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以及壳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9122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3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以及壳体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以及壳体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可折叠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以及壳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柔性显示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中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往往包括用于承载柔性显示屏的壳体装置

壳体装置一般包括两个中框以及连接在两个壳体之间的折叠机构

两个中框在折叠机构的带动下相对折叠或者相对展开

其中,在传统的屏幕内折式电子设备中,当电子设备跌落,特别是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跌落时,与折叠机构的转轴相邻的部分中框容易受到来自转轴的冲击力而发生局部溃缩并产生变形

因此,目前的屏幕内折式电子设备通常会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来制备中框,提高中框整体的抗冲击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然而,中框整体采用高强度材料进行制备会大大增加中框的重量以及中框的制造成本

如何在解决与折叠机构的转轴相邻的部分中框因受到冲击力而发生局部溃缩及产生变形的问题的同时,获得一种重量较轻制造成本较低的中框成为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以及壳体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在解决与折叠机构的转轴相邻的部分中框因受到冲击力而发生局部溃缩及产生变形的问题的同时,自身重量较轻且制造成本较低的壳体装置,以及包括该壳体装置的电子设备

[0004]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电子设备包括屏幕

第一中框

折叠机构

第二中框以及第一补强件

屏幕安装在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上

折叠机构连接第一中框和第二中框

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相对展开或折叠,以带动屏幕相对展开或折叠

第一中框靠近第二中框的侧部设有第一安装槽

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槽端壁

第二槽端壁以及第一槽侧壁

第一槽端壁与第二槽端壁相对设置

第一槽侧壁连接在第一槽端壁与第二槽端壁之间

第一补强件位于第一槽端壁朝向第二槽端壁的一侧,且固定于第一槽端壁

折叠机构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安装槽内

折叠机构的长度延伸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第一端部设有第一止位挡块

电子设备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相对展平,第一安装槽的第一槽侧壁朝向第二中框,第一补强件位于第一槽侧壁与折叠机构的第一止位挡块之间

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相对折叠,第一补强件位于第一槽侧壁与第一止位挡块之间,且与第一止位挡块抵接

第一补强件的屈服强度大于第一中框的屈服强度,和
/
或,第一补强件的显微维氏硬度大于第一中框的显微维氏硬度

[0005]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第一中框具有用于安装部分折叠机构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第一槽端壁上固定有第一补强件

其中,第一补强件的屈服强度可以大于第一中框的屈服强度,和
/
或,第一补强件的显微维氏硬度可以大于第一中框的显
微维氏硬度

这样,当电子设备跌落,跌别是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跌落时,第一补强件可以直接承受来自折叠机构的第一止位挡块的冲击力,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折叠机构的第一止位挡块因受到较大的冲击力而与相邻的部分第一中框发生强烈碰撞,导致第一中框发生局部溃缩并产生变形的问题,有利于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6]其次,相较于传统的电子设备中通过采用高强度材料制备第一中框,来提高第一中框的屈服强度和
/
或显微维氏硬度,但同时整体采用高强度材料进行制备,也大大增加了第一中框的重量和制造成本,本实施方式中仅通过在第一安装槽的第一槽侧壁与折叠机构的第一止位挡块之间设置第一补强件,且第一补强件的屈服强度大于第一中框的屈服强度,和
/
或第一补强件的显微维氏硬度大于第一中框的显微维氏硬度,从而无需将第一中框整体的材料更换为高强度材料,使得第一中框的整体重量较轻,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轻量化设计,同时第一中框的制备成本较低,从而有利于降低整个电子设备的制造成本

[0007]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槽端壁设有第一装配槽

第一补强件固定于第一装配槽,且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装配槽内

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相对展平,第一装配槽的第一槽壁朝向第二中框,第一补强件位于第一装配槽的第一槽壁与折叠机构的第一止位挡块之间

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相对折叠,第一补强件位于第一槽壁与第一止位挡块之间,且与第一止位挡块抵接

[0008]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中框具有用于装配第一补强件的第一装配槽,通过在第一装配槽内设置第一补强件,使得第一补强件可以位于第一装配槽的第一槽壁与折叠机构的第一止位挡块之间

其中,第一补强件的屈服强度可以大于第一中框的屈服强度,和
/
或,第一补强件的显微维氏硬度可以大于第一中框的显微维氏硬度

这样,当电子设备跌落,跌别是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跌落时,第一补强件可以直接承受来自铰链结构的第一止位挡块的冲击力,从而可以有效避免铰链结构的第一止位挡块因受到较大的冲击力而与相邻的部分第一中框
(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第一装配槽的第一槽壁
)
发生强烈碰撞,导致第一中框发生局部溃缩并产生变形的问题,有利于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0009]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补强件包括远离第一槽侧壁设置的第一面

第一止位挡块包括第一止位面

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止位面朝向屏幕设置

电子设备由打开状态向闭合状态切换时,第一中框相对第二中框折叠,直至第一补强件的第一面与第一止位挡块的第一止位面抵接

这样,第一止位挡块的第一止位面可以在电子设备闭合时与第一补强件的第一面配合,从而可以避免第一中框与第二中框过度折叠,损伤屏幕

[0010]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中框指向第二中框的方向为第一方向

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补强件与折叠机构的第一止位挡块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3毫米

