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265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该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包括:步骤1,提前确立处理方案,建立标准化的命名流程,确定处理参数;步骤2,针对工区实际情况设计标准化数据命名及作业管理模式;步骤3,进行分块观测系统的建立,常规监控,连束合并叠加;步骤4,进行定量统计分析,集成信息反馈;步骤5,设置辅助道头,利用其进行快速监控数据抽取,辅助监控过程;步骤6,获得监控结果及监控剖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地震资料采集现场处理监控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节点检波器灵敏度的不断发展,各种型号的节点检波器被生产,野外工区全节点地震资料采集被广泛运用,节点采集地震资料的监控问题也被广泛关注

在实际的监控过程中发现,为了加快采集,提高效率,采取拼接式块状的观测系统,这种观测系统打破了束线概念,文件号跨束线无规则分布,处理监控过程更加复杂

除此之外节点采集地震数据具有以下特点:数据量巨大;数据类型复杂;数据回收节奏时快时慢,数据扎堆严重;监控内容多;满次剖面涉及炮数多

在处理技术方面,落后的监控技术,不能满足海量数据要求,逐炮查阅的定性检查,费时耗力,且增加了人为因素产生的出错率;块状观测系统不规则放炮,满次剖面需要的文件号跨度大,观测系统庞大,耗时多

这种野外采集方式时效快但现场处理监控结果反馈方式落后

针对节点采集施工时效快但现场处理监控结果反馈方式落后的情况,亟需形成一种新的方法对节点采集资料进行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满足野外快速施工的需要,减轻现场监控人员的任务量,节约人工节省成本

[0003]申请号:
201810601389.3
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节点采集区服务器

分布式监控方法和系统

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点采集区服务器

分布式监控方法和系统,该分布式监控方法包括:节点采集区服务器接收现场监控单元
FSU
发送的网元信息,其中,
FSU
所在的区域与节点采集区服务器对应,节点采集区服务器为分布式监控系统中的节点采集区服务器,分布式监控系统包括中心域服务器和至少一个节点采集区服务器,节点采集区服务器确定所述网元信息的分类,节点采集区服务器根据所述网元信息的分类,将网元信息发送至中心域服务器或存储在本地

该专利技术实施例能降低中心域服务器的压力,提高中心域服务器数据处理的效率

[0004]文献

无线节点采集技术在东部复杂地表区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及效果

介绍了某工区采用放样不受地物制约

自主连续接收

采集排列可室内灵活定义的无线节点与可控震源高效激发技术相配套,可实现复杂地表区三维地震采集的高效作业,从而缩短地震采集工期,缓解地震勘探成本的压力

文献仅仅提到了现场处理监控的单炮能量及偏点方面,未详细描述,也未提出有关的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

[0005]文献
《GSR
无线节点采集技术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
GSR
无线节点技术在地震勘探项目的应用实例,对
GSR
采集仪器的优缺点做出了客观的评价,并总结出
GSR
节点设备的优势和适用特点,为以后在野外推广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文献仅仅提到了质量监控中
GSR
时钟漂移检查,未提出有关的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

[0006]文献
《GSR
无线节点采集技术在石油物探中的应用

在阐述
GSR
无线节点采集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野外石油物探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

分析结果表明,
GSR
无线节点采集仪器性能稳定,适用范围广,但容易导致石油物探采集单道信息的缺失

[0007]文献

无线节点
GSR
质量控制与现场处理技术

主要介绍了以
GSR
节点数据为例,介绍了节点现场处理流程与常规采集数据的区别,未提出有关的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未提出有关的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

[0008]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专利技术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节点采集资料进行快速现场处理监控的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该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包括:
[0011]步骤1,提前确立处理方案,建立标准化的命名流程,确定处理参数;
[0012]步骤2,针对工区实际情况设计标准化数据命名及作业管理模式;
[0013]步骤3,进行分块观测系统的建立,常规监控,连束合并叠加;
[0014]步骤4,进行定量统计分析,集成信息反馈;
[0015]步骤5,设置辅助道头,利用其进行快速监控数据抽取,辅助监控过程;
[0016]步骤6,获得监控结果及监控剖面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0018]在步骤1中,根据工区名称统一建立标准化命名流程,提前利用试验及周边数据进行静校正

去噪及速度参数的范围确定

[0019]步骤2包括:
[0020]步骤
21
,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编排;
[0021]步骤
22
,进行标准化命名;
[0022]步骤
23
,设置模板测线

[0023]在步骤
21
中,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编排,根据高效采集建立三个平行工区,原始数据存放一个工区;数据检查与数据抽取单列为一个工区,测线原则上依据回收数据次数建立;剖面叠加为一个工区,依据数据回收节奏及施工进度进行束线编号

[0024]在步骤
22
中,进行标准化命名,原始数据命名标识起始文件号,各数据按照文件号大小依次排列;成果数据命名要依照处理过程

[0025]在步骤
23
中,设置模板测线,模板测线包含观测系统网格

参考叠加速度

参考时窗这些参数,提供的叠加速度

时窗这些参数能满足数据初步检查需要

[0026]步骤3包括:
[0027]步骤
31
,根据采集数据及
sps
资料建立观测系统,进行常规日常检查,将检查出的噪音

低频炮

能量弱炮这些问题炮反馈施工组做废炮处理;然后依据全区统一网格,抽取固定位置的加观数据用于后期的数据处理,在抽取数据时用排除法排除废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包括:步骤1,提前确立处理方案,建立标准化的命名流程,确定处理参数;步骤2,针对工区实际情况设计标准化数据命名及作业管理模式;步骤3,进行分块观测系统的建立,常规监控,连束合并叠加;步骤4,进行定量统计分析,集成信息反馈;步骤5,设置辅助道头,利用其进行快速监控数据抽取,辅助监控过程;步骤6,获得监控结果及监控剖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根据工区名称统一建立标准化命名流程,提前利用试验及周边数据进行静校正

去噪及速度参数的范围确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步骤
21
,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编排;步骤
22
,进行标准化命名;步骤
23
,设置模板测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21
中,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编排,根据高效采集建立三个平行工区,原始数据存放一个工区;数据检查与数据抽取单列为一个工区,测线原则上依据回收数据次数建立;剖面叠加为一个工区,依据数据回收节奏及施工进度进行束线编号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22
中,进行标准化命名,原始数据命名标识起始文件号,各数据按照文件号大小依次排列;成果数据命名要依照处理过程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
23
中,设置模板测线,模板测线包含观测系统网格

参考叠加速度

参考时窗这些参数,提供的叠加速度

时窗这些参数能满足数据初步检查需要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节点采集地震记录快速现场处理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步骤
31
,根据采集数据及
sps
资料建立观测系统,进行常规日常检查,将检查出的噪音

低频炮

能量弱炮这些问题炮反馈施工组做废炮处理;然后依据全区统一网格,抽取固定位置的加观数据用于后期的数据处理,在抽取数据时用排除法排除废炮;步骤
32
,抽取数据后,列出数据
Inline
范围,并初叠加,对
Inline
号起始范围列表,主要为后期合并处理确定数据选择范围;步骤
33
,剖面数据达到满次后进行连束合并叠加,该步骤只从抽取的
CMP
数据上提取观测系统信息,不包含其它的观测系统信息,减少了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雷良张廷廷牟来勇张旭王淑荣刘治红吴迪刘广磊宁鹏鹏卢湘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