析物监测设备的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用于分析物监测设备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在其中限定空腔的主体,其中壳体主体包括远侧开口;接纳在空腔内并包括贯穿其的管腔的套箍;以及可滑动地接纳在管腔内并且构造成能可释放地保持分析物监测设备的传送件,其中施加器能在收缩构型

伸展构型和释放构型之间移动,其中在所述收缩构型中,分析物监测设备被保持在传送件内,并且套箍的远侧边缘和传送件处于最近侧位置,在所述伸展构型中,套箍的远侧边缘处于最远侧位置并且传送件处于中间位置,在所述释放构型中,分析物监测设备从传送件释放,套箍的远侧边缘处于中间位置,并且传送件处于最远侧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在所述收缩构型中,套箍的远侧边缘和传送件位于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近侧,在所述伸展构型中,套箍的远侧边缘位于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并且传送件位于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近侧,并且在所述释放构型中,套箍的远侧边缘和传送件均位于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收缩构型时,套箍的远侧边缘的位置相对于传送件的位置是固定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构造成能在所述远侧开口处可移除地联接至所述壳体主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还包括与所述套箍可释放地接合的摩擦环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壳体主体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表面中的凹槽,并且所述基座还包括围绕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基座的近侧表面的微针封壳周向设置的壁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壳体主体还包括从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延伸的安装座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还包括锁定构件,该锁定构件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所述壳体主体的至少一个侧开口中,并且与所述套箍可释放地接合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施加器在其处于收缩构型时被锁定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加器,还包括锁定构件,其中当所述锁定构件被致动时,所述施加器被解锁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收缩构型时,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套箍接合,从而防止所述套箍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向远侧移动
。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锁定构件和所述套箍之间的接合包括所述锁定构件的上边缘与所述套箍的保持唇之间的接触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套箍包括一个或多个轨道,所述传送件上的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跟踪突起可滑动地接合在所述轨道内,从而当施加器从所述收缩构型向所述伸展构型和所述释放构型移动时,保持所述套箍与所述传送件的对齐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锁定构件的致动释放所述锁定构件和所述套箍之间的接合,从而允许所述套箍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所述远侧开口移动,并且允许
所述施加器从所述收缩构型移动到所述伸展构型
。15.
根据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锁定构件被致动时,所述传送件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移动
。16.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施加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构造成能在所述远侧开口处可移除地联接至所述壳体主体,其中所述套箍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移动使所述基座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轴向移位
。17.
根据权利要求
15
所述的施加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构造成能在所述远侧开口处可移除地联接至所述壳体主体,其中在所述套箍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移动期间,所述套箍的远侧表面推动所述基座的近侧表面,从而使所述基座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轴向移位
。18.
根据权利要求
17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套箍的远侧表面是所述套箍的底部凸缘的底部表面
。1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所述收缩构型时,基座的壁被接纳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凹槽内
。2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加器,还包括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基座的近侧表面的微针封壳,所述微针封壳包括空腔和可滑动地接纳在所述空腔中的包套,当所述施加器处于所述收缩构型时,所述包套封闭所述分析物监测设备的微针阵列
。21.
根据权利要求
20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所述收缩构型时,由所述包套对所述微针阵列的封装保持了所述微针阵列的无菌状态
。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壳体主体还包括从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延伸的安装座,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传送件可释放地接合
。23.
根据权利要求
22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传送件之间的接合包括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的保持表面与所述传送件的外表面上的搁架之间的接触
。24.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包括锁定臂,所述锁定臂构造成能可释放地接纳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凹槽中
。25.
根据权利要求
24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锁定臂被接收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凹槽中时,所述锁定臂被朝向所述壳体主体径向向外偏压
。26.
根据权利要求
24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锁定臂构造成能在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防止所述基座重新附接到所述壳体主体
。27.
根据权利要求
24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多个锁定臂,所述锁定臂周向定位在基座的近侧表面上
。2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保持臂,所述保持臂构造成能接纳在所述套箍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之间
。29.
根据权利要求
28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保持臂构造成能可释放地接合所述套箍上的保持表面
。30.
