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4963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及其在种植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荒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统计,全世界约有
40
%的土地属于干旱区,五分之一的人口面临荒漠化的威胁,并且全球土地荒漠化的面积以平均每年
3.4
%的面积在递增,就我国而言,荒漠化土地面积为
262.2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27.4
%,因而消除荒漠化的威胁是当务之急

在各种治理荒漠的方法里面,保护植被

植树造林

合理放牧是常采用的方法,而其中,栽植能适应荒漠生态系统生长的植物,防风固沙才最有成效

而这些植物,多是在沙漠中“久经考验”的特有的旱生

强旱生低矮灌木

半灌木

半乔木等木本植物以及沙生草本植物等

[0003]头状沙拐枣
(
学名:
Calligonum caput

medusae Schrenk)
属于蓼科,沙拐枣属灌木

沙拐枣属的植物在全世界约有
100
多种,主要生于海拔
500

1800
米的流动沙丘

半固定沙丘

固定沙丘

沙地

沙砾质荒漠和砾质荒漠的粗沙积聚处

头状沙拐枣是沙漠中的强者,具有抗风蚀

耐沙埋

抗干旱

耐贫瘠等特点,枝条茂密,萌蘖能力强,根系发达,能适应条件极端严酷的干旱荒漠区,是荒漠区典型的沙生植物,因而经常被用来治理沙漠

[0004]头状沙拐枣既耐风蚀和沙埋,也很耐旱,阻风作用强,既是中等或良等的饲用植物,也是固定流沙

保护环境的良好材料

目前,头状沙拐枣的人工栽培虽然略见成效,然而头状沙拐枣的不少分布地曾存在过度放牧的情况,土壤的土质极差,缺少养分,在自然生境的恶化影响下,野生沙拐枣自然种群繁殖困难,面临濒危境地

通常也有人采用浓硫酸和石碾对沙拐枣种子进行催眠处理,达到提高其发芽率的目的,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操作不当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损害;并且,用浓硫酸处理种子时,其浓度

处理时间和处理方法的细微变化都会对影响种子的种植效果,操作难度较大

塔里木盆地南缘饱受风沙侵蚀,经过数十年的治理已见成效,但由于头状沙拐枣种皮坚硬并有绒毛,种子很难突破坚硬的表皮萌发;而极端干旱区土壤的土质为荒漠风沙土,土壤养分极低,0‑
20cm
土层土壤含水率极低,仅为
0.5

‑5%;所以其种子很难发芽

如何大幅度提高沙拐枣种子发芽率,进行大规模人工恢复和推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头状沙拐枣种子的发芽率,使其在荒漠风沙土中也能萌发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连续1~5天利用水浸泡头状沙拐枣种子后种植;
[0008]所述浸泡包括交替进行的恒温浸泡和变温浸泡;
[0009]所述恒温浸泡的水温为
35

50℃
,时间为
2h

[0010]所述变温浸泡的水温由
35

50℃
自然降温至
15

30℃
,时间为
22h。
[0011]优选的,所述变温浸泡结束后,换水进行所述恒温浸泡

[0012]优选的,所述换水前还包括揉搓种子的步骤

[0013]优选的,所述种植使用的栽培基质包括河沙和荒漠风沙土

[0014]优选的,所述河沙和荒漠风沙土的质量比为1:
1。
[0015]优选的,所述栽培基质的湿度为
40


[0016]优选的,第一天利用
50℃
的水浸泡种子前,还包括:用
NaCl
溶液浸泡头状沙拐枣种子

[0017]优选的,所述
NaCl
溶液的浓度为
5g/L

10g/L。
[0018]优选的,所述
NaCl
溶液浸泡的时间为1~2天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在头状沙拐枣种植中的应用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连续1~5天,利用水浸泡头状沙拐枣种子后种植;种植浸泡后的头状沙拐枣种子

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浸泡的水温与浸泡时间,能有效活化种子,促进种子萌芽;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能够使头状沙拐枣种子的发芽率达到
45
%,使其在荒漠风沙土中萌发率得到较大提升

[0022]进一步的,揉搓种子有利于改善种子表皮坚硬所导致的难以萌发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温水浸种前用
5g/L

NaCl
溶液对种子进行浸泡能够软化种皮,刺激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4]图1为实施例1中8个处理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动态变化;
[0025]图2为头状沙拐枣种子种植到盆栽后的发芽示意图;
[0026]图3为实施例2中8个处理和对比例1的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动态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连续1~5天利用水浸泡头状沙拐枣种子后种植;
[0029]所述浸泡包括交替进行的恒温浸泡和变温浸泡;
[0030]所述恒温浸泡的水温为
35

50℃
,时间为
2h

[0031]所述变温浸泡的水温由
35

50℃
自然降温至
15

30℃
,时间为
22h。
[0032]本专利技术连续1~5天,优选连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提高头状沙拐枣种子发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1~5天利用水浸泡头状沙拐枣种子后种植;所述浸泡包括交替进行的恒温浸泡和变温浸泡;所述恒温浸泡的水温为
35

50℃
,时间为
2h
;所述变温浸泡的水温由
35

50℃
自然降温至
15

30℃
,时间为
22h。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变温浸泡结束后,换水进行所述恒温浸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水前还包括揉搓种子的步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使用的栽培基质包括河沙和荒漠风沙土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兴曾凡江张志浩丛孟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