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符永遨专利>正文

椅具座部角度倾斜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68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椅具座部角度倾斜调整机构,主要设计一调整机构,藉由该调整机构简易的微调,即可令椅具的座部可以藉由微调,而达到倾斜角度的调整,对于调整使用者臀部受压状态,可以有一调整更为舒适,以及藉由倾斜角度稍微调整变化,符合人因工学的设计与满足人体所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 关于一种椅具座部角度倾斜调整机构,尤指椅具的座部的倾斜调整构造。
技术介绍
椅具主要提供人体坐置,由于人体在坐置过程,可能为休息、阅读或是从事工作, 无论如何,坐置均提供支撑人体,而使得人体负荷较为减轻。然而,长时间坐置,也会使得人 体局部筋肉或骨骼受到压迫,基于人因工学在设计领域逐渐受到重视,因此许多椅具的设 计,均朝向能够使椅具能够调整的趋势,包括调整椅背的倾斜角度而提供人体舒适依托,或 是调整椅具高低而对于不同身高者提供选择性的适用。甚至也有提供肩部、头部的依靠,以 及扶手的设计等等。甚至也有对于椅背与座部的关节,设计有连动与调整的机构,而使得椅 具在适应人体的体型以及活动上,有更丰富的设计。然而,对于座部(即人体臀部座靠的部位),此部分虽然为椅具最主要的部位(椅 具可以没有椅背、可以没有扶手,甚至和式椅也可以没有椅脚,但任何椅具均不能没有提供 臀部坐置的座部)。但是长久的设计思考,均认为座部能够提供臀部基本的平贴即为满足, 而且往往因为臀部多为肌肉丰满的处,能够承受较多压力,因此设计者往往忽略臀部其实 也不断在累积负担与压力,由于臀部与腿部间实际上有难以切割的连动关系。因此若臀部 在长时间受压状态下,若能将压力适时转移至腿部,在交互或是轮替的情况下,更能提升椅 具符合人因工学的设计与满足人体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椅具座部角度倾斜调整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椅具座部角度倾斜调整机构,供连结于椅具的座 部的底部,以调整该座部的倾斜角度,包括一盘体与该座部结合或为本身即为座部;二 对合块限位设于该盘体底部的一直线路径,且各设一螺孔,相互贯穿一调节螺杆,藉该调 节螺杆可将该二对合块相对远离或拉近;且该二对合块底端各设一斜面,该二斜面依据二 对合块的近或远而形成收敛或开阔;且该二斜面之间填设一垫块,该垫块的二侧对应该二 斜面,而形成对应的二斜侧,且该垫块循该二斜面收敛或开阔相对降或升;一扳杆第一端 连接于该垫块,第二端连结于一契合管,该契合管的管内周缘为角形;一角形柱两端分别 与该盘体结合;且该角形柱一段部穿伸该契合管,该角形柱外缘与该契合管内的角形周缘 对应契合。其中,该垫块底面设一缺槽,且该扳杆第一端搭陷于该缺槽。该调节螺杆一端连结于一调整把,且该调整把裸出该盘体。该调节螺杆与该调整把之间,设一离合机构,藉由该离合机构形成该调节螺杆与 该调整把连动关系的通或断。该盘体下方设一高低调整座,该高低调整座包括一直立管该直立管一自由端可供与外设的升降压缸一活动端结合;一套管该套管与该直立管之间连接一第一连接管,且该套管套设于该角形柱的其它未与契合管契合的外缘,该套管与该角形柱不相干涉。该盘体二侧各向下延伸一挡片,该角形柱两端分别与该盘体的二挡片结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供连结于椅具的座部的底部,以调整该座部的倾斜 角度,包括一盘体可供与座部结合;二对合块限位设于该盘体底部的一直线路径,且各 设一螺孔,相互贯穿一调节螺杆,藉该调节螺杆可将该二对合块相对远离或拉近;且该二 对合块底端各设一斜面,该二斜面依据二对合块的近或远而形成收敛或开阔;且该二斜面 之间填设一垫块,该垫块的二侧对应该二斜面,而形成对应的二斜侧,且该垫块循该二斜面 收敛或开阔相对降或升;一扳杆第一端连接于该垫块,第二端连结于一契合管,该契合管 的管内周缘为角形;一角形柱两端分别与该盘体结合;且该角形柱一段部穿伸该契合管, 该角形柱外缘与该契合管内的角形周缘对应契合。藉作动该调节螺杆,可将该二对合块相 对远离或拉近,而该二对合块的该二斜面则相对收敛或开阔;可以令该垫块循该二斜面收 敛或开阔相对降或升,间接使该扳杆因为第一端随该垫块作动而相对令第二端扳动该角形 柱,迫使该角形柱对其所结合的盘体形成角度的相对驱转。