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Exception: 字符串 'shenzhenshihaiyangwangzhaominggongchengyouxiangongsihaiyangwangzhaomingkejigufenyouxiangongsihaiyangwangdongguanzhaomingkejiyouxiangongsishenzhenshihaiyangwangdianwangzhaomingjishuyouxiangongs' 后的引号不完整。 “shenzhenshihaiyangwangzhaominggongchengyouxiangongsihaiyangwangzhaomingkejigufenyouxiangongsihaiyangwangdongguanzhaomingkejiyouxi”附近有语法错误。 在 DBUtility.DbHelperSQL.RunProcedure(String storedProcName, IDataParameter[] parameters, Int32& rowsAffected) 在 DAL.APT_Common.Update(String tbName, String filter, String where) 在 zhuanliShow.pingyinfenlei(String id)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及其安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正文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73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包括壳体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用于车辆的信号灯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
LED
光灯具运用的多元化和汽车行业的发展,由于用于车辆上的前大灯往往需要考虑各种复杂的路况因素,对抗震性要求较高,并且现有技术中用于车辆上的前大灯,由于需要保证近光照射

远光照射的照射需要,其高度方向的尺寸较大,不利于器件小型化;另外,车前大灯的近光需要有明显的截止线,路上行驶时既能照亮车前的道路情况,会车时又不会产生眩光,远光要满足车前路况照明,又要兼顾远距离的照射;因而,亟需设计一种抗震性优

光效高

整体体积尽可能小并且照明性能更优的前大灯,以满足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及其安装方法,能提供可靠的近光照射和远光照射,光效高,并且整体结构紧凑

体积小,高度集成有利于器件小型化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包括壳体部件

设置于所述壳体部件内的反光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反光件的透光件;所述反光件具有两个叠层设置的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均具有与所述透光件相对的开口;所述前大灯还包括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壳体部件或设置于所述反光件的发光部件;各所述安装槽均具有用于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壁,其中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用于反射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的灯光后朝向所述透光件出光以提供近光照射的第一反光结构,所述第一反光结构朝向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设置;另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用于反射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的灯光后朝向所述透光件出光以对近光照射进行补光并提供远光照射的第二反光结构,所述第二反光结构朝向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设置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朝向所述第一反光结构的发光部件为第一发光部件,所述第一发光部件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灯珠;朝向所述第二反光结构的发光部件为第二发光部件,所述第二发光部件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灯珠,各所述第二灯珠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灯珠的中轴线上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定义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为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上方;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两个相接的分段壁,两个所述分段壁之间的相交线将所述第一安装槽分为左侧槽和右侧槽,所述第一灯珠设置有两个,其中一所述第一灯珠与位于所述左侧槽的分段壁相对设置,另一所述第一灯珠与位于所述右侧槽的分段壁相对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分段壁

所述第二侧壁均具有多个向外侧
凸出且一体连接的反射面;多个所述反射面阵列设置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定义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透光件相对的开口为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透光件相对的开口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开口的端面平齐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部件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设置有多个用于分别安装各所述发光部件的安装位,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开口的底壁设置有与各所述安装位对应以用于所述发光部件出光的安装孔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壳体前端的上壳体,所述主壳体的前端具有凸缘,所述透光件的边缘与所述凸缘相对,所述上壳体具有用于抵压于所述透光件的抵压台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光件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具有锁孔的安装台,所述主壳体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反光件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反光件相对的底壁设置有多个用于卡入所述锁孔的卡接部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壳体的后端外壁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散热的散热筋,多个散热筋均匀分布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前大灯的安装方法,用于安装上述前大灯,包括步骤:
[0014]将发光部件设置于壳体部件或设置于反光件;
[0015]将反光件置于所述壳体部件内,所述反光件具有两个叠层设置的安装槽,其中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为第一侧壁,另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为第二侧壁;
[0016]将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反光结构朝向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设置,将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反光结构朝向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设置;
[0017]将透光件与安装槽的开口相对设置,通过第一反光结构反射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的灯光后朝向所述透光件出光以提供近光照射,通过第二反光结构反射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的灯光后朝向所述透光件出光以对近光照射进行补光并提供远光照射

[001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壳体部件

设置于所述壳体部件内的反光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反光件的透光件;所述反光件具有两个叠层设置的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均具有与所述透光件相对的开口;所述前大灯还包括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壳体部件或设置于所述反光件的发光部件;各所述安装槽均具有用于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壁,其中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反光结构,所述第一反光结构朝向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设置,通过第一反光结构反射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的灯光后朝向所述透光件出光,以提供近光照射模式;另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第二反光结构,所述第二反光结构朝向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设置,通过第二反光结构反射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的灯光后朝向所述透光件出光以对近光照射进行补光,提供远光照射模式,前大灯整体结构紧凑,并且能提供可靠的近光照射和远光照射,光效高,整体体积小,高度集成有利于器件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的立体装配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3是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打开透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中反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中反光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中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部件

设置于所述壳体部件内的反光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反光件的透光件;所述反光件具有两个叠层设置的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均具有与所述透光件相对的开口;所述前大灯还包括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壳体部件或设置于所述反光件的发光部件;各所述安装槽均具有用于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侧壁,其中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用于反射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的灯光后朝向所述透光件出光以提供近光照射的第一反光结构,所述第一反光结构朝向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设置;另一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为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具有用于反射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的灯光后朝向所述透光件出光以对近光照射进行补光并提供远光照射的第二反光结构,所述第二反光结构朝向至少其中一所述发光部件设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朝向所述第一反光结构的发光部件为第一发光部件,所述第一发光部件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灯珠;朝向所述第二反光结构的发光部件为第二发光部件,所述第二发光部件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二灯珠,各所述第二灯珠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灯珠的中轴线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定义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为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上方;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两个相接的分段壁,两个所述分段壁之间的相交线将所述第一安装槽分为左侧槽和右侧槽,所述第一灯珠设置有两个,其中一所述第一灯珠与位于所述左侧槽的分段壁相对设置,另一所述第一灯珠与位于所述右侧槽的分段壁相对设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分段壁

所述第二侧壁均具有多个向外侧凸出且一体连接的反射面;多个所述反射面阵列设置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素陈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电网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铁路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石化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冶金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公消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石油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船舶场馆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