根据权利要求
29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所述保持臂与所述套箍上的保持表面接合,从而抑制所述基座和所述套箍之间的进一步分离

3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所述基座的壁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凹槽之外
。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所述套箍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过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
。33.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加器,还包括微针封壳,所述微针封壳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基座的近侧表面,并且构造成能在所述施加器处于收缩构型时封装所述分析物监测设备的微针阵列,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所述微针封壳不封装所述微针阵列
。34.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所述摩擦环与所述套箍接合,从而防止所述套箍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向远侧移动
。35.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所述摩擦环的突出的周向边缘与所述套箍的台肩的下侧接合,从而防止所述套箍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向远侧移动
。3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摩擦环还包括从所述摩擦环的上台肩向远侧延伸的至少一个柔性突片,其中当所述施加器从收缩构型移动到伸展构型时,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突片接合位于所述套箍的上台肩附近的相应底梁
。37.
根据权利要求
36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在所述施加器移动到伸展构型后,所述摩擦环和所述套箍锁定在一起
。38.
根据权利要求
36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摩擦环的所述至少一个柔性突片和所述套箍的相应底梁之间的接合防止所述套箍相对于所述摩擦环向近侧移动
。3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摩擦环可释放地接合
。40.
根据权利要求
39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摩擦环之间的接合包括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的摩擦环保持表面和所述摩擦环的突起之间的接触
。4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传送件可释放地接合
。42.
根据权利要求
41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安装座和所述传送件之间的接合包括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的传送件保持表面和在所述传送件的外表面上的搁架之间的接触
。43.
根据权利要求
41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安装座和所述传送件之间的接合防止所述套箍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向近侧移动
。44.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在将所述基座从所述壳体移除之后,所述施加器从伸展构型移动到释放构型
。45.
根据权利要求
40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移动到释放构型时,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的摩擦环保持表面与所述摩擦环的突起脱离接合
。46.
根据权利要求
42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移动到释放构型时,所述安装座的所述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的传送件保持表面与位于所述传送件的外表面上的搁架脱离接合
。47.
根据权利要求
46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移动到释放构型时,所述摩擦
环与所述安装座的脱离接合导致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远离所述传送件弯曲,从而从所述传送件的传送件构件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的传送件保持表面
。48.
根据权利要求
47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的传送件保持表面从所述传送件的搁板释放时,偏置构件将所述传送件朝向所述壳体的远侧开口推动
。4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释放构型时,所述传送件的远端位于所述套箍的底部凸缘的近侧
。5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释放构型时,所述传送件上的一个或多个跟踪突起与所述套箍的传送件弯曲表面接合,从而防止所述传送件相对于所述套箍远离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地进一步移动
。51.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施加器包括介于收缩构型和伸展构型之间的第一中间构型
。52.
根据权利要求
51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第一中间构型时,所述套箍远离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地移动,并且所述传送件远离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地移动并与所述安装座接合
。53.
根据权利要求
52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套箍轴向移位时,所述基座远离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地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移动
。54.
根据权利要求
53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壳体主体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表面中的凹槽,所述基座还包括周向设置在所述基座的近侧表面上的壁,其中从所述凹槽移除所述基座的壁包括将所述基座的壁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表面中的相应凹槽内移位
。5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施加器构造成能在从所述壳体移除所述基座之后从所述伸展构型移动到所述释放构型
。5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施加器包括介于所述伸展构型和所述释放构型之间的第二中间构型
。57.
根据权利要求
56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所述第二中间构型时,所述基座从所述壳体被移除
。58.
根据权利要求
56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还包括保持臂,所述保持臂构造成能被接纳在所述套箍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之间,所述保持臂构造成能可释放地接合所述套箍上的保持表面,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所述第二中间构型时,所述保持臂与所述套箍的保持表面脱离接合
。59.
根据权利要求
58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保持臂从所述套箍的保持表面脱离接合包括所述保持臂远离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地移动超过所述保持表面
。60.
一种用于分析物监测设备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在其中限定空腔的主体,其中壳体主体包括远侧开口;接纳在所述空腔内并且包括贯穿其的管腔的套箍;以及可滑动地接纳在所述管腔内并构造成能可释放地保持分析物监测设备的传送件,其中所述施加器能在收缩构型

伸展构型和释放构型之间移动,其中
在所述收缩构型中,分析物监测设备被保持在所述传送件内,所述套箍的远侧边缘和所述传送件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近侧,在所述伸展构型中,所述套箍的远侧边缘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并且所述传送件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近侧,并且在所述释放构型中,分析物监测设备从所述传送件释放,所述套箍的远侧边缘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并且所述传送件位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的远侧
。61.
