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592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及其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建筑工程中,往往需要在风景区

环境保护区

户外博览会场馆的等临时性及其他场景下,建造高档的非永久性的低层建筑物
(
包括景观房

展示用房

临时工作驻地

游客中心等
)
,以满足人们的短期的展览

工作

生活

旅游等需求

这些非永久性建筑物又称临时建筑,是指必须限期内拆除,但是其基于高档的功能设计和多种用途,一般都需要采用钢

钢筋混泥土

水泥





石等其它耐久性材料进行建筑施工

这些建筑施工完成

到达规定的使用时间后,需要对这些临时建筑进行拆除并且清理场地

恢复原状

目前这些建筑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在施工和拆除时,均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材料无法重复利用,造成巨大的建筑材料浪费

传统施工工艺存在着如下不足:将各种建筑原材料
(


钢筋混泥土

水泥





石等
)
运输到现场后再施工,原材料种类多

占地多

管理困难,用量不精确

浪费大,现场施工周期长

需要的人力资源多,建筑施工的能耗大

建筑产生的垃圾污染环境

噪声影响居民生活

粉尘污染空气等缺点

[0003]为了针对以上问题,大力发展适用

经济

绿色建筑,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成为一种趋势

装配式建筑具有设计标准化

构件生产工业化

施工机械化等特点,通过装配化施工可大大减少现场湿作业以及劳动力的使用,是我国未来临时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

[0004]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
CN202010538783.4
的文献公开了一种绿色节能房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绿色节能房屋结构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两侧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第一竖板,在第一竖板上表面上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第二竖板,在两组第二竖板上表面上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顶板,在所述底板两端上均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一端板,在其中一块端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在所述安装孔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一门体,在所述第一竖板两端

第二竖板两端和端板两侧之间设有限位第一竖板

第二竖板和端板转动的限位机构

该专利技术绿色节能房屋为一整体预制,并将各墙板设置合页折叠,未使用时整个房屋折叠收纳,使用时再将整个房屋展开

但是,这种采用整个房屋预制的方式只能预制成小型的集装箱房,使用空间有限,而且无法实现高效的双层

三层组合,难以达到高档临时建筑的多种功能设计需求,另外,该文献利用折叠的墙板作为承重支撑,结构稳定性差

安全性较差,难以应对强风

暴雨

地震等自然灾害

[0005]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
CN202210594413.1
的文献公开了一种装配式仿古建钢结构板房体系设计与施工方法,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板房基础铺设;
S2、
方管柱安装:在所述板房基础上安装方管柱;
S3、
楼承梁安装:在楼承梁的外部安装木质套件后,将楼承梁安装于所述方管柱上;
S4、
玻镁防火板安装:在所述楼承梁上依次安装檩条

玻镁防火板;
S5、
板房墙板安装:于四周安装板房墙板;
S6、
木圆柱安装:在所述方管柱的外部安装空心木
圆柱;
S7、
屋面结构安装:在方管柱及板房墙板上安装屋面结构;
S8、
仿古花窗安装:在所述板房墙板上安装仿古花窗;
S9、
喷涂防火仿古木纹漆

该施工方法在装配前需先进行板房的基础及地面铺设,而且结构复杂,搭建和拆卸不便,现场施工周期长,不适宜于预制构件生产模块化

标准化

[0006]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预制构件生产模块化

标准化,搭建和拆卸方便,并能回收循环重复使用的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及其施工方法,以满足高档临时建筑的多方面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高档临时建筑的多方面需求,提供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及其施工方法,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采用模块化

标准化设计和制作生产,实现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式施工,各层箱房框架可互为替换,实现了多个结构层作为一个预制单元,预制件种类样式和零部件少,便于运输,节约制作成本,提高多层建筑箱房的生产效率;底板和顶板与立柱均采用干式拼接连接,大大简化了安装连接工艺,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明显加快临建工程的建设或者拆卸的速度,构造简单,建造与拆除快捷,缩短现场施工周期;简化箱房的安装和拆卸,能够对多层建筑箱房预制件进行回收循环重复使用,能够满足高档临时建筑的外观美丽

