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57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2
本申请涉及一种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预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

装置

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质作用或地质现象

地质灾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0003]相关的地质灾害预警技术中对于一区域内的预警通过对该区域内的地表以下的土壤数据进行分析,以及通过遥感技术获取该区域内的图像,并测量该区域的被测对象的绝对位移等技术手段进行地质灾害的预警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区域内的一些地质因素进行检测,再通过该地质因素进行分析的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容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干扰,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够精确,且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比较麻烦,会导致预警过程比较繁杂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对区域内的地质灾害进行准确预警容易受到干扰,且处理过程较繁琐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提高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的效率和准确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

装置

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0007]本申请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所述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包括:获取检测装置在选区内检测得到的水文数据和土壤数据,获取地质和环境数据;根据所述地质和环境数据和所述水文数据,获取选区内水文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地质和环境数据和所述土壤数据,获取选区内土壤数据;将所述选区内水文数据和所述选区内土壤数据数值化处理,获得选区内水文数值和选区内土壤数值;将每个所述选区内水文数值分别与每个所述选区内土壤数值匹配关联,得到地质因素数值组;获取历史水文数据和历史土壤数据,对所述历史水文数据和所述历史土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灾害预警模型;根据所述灾害预警模型,从所述地质因素数值组获取监测数值组,将所述监测数值组输入至灾害预警模型,获取预警结果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对一个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预警,在该区域内安装有水文数据检测装置和土壤数据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装置得到该区域内的水文数据和土壤数据,再通过互联网等信息获取渠道获取该区域内的地质和
环境数据,例如该区域的降雨

水井位置和深度

池塘位置和深度

河流位置和跨度

植被覆盖位置和深度和建筑位置以及地基深度等,通过地质和环境数据

水文数据和土壤数据,结合水文数据和土壤数据,以及地质和环境数据会对检测装置检测所得的水文数据和土壤数据造成的影响,获得在要求的该区域内的具体水文数据和具体土壤数据,将该具体的水文数据和土壤数据通过数值化处理转换成具体的数值,并将每一个具体的水文数值和分别与每个具体的土壤数值进行匹配关联,得到地质因素数值组,获取历史的水文数据和历史的土壤数据,根据历史的水文数据和历史的土壤数据生成灾害预警模型,再根据灾害预警模型,从地质因素数值组中筛选出需要进行监测的数值组,得到监测数值组,将监测数值组输入灾害预警模型获得预警结果,因此,通过对历史的水文数值和土壤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生成灾害预警监测模型,并筛选出监测数值组进行区域地质灾害预警,避免根据水文或土壤的单一因素进行预警,而该单一因素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干扰,进而导致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度降低,且避免了由于对该单一因素检测的数值因为受到干扰而需重新检测该单一因素或检测其他因素的情况,提高了对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的准确度,且提高了预警的效率

[0009]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获取历史水文数据和历史土壤数据,对所述历史水文数据和所述历史土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灾害预警模型,具体包括:将所述选区内历史水文数据和所述选区内历史土壤数据数值化处理,获得选区内历史水文数值和选区内历史土壤数值;将每个所述选区内历史水文数值分别与每个所述选区内历史土壤数值匹配关联,得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对每个所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获取灾害关联系数;根据所述灾害关联系数,从所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中获取灾害关联数值组;根据所述灾害关联数值组,获取灾害阈值;根据所述灾害阈值和所述灾害关联数值组,训练得到灾害预警模型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历史水文数据和历史土壤数据转换成具体的历史水文数值和历史土壤数值,再将历史水文数值和历史土壤数值匹配关联形成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对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该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获得灾害关联系数,即地质灾害与该历史地质因素数值内的历史水文数值和历史土壤数值的相关度,根据该灾害关联系数,得到与地质灾害的发生相关度较高的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即灾害关联数值组,再对灾害关联数值组内的历史水文数值和历史土壤数值进行分析,得到能够触发地质灾害预警的灾害阈值,通过该灾害阈值和灾害关联数值组,训练得到灾害预警模型,因此,通过获取区域内的历史水文数值和历史土壤数值,并将该历史水文数值和历史土壤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之后再形成灾害预警模型,使得该灾害预警模型与两类灾害因素匹配,提高了该灾害预警模型的准确度

[0011]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根据所述灾害关联系数,从所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中获取灾害关联数值组,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灾害关联系数,获取系数阈值;将每个所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灾害关联系数关联;筛选所述灾害关联系数大于所述系数阈值的所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获得灾害
关联数值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内的历史水文数值和历史土壤数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将得到的灾害关联系数进行分析,判断灾害关联系数与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关系,得到当该灾害关联系数高于一数值地质灾害会发生的系数阈值,将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与对该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进行相关性分析所得的灾害关联系数进行匹配关联,再将每个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的灾害关联系数与系数阈值进行对比,筛选出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相关性的灾害关联数值组,因此,通过对灾害关联系数的分析,筛选出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中与地质灾害发生有关的灾害关联数值组,为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后序的步骤节省了一定的流程,避免后序根据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得到灾害预警模型时,需要根据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无关的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提高了区域地质灾害预警的效率

[0013]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选区内历史水文数值包括选区内日常水文数值和选区内灾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包括:获取检测装置在选区内检测得到的水文数据和土壤数据,获取地质和环境数据;根据所述地质和环境数据和所述水文数据,获取选区内水文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地质和环境数据和所述土壤数据,获取选区内土壤数据;将所述选区内水文数据和所述选区内土壤数据数值化处理,获得选区内水文数值和选区内土壤数值;将每个所述选区内水文数值分别与每个所述选区内土壤数值匹配关联,得到地质因素数值组;获取选区内历史水文数据和选区内历史土壤数据,对所述选区内历史水文数据和所述选区内历史土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灾害预警模型;根据所述灾害预警模型,从所述地质因素数值组获取监测数值组,将所述监测数值组输入至灾害预警模型,获取预警结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选区内历史水文数据和选区内历史土壤数据,对所述选区内历史水文数据和所述选区内历史土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灾害预警模型,具体包括:将所述选区内历史水文数据和所述选区内历史土壤数据数值化处理,获得选区内历史水文数值和选区内历史土壤数值;将每组所述选区内历史水文数值分别与每组所述选区内历史土壤数值匹配关联,得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对每个所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获取灾害关联系数;根据所述灾害关联系数,从所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中获取灾害关联数值组;根据所述灾害关联数值组,获取灾害阈值;根据所述灾害阈值和所述灾害关联数值组,训练得到灾害预警模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灾害关联系数,从所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中获取灾害关联数值组,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灾害关联系数,获取系数阈值;将每个所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灾害关联系数关联;筛选所述灾害关联系数大于所述系数阈值的所述历史地质因素数值组,获得灾害关联数值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区内历史水文数值包括选区内日常水文数值和选区内灾害水文数值,所述选区内历史土壤数值包括选区内日常土壤数值和选区内灾害土壤数值,根据所述灾害关联数值组,获取灾害阈值,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灾害关联数值组内的所述选区内日常水文数值和所述选区内灾害水文数值,获取水文数值灾害阈值;根据所述灾害关联数值组内的所述选区内日常土壤数值和所述选区内灾害土壤数值,获取土壤数值灾害阈值;根据所述水文数值灾害阈值和所述土壤数值灾害阈值,获取灾害阈值

5.
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灾害阈值和所述灾害关联数值组,训练得到灾害预警模型,具体包括:将所述灾害阈值与对应的所述灾害关联数值组匹配关联,得到预警数值组;根据所述预警数值组对预设的模型进行训练,获得灾害预警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宁杨伟波吴亚争徐康王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