一种将分析物监测设备施加至用户的皮肤表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处于收缩构型中的施加器,其中所述施加器包括可释放地保持分析物监测设备的传送件,所述传送件可滑动地接纳在套箍的触发件空腔内,所述套箍接纳在壳体的空腔内,所述壳体包括限定所述空腔的主体,壳体主体包括远侧开口;使所述施加器从收缩构型转变至伸展构型;以及使所述施加器从所述伸展构型转变至释放构型,并且其中在所述收缩构型中,所述套箍的远侧边缘和所述传送件处于最近侧位置,在所述伸展构型中,所述套箍的远侧边缘处于最远侧位置,并且所述传送件处于中间位置,并且在所述释放构型中,分析物监测设备从所述传送件释放,并且所述套箍的远侧边缘处于中间位置,并且所述传送件处于最远侧位置
。62.
根据权利要求
61
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施加器从所述伸展构型转变至所述释放构型包括向所述施加器的所述壳体主体施加力
。63.
根据权利要求
61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施加器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构造成能在所述远侧开口处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壳体主体
。64.
根据权利要求
61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施加器还包括与所述套箍可释放地接合的摩擦环
。65.
根据权利要求
63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壳体主体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表面中的凹槽,并且所述基座还包括围绕可释放地联接到所述基座的近侧表面的微针封壳周向设置的壁
。66.
根据权利要求
61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壳体主体还包括从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延伸的安装座
。67.
根据权利要求
61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施加器还包括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所述壳体主体的至少一个侧开口中的锁定构件,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经由所述至少一个侧开口致动所述锁定构件来使所述施加器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
。68.
根据权利要求
67
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施加器处于收缩构型时使所述锁定构件与所述套箍接合,从而防止所述套箍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向远侧移动
。69.
根据权利要求
68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锁定构件和所述套箍之间的接合包括所述锁定构件的上边缘和所述套箍的保持唇之间的接触
。70.
根据权利要求
68
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收缩构型转变至所述伸展构型包括:
致动所述锁定构件以释放所述锁定构件和所述套箍之间的接合,从而允许所述套箍朝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移动
。71.
根据权利要求
61
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壳体主体还包括从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向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延伸的安装座,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伸展构型时,所述安装座与所述传送件可释放地接合
。72.
根据权利要求
61
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施加器从所述收缩构型转变至所述伸展构型包括:从所述分析物监测设备的一部分释放微针封壳,所述微针封壳构造成能封装所述分析物监测设备的微针阵列,其中当所述微针封壳被释放时,所述微针封壳不封装所述微针阵列
。73.
根据权利要求
64
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施加器从所述收缩构型转变至所述伸展构型包括:使所述套箍相对于所述摩擦环滑动,使得从所述摩擦环的顶部台肩基本上向远侧延伸的至少一个柔性突片接合位于所述套箍的上台肩附近的相应底梁
。74.
根据权利要求
73
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施加器转变至所述伸展构型后,所述摩擦环和所述套箍被锁定在一起
。75.
根据权利要求
63
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施加器从所述伸展构型转变至所述释放构型包括:从所述壳体移除所述基座
。76.
根据权利要求
66
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施加器从所述伸展构型向所述释放构型转变期间,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的摩擦环保持表面从所述摩擦环的突起脱离接合
。77.
根据权利要求
66
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施加器转变至所述释放构型包括:将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的传送件保持表面从位于所述传送件的外表面上的搁架脱离接合
。78.
根据权利要求
66
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施加器转变至所述释放构型包括:使所述摩擦环从所述安装座脱离接合,使得所述安装座的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远离所述传送件弯曲,从而从所述传送件的传送件构件释放所述至少一个向下延伸的指状部的传送件保持表面
。79.
根据权利要求
66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施加器转变至介于所述收缩构型和所述伸展构型之间的第一中间构型
。80.
根据权利要求
79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套箍远离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地移动并与所述安装座接合
。81.
根据权利要求
79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套箍远离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地移动,从而使所述基座远离所述壳体主体的近端地从所述壳体主体的远侧开口移动
。82.