这样,第一补强件可以与折叠机构的第一止位挡块相邻设置,第一补强件的抗冲击效果更好,有利于延长电子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包括屏幕
(200)、
第一中框
(11)、
折叠机构
(30)、
第二中框
(21)
以及第一补强件
(40a)
,所述屏幕
(200)
安装在所述第一中框
(11)
和所述第二中框
(21)
上,所述折叠机构
(30)
连接所述第一中框
(11)
和所述第二中框
(21)
,所述第一中框
(11)
与所述第二中框
(21)
相对展开或折叠,以带动所述屏幕
(200)
相对展开或折叠;所述第一中框
(11)
靠近所述第二中框
(21)
的侧部设有第一安装槽
(111)
,所述第一安装槽
(111)
包括第一槽端壁
(112)、
第二槽端壁
(113)
以及第一槽侧壁
(116)
,所述第一槽端壁
(112)
与所述第二槽端壁
(113)
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槽侧壁
(116)
连接在所述第一槽端壁
(112)
与所述第二槽端壁
(113)
之间,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位于所述第一槽端壁
(112)
朝向所述第二槽端壁
(113)
的一侧,且固定于所述第一槽端壁
(112)
,所述折叠机构
(30)
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111)
内,所述折叠机构
(30)
的长度延伸方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
(301)
和第二端部
(302)
,所述第一端部
(301)
设有第一止位挡块
(34)
;所述电子设备
(1000)
具有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所述电子设备
(1000)
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中框
(11)
与所述第二中框
(21)
相对展平,所述第一安装槽
(111)
的第一槽侧壁
(116)
朝向所述第二中框
(21)
,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位于所述第一槽侧壁
(116)
与所述折叠机构
(30)
的第一止位挡块
(34)
之间;所述电子设备
(1000)
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中框
(11)
与所述第二中框
(21)
相对折叠,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位于所述第一槽侧壁
(116)
与所述第一止位挡块
(34)
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止位挡块
(34)
抵接;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的屈服强度大于所述第一中框
(11)
的屈服强度,和
/
或,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的显微维氏硬度大于所述第一中框
(11)
的显微维氏硬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端壁
(112)
设有第一装配槽
(114)
,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固定于所述第一装配槽
(114)
,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装配槽内
(114)
;所述电子设备
(1000)
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中框
(11)
与所述第二中框
(21)
相对展平,所述第一装配槽
(114)
的第一槽壁
(1141)
朝向所述第二中框
(21)
,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位于所述第一装配槽
(114)
的第一槽壁
(1141)
与所述折叠机构
(30)
的第一止位挡块
(34)
之间;所述电子设备
(1000)
处于所述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一中框
(11)
与所述第二中框
(21)
相对折叠,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位于所述第一槽壁
(1141)
与所述第一止位挡块
(34)
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止位挡块
(34)
抵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包括远离所述第一槽侧壁
(116)
设置的第一面
(41)
,所述第一止位挡块
(34)
包括第一止位面
(341)
,所述电子设备
(1000)
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止位面
(341)
朝向所述屏幕
(200)
设置;所述电子设备
(1000)
由所述打开状态向所述闭合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一中框
(11)
相对所述第二中框
(21)
折叠,直至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的第一面
(41)
与所述第一止位挡块
(34)
的第一止位面
(341)
抵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
(1000)
处于
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中框
(11)
指向所述第二中框
(21)
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与所述折叠机构
(30)
的第一止位挡块
(34)
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3毫米
。5.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槽
(114)
还包括第二槽壁
(1142)
,所述第二槽壁
(1142)
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槽
(111)
,所述电子设备
(1000)
还包括紧固件
(50)
,所述紧固件
(50)
将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固定于所述第二槽壁
(1142)。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设有安装孔
(45)
,所述第二槽壁
(1142)
设有安装凹槽
(114a)
,所述安装孔
(45)
连通所述安装凹槽
(114a)
,所述紧固件
(50)
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
(45)
内,所述紧固件
(50)
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凹槽
(114a)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
(45)
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安装槽
(111)
的底壁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
α
)
,所述第一夹角
(
α
)
的角度小于
90
°
,所述安装孔
(45)
的开口朝向所述屏幕
(200)。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设有限位凸起
(47)
,所述限位凸起
(47)
与所述安装孔
(45)
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槽壁
(1142)
还设有配合凹槽
(114b)
,所述配合凹槽
(114b)
与所述安装凹槽
(114a)
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凸起
(47)
嵌设于所述配合凹槽
(114b)。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
(47)
的中心线与第一方向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
β
)
,所述第二夹角
(
β
)
的角度小于
90
°
,所述第二夹角
(
β
)
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槽壁
(1141)
,所述第一方向为当所述电子设备
(1000)
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中框
(11)
指向所述第二中框
(21)
的方向
。10.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槽
(114)
还包括第二槽壁
(1142)
,所述第二槽壁
(1142)
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槽
(111)
,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朝向所述第二槽壁
(1142)
的表面设有连接凸起
(48)
,所述第二槽壁
(1142)
设有安装凹槽
(114a)
,所述连接凸起
(48)
嵌设于所述安装凹槽
(114a)
,以将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固定于所述第二槽壁
(1142)。11.
根据权利要求1至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
(30)
包括第一连接结构
(31)、
第二连接结构
(32)
以及铰链结构
(33)
,所述铰链结构
(33)
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
(31)
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
(32)
,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
(31)
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111)
,且连接所述第一中框
(11)
,所述第二中框
(21)
靠近所述第一中框
(11)
的侧部设有第二安装槽
(211)
,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结构
(32)
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211)
,且连接所述第二中框
(21)
;在所述折叠机构
(30)
的长度延伸方向上,所述铰链结构
(33)
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
(33a)
和第二端
(33b)
,所述第一止位挡块
(34)
位于所述第一端
(33a)
远离所述第二端
(33b)
的一侧,且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
(33a)。12.
根据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
(1000)
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中框
(11)
指向所述第二中框
(21)
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止位挡块
(34)
的宽度小于所述铰链结构
(33)
的宽度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
12
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10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件
(40a)
的屈服强度与所述第一中框
(11)
的屈服强度之间的差值大于
50MPa
,和
/
或,所述第一补强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礼忠毛健毛维华吕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