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148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O2窜流及受效方向的动态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
CO2驱油与埋存
,具体涉及一种
CO2窜流及受效方向的动态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CO2驱是低渗

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技术

在“双碳”背景下,
CO2驱不仅可以有效的缓解温室效应,减少
CO2向大气中的排放,保护环境,同时
CO2驱可以有效的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技术路径

而注气过程中
CO2窜流及气体流动方向的判断对
CO2埋存与驱油技术至关重要,不仅影响气驱效果,同时对气体封存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

因此,注气井与采油井间的窜流关系及受效方向

评价注入
CO2流动方向

分析受益井是否受效及受效程度等是有效指导
CO2驱油和埋存方案制定的基础

[0003]目前判断地下
CO2流动方向及注气受效方向的方法较少,现场监测手段主要采用示踪剂和组分分析法

示踪剂方法测试时间长

实用性不高,组分分析法需要通过室内高压
pvt
仪进行测试,成本高且工作量大

理论研究方法主要为气油比分析法,该方法适合于空气

氮气等与地层流体不溶或是难溶性气体气窜的判断

对于
CO2驱油而言,由于
CO2在地层流体
(
包括地层水和地层原油
)
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产出气中见
CO2并非气窜,只有
CO2含量到达一定值或是气油比达到一定值
(
该压力下地层流体中溶解
CO2的最大量
)
时才为气窜,方法因其影响因素较多导致判断误差大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判断阶段有效的
CO2流动方向及注气受益方向的动态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
CO2窜流及受效方向的动态确定方法,依据物质平衡原理,构建出能够简单

准确

快速确定井间动态受效方向的注采相关模型,以便于及时了解注气过程中地下气体的流动方向及油井受效程度

[0006]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
CO2窜流及受效方向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

将油藏的生产井

注入井和井间的孔道假设为孤立系统,根据物质平衡原理,构建出井间动态受效方向的一注一采相关模型为:其中,
dq/dt
为单位时间内注入井的注气量,
di/dt
为单位时间内生产井的产液量,
λ
为生产井与注入井的权重系数;
[0008]步骤二

根据所述步骤一中的一注一采模型,构建井间动态受效方向的多注多采相关模型为:
[0009]其中,
j
为第
m
口生产井,
j

1,2,

m

i
为第
n
口注入井,
i

1,2,

n

c
j
为常数项,
λ
ij
为第
j
口生产井与第
i
口注入井的权重系数,
i
i
(t)
为第
i
口注入井在
t
时刻的注入量,
q
j
(t)
为第
j
口生产井在
t
时刻的产液量;
[0010]当常数项
c
j
=0时,油藏处于注采平衡状态,
c
j
的值越大说明油藏的注采状态越不平衡,权重系数
λ
ij
的大小代表注采井间的受效大小情况,
λ
ij
的值越大说明井间受效程度越大;
[0011]步骤三

当时间为
t1,t2…
t
k
时,将多注多采系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转化为矩阵形式为:
[0012]步骤四

获取油藏实际注气井的注入量和生产井的产液量,利用
Matlab
软件对所述步骤三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求解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生产井与注入井之间的受效大小情况;
[0013]步骤五

根据所述步骤四得到的结果建立均质模型井间受效图,进而确定井间受效方向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构建一注一采相关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
11、
当油藏的生产井

注入井和井间的孔道作为一个整体时,所述整体的输入为注入井的注气量,输出为生产井的产液量,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所述注入井的注气量与所述生产井的产液量之差导致地层压力变化,从而获取一注一采的整体系统中所述注入井的注气量

所述生产井的产液量与地层压力之间的计算公式一为:
[0016]其中,
t
为时刻,
C
t
为综合压缩系数,
V
p
为岩石孔隙体积,
n
为平均地层压力,
i(t)

t
时刻注入井对生产井的注气量,
q(t)

t
时刻生产井的产液量;
[0017]步骤
12、
获取产液量的计算公式二为:其中,
J
为生产井采液指数,
p
wfp
为生产井井底流压;
[0018]步骤
13、
获取注气量的计算公式三为:其中,
I
为注入井注气指数,
p
wfi
为注入井井底流压;
[0019]步骤
14、
将所述步骤
12
中的产液量计算公式二代入所述步骤
11
中的计算公式一内得到计算公式四,将所述步骤
13
中的注气量计算公式三代入所述步骤
11
中的计算公式一内得到计算公式五;
[0020]步骤
15、
将所述计算公式四和所述计算公式五联立后得到计算公式六为:
[0021]步骤
16、
将所述计算公式六中的压力项进行合并,得到计算公式七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
CO2窜流及受效方向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

将油藏的生产井

注入井和井间的孔道假设为孤立系统,根据物质平衡原理,构建出井间动态受效方向的一注一采相关模型为:其中,
dq/dt
为单位时间内注入井的注气量,
di/dt
为单位时间内生产井的产液量,
λ
为生产井与注入井的权重系数;步骤二

根据所述步骤一中的一注一采模型,构建井间动态受效方向的多注多采相关模型为:其中,
j
为第
m
口生产井,
j

1,2,

m

i
为第
n
口注入井,
i

1,2,

n

c
j
为常数项,
λ
ij
为第
j
口生产井与第
i
口注入井的权重系数,
i
i
(t)
为第
i
口注入井在
t
时刻的注入量,
q
j
(t)
为第
j
口生产井在
t
时刻的产液量;当常数项
c
j
=0时,油藏处于注采平衡状态,
c
j
的值越大说明油藏的注采状态越不平衡,权重系数
λ
ij
的大小代表注采井间的受效大小情况,
λ
ij
的值越大说明井间受效程度越大;步骤三

当时间为
t1,t2…
t
k
时,将多注多采系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转化为矩阵形式为:步骤四

获取油藏实际注气井的注入量和生产井的产液量,利用
Matlab
软件对所述步骤三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求解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生产井与注入井之间的受效大小情况;步骤五

根据所述步骤四得到的结果建立均质模型井间受效图,进而确定井间受效方向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CO2窜流及受效方向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构建一注一采相关模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
11、
当油藏的生产井

注入井和井间的孔道作为一个整体时,所述整体的输入为注入井的注气量,输出为生产井的产液量,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所述注入井的注气量与所述生产井的产液量之差导致地层压力变化,从而获取一注一采的整体系统中所述注入井的注气量

所述生产井的产液量与地层压力之间的计算公式一为:其中,
t
为时刻,
C
t
为综合压缩系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晶静孙兵华鲁永辉杨兴梁锋申鹏李帮军申太志
申请(专利权)人: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吴起采油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