结构稳定

安全性好

功能性好

环保节能等多方面需求

[0008]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
制作箱房预制件,所述箱房预制件包括第一底板

第二底板

第一顶板

第二顶板

多个支撑立柱以及多个侧板,所述第一底板

第二底板顶板面的周向边缘上分别设有多个与支撑立柱底部端头相匹配的第一凹坑

第二凹坑,所述第一顶板

第二顶板底板面的周向边缘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柱顶连接头

第二柱顶连接头,所述第一柱顶连接头

第二柱顶连接头的底面上分别设有与支撑立柱顶部端头相匹配的第一凹槽

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底板

第二底板底面的周向边缘上设有多个板底连接头;所述第一顶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制作箱房预制件,所述箱房预制件包括第一底板

第二底板

第一顶板

第二顶板

多个支撑立柱以及多个侧板,所述第一底板

第二底板顶板面的周向边缘上分别设有多个与支撑立柱底部端头相匹配的第一凹坑

第二凹坑,所述第一顶板

第二顶板底板面的周向边缘上分别设有多个第一柱顶连接头

第二柱顶连接头,所述第一柱顶连接头

第二柱顶连接头的底面上分别设有与支撑立柱顶部端头相匹配的第一凹槽

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底板

第二底板底面的周向边缘上设有多个板底连接头;所述第一顶板

第二顶板顶面的周向边缘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板底连接头相匹配的板顶连接凹坑;
S2、
一层箱房框架安装,先将第一底板摆放在已平整好场地的地面上,接着将多个支撑立柱的底部端头分别相匹配插进所述第一底板顶板面上的多个第一凹坑上,并与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然后将所述第一顶板底板面上的多个第一柱顶连接头分别相匹配套设在多个支撑立柱的顶部端头上,并分别与多个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S3、
二层箱房框架安装,先将第二底板底面的多个板底连接头分别相匹配插进所述第一顶板顶面的多个板顶连接凹坑上,并与所述第一顶板固定连接,接着再将多个支撑立柱的底部端头分别相匹配插进所述第二底板顶面上的多个第二凹坑,并与所述第二底板固定连接;然后将所述第二顶板底面上的多个第二柱顶连接头分别相匹配套设在多个支撑立柱的顶部端头上,并分别与多个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S4、
箱房周边围蔽,将多个侧板围蔽安装在一层箱房框架

二层箱房框架的四周,完成装配式箱房的拼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包括第一支撑立柱,所述第一支撑立柱底部端头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柱底通孔,所述第一凹坑靠近所述第一底板周向边缘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一凹坑与所述第一通孔相朝对的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步骤
S2
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
多个连接螺栓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第一柱底通孔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并使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底部端头与所述第一底板固定连接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立柱顶部端头的侧面上设有第一柱顶通孔,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一顶板周向边缘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凹槽在与所述第二通孔相朝对的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二螺孔,所述步骤
S2
还包括以下步骤:
S22、
多个连接螺栓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第一柱顶通孔与所述第二螺孔螺纹连接,并使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立柱的顶部端头与所述第一顶板固定连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底连接头的侧面上设有板底连接通孔,所述第一顶板的板顶连接凹坑靠近所述第一顶板周向边缘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顶板的板顶连接凹坑在与所述第三通孔相朝对的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三螺孔,所述步骤
S3
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
多个连接螺栓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

板底连接通孔与所述第三螺孔螺纹连接,并使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一顶板固定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模块化装配式多层建筑箱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包括第二支撑立柱,所述第二支撑立柱底部端头的侧面上设有第二柱底通孔,所述第二
凹坑靠近所述第二底板周向边缘一侧的侧壁上设有第四通孔,在所述第二凹坑与所述第四通孔相朝对的一侧侧壁上设有第四螺孔,所述步骤
S3
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
多个连接螺栓分别依次穿过所述第四通孔

第二柱底通孔与所述第四螺孔螺纹连接,并使多个所述第二支撑立柱的底部端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滕州市政务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