根据权利要求
63
所述的方法,其中,使所述施加器从所述伸展构型转变至所述释放构型包括:从所述壳体移除所述基座
。83.
根据权利要求
63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施加器转变至介于所述伸展构型和所述释放构型之间的第二中间构型
。84.
根据权利要求
83
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施加器处于所述第二中间构型时,将所述基座从所述壳体移除
。85.
一种用于分析物监测设备的施加器,该施加器包括:
a.
壳体,该壳体包括在其中限定空腔的主体,其中壳体主体包括远侧开口和侧开口;
b.
接纳在所述空腔内的套箍;
c.
接纳在所述空腔内的传送件,所述传送件构造成能可释放地保持所述分析物监测设备;
d.
至少部分地接纳在所述壳体主体的侧开口中的锁定构件,其中所述锁定构件在第一构型中与所述套箍接合,并且在第二构型中与所述套箍脱离接合;以及
e.
基座,其构造成能在所述远侧开口处可移除地联接到所述壳体主体,其中所述基座包括近侧表面,
f.
其中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第一构型到所述第二构型的移动释放所述套箍,从而使所述近侧表面从所述壳体主体脱离联接
。86.
根据权利要求
85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锁定构件从所述第一构型到所述第二构型的移动允许所述套箍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轴向移位
。87.
根据权利要求
86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套箍的轴向移位使所述基座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轴向移位
。88.
根据权利要求
86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在所述套箍的轴向移位期间,所述套箍的远侧表面推动所述基座的近侧表面,从而使所述近侧表面与所述壳体主体分离
。89.
根据权利要求
88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套箍的远侧表面是所述套箍的远侧凸缘的底部表面
。90.
根据权利要求
85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包括锁定臂,所述锁定臂构造成能可释放地接纳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凹槽中
。91.
根据权利要求
90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锁定臂被接纳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凹槽中时,所述锁定臂朝向所述壳体主体径向向外或径向向内地被偏压
。92.
根据权利要求
90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锁定臂构造成能在所述锁定臂从所述壳体主体的凹槽释放后防止所述基座重新附接到所述壳体主体
。93.
根据权利要求
90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多个锁定臂,其中所述多个锁定臂围绕所述近侧表面周向定位
。94.
根据权利要求
85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包括保持臂,所述保持臂构造成能接纳在所述套箍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之间
。95.
根据权利要求
94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保持臂构造成能可释放地接合所述套箍上的保持表面
。96.
根据权利要求
95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保持臂与所述套箍上的保持表面接合时,所述保持臂防止所述基座和所述套箍之间的分离
。97.
根据权利要求
95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保持表面在所述套箍的外表面上
。98.
根据权利要求
95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在所述近侧表面与所述壳体主体脱离联接期间保持所述保持臂与所述套箍的保持表面之间的接合

99.
根据权利要求
94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多个保持臂,所述多个保持臂中的每一者构造成能被接纳在所述套箍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之间
。100.
根据权利要求
99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多个保持臂围绕所述近侧表面周向定位
。101.
根据权利要求
85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包括构造成能防止所述基座和所述壳体主体之间分离的保持臂和构造成能防止所述基座重新附接到所述壳体主体的锁定臂
。102.
根据权利要求
91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锁定臂的长度大于所述保持臂的长度
。103.
根据权利要求
91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多个保持臂和多个锁定臂
。104.
根据权利要求
85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基座包括侧壁,其中当所述锁定构件处于所述第一构型时,所述侧壁的上边缘被接纳在所述壳体主体中的凹槽中
。105.
根据权利要求
104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当所述锁定构件处于所述第二构型时,所述侧壁的上边缘在所述壳体主体中的所述凹槽之外
。106.
根据权利要求
85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套箍包括保持唇,其中所述锁定构件在第一构型中与所述保持唇接合,并且在第二构型中与所述保持唇脱离接合
。107.
根据权利要求
85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锁定构件构造成能在按压所述锁定构件的一部分时从所述第一构型转变至所述第二构型
。108.
根据权利要求
107
所述的施加器,其中,所述锁定构件构造成能在按压所述锁定构件的所述部分时枢转
。109.
根据权利要求
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
申请(专利权)人:比奥林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