本技术藉由该调整机构,可以令椅具的座部可以藉由微调,而达到倾斜角度 的调整,对于调整使用者臀部受压状态,可以有一调整更为舒适,以及藉由倾斜角度稍微调 整变化,也可以提供臀部与腿部间受压状态的调整,符合人因工学的设计与满足人体所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设于椅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设于椅具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整机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调整机构立体组合图。图号说明1.调整机构10.盘体101.固定片11.对合块110.螺孔111.斜面12.对合块120.螺孔121.斜面13.调节螺杆130.离合机构131.调整把14.垫块141.斜侧142.斜侧143.缺槽15.扳杆151.第一端152.第二端16.契合管17.角形柱18.挡片2.椅具21.座部3.高低调整座31.直立管310.自由端32.套管33.第一连接管34.第二连接管4.升降压缸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椅具座部角度倾斜调整机构,本技术 的该调整机构1可以任意装设与适用于一椅具2,而可供连结于一椅具2的座部21的底部, 以调整该座部21的倾斜角度,该倾斜作动状态请参阅图2所示。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该图3与图4所示为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相反方向,为便于 介绍该构造,因此将其以相反于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型态呈现,该调整机构1包括一盘体 10 可供与座部21结合,或是该盘体10本身亦可为椅具2的座部21。二对合块 11、12:限位设于该盘体10底部(该底部以正常使用状态观之,图式所呈现为反向)的一 直线路径,例如可以将其中一对合块11固定于盘体10的一固定片101,而另外一对合块12 活动设于一轨道,或者不设该轨道,但由于两对合块11、12各设一螺孔110、120,相互贯穿 一调节螺杆13也可以形成一直线路径。藉该调节螺杆13的转动,以该调节螺杆13的螺纹 与螺孔110、120的关系,可将该二对合块11、12相对远离或拉近。该调节螺杆13的实施例,一端连结于一调整把131而便于操作,且该调整把131 裸出该盘体10。该调节螺杆13与该调整把131之间,设一离合机构130,该离合机构乃一 般习知可将连接关系通或断的机构,故图式不赘为细部表现),藉由该离合机构130形成该 调节螺杆13与该调整把131连动关系的通或断,因此可以控制该调节螺杆13不会轻易被 调动与碰触,而必须在离合机构130作动为合的状态下才会作动,而确保执行。且该二对合块11、12底端(该底端以椅具正常使用状态观之,图式中由于反向,表 现在上端)各设一斜面111、121,该二斜面111、121依据二对合块的近或远而形成收敛或开 阔;且该二斜面111、121之间填设一垫块14,该垫块14的二侧对应该二斜面111、121,而形 成对应的二斜侧141、142,且该垫块14循该二斜面111、121收敛或开阔相对降或升(该升 或降均以椅具正常使用状态观之)。一扳杆 15 第一端151连接于该垫块14,该连接的型态可以于该垫块14底面(该底面以正常 使用状态观之,图式所呈现为反向)设一缺槽143,且该扳杆15第一端151搭陷于该缺槽 143,由于一般使用状态下,无论使用者人体重量或是图2所示的该座部21重量,即可以将 该缺槽143相对趋近该扳杆15第一端151,因此可以较为自然的关系即可令该扳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椅具座部角度倾斜调整机构,供连结于椅具的座部的底部,以调整该座部的倾斜角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盘体:与该座部结合或为本身即为座部;二对合块:限位设于该盘体底部的一直线路径,且各设一螺孔,相互贯穿一调节螺杆,藉该调节螺杆可将该二对合块相对远离或拉近;且该二对合块底端各设一斜面,该二斜面依据二对合块的近或远而形成收敛或开阔;且该二斜面之间填设一垫块,该垫块的二侧对应该二斜面,而形成对应的二斜侧,且该垫块循该二斜面收敛或开阔相对降或升;一扳杆:第一端连接于该垫块,第二端连结于一契合管,该契合管的管内周缘为角形;一角形柱:两端分别与该盘体结合;且该角形柱一段部穿伸该契合管,该角形柱外缘与该契合管内的角形周缘对应契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永遨
申请(专利权)人:符永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