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87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驱油
,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因其体积小

性能独特,其合成

性能及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在油田开发领域,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高效的高温

高矿化度

低渗透油藏材料,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0003]据文献报道,一些纳米颗粒,如二氧化硅

氧化钛和氧化铝,在提高采收率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但大多数纳米驱油材料存在粒径较大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低渗透油藏纳米级孔喉的堵塞

同时,大多数纳米材料本身为亲水或疏水材料,并不具有两亲性,因此表界面活性低

为获得两亲性,往往需要使用表面改性剂对纳米材料的表面进行改性

上述改性过程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和降低纳米材料稳定性等问题

[0004]除了上述纳米材料,两亲
Janus
纳米粒子作为一种非对称材料也备受关注,例如休斯顿大学的
Luo
等人制备了石墨烯基的
Janus
纳米片,上述
Janus
纳米片能自发吸附于油水界面,并能提高采收率至
15.2
%,明显优于其他纳米流体

虽然
Janus
纳米片的厚度为
1nm
,但其平均水力学粒径为
120.6
±
6.8nm
,可能会导致低渗透油藏纳米级孔喉的堵塞

同时,
Janus
纳米粒子的制备过程繁琐,应用成本较高

因此,超小尺寸且高界面活性纳米驱油材料的低成本制备仍然是纳米技术在提高采收率中应用的关键问题

[0005]碳点
(CDs)
是一类尺寸在1‑
10nm
,且具有荧光发射能力的新型碳纳米材料

由于其自身的低毒性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发光稳定性,碳点已经在生物成像

荧光传感以及光电能源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两亲性碳点是一种能同时分散于水相和有机相的碳点,与只能分散于水相或有机相的亲水或疏水性碳点相比将有独特的应用前景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两亲性碳点在不同溶剂中的光学性能

两亲性碳点的生物标记和跨膜性质等,而对于两亲性碳点的表界面活性和行为的研究较少

因此,如何低成本制备高界面活性的超小尺寸两亲性碳点,以及两亲性碳点在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值得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具有较高的表界面活性和润湿性,能够提高对高温高盐油藏的原油采收率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该两亲性纳米驱油剂为两亲性纳米碳点,或者两亲性纳米碳点与基液组成的混合液

[0009]优选的,两亲性纳米碳点的粒径为
1.0

5.5nm。
[0010]烷基糖苷是由长链醇和葡萄糖制备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其表面张力低

无浊点

HLB
值可调

湿润力强

去污力强

配伍性强

无毒无害

生物降解迅速彻底,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学和其他工业领域

[0011]优选的,两亲性纳米碳点的碳源包括烷基糖苷

本专利技术利用烷基糖苷类表面活性剂进行两亲性纳米碳点的制备,是低成本制备高界面活性的小尺寸碳点的有效路径,且解决了纳米材料耐温耐盐性差的技术问题

[0012]优选的,烷基糖苷为
APG06、APG10、APG0810

APG1214
中的至少一种

[0013]优选的,两亲性纳米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烷基糖苷溶于溶剂,然后于
140

190℃
下加热反应6~
16h
,反应结束后经冷却

离心过滤和旋干溶剂得到粗产品;粗产品于水中溶解后经透析

冻干后得到所述两亲性纳米碳点

[0014]优选的,基液包括水

盐溶液

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优选的,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6]优选的,盐溶液包括氯化盐或硫酸盐水溶液

[0017]优选的,两亲性纳米碳点与基液组成的混合液中,两亲性纳米碳点的浓度为
0.1

8g/L。
[001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在油气开采中的应用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亲性纳米驱油剂能溶于水和大多数常见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表界面活性和润湿性,并且在高温
(100

140℃)
和高盐
(5
×
105mg/L
的矿化度
)
下,依然具有良好的表界面活性,可将原油与矿化水的界面张力降低至
10
‑2mN/m
,从而提高高温高盐油藏采收率

[0021]本专利技术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为原料,采用水热法获得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两亲性纳米碳点,该制备方法过程简单

易操作,原材料绿色易得,是低成本制备高界面活性的超小尺寸两亲性纳米碳点的有效方法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两亲性纳米碳点可以直接作为驱油剂使用,也可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混合后制备碳纳米流体驱油剂,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丰富和完善了纳米表面活性剂研究的方法体系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0024]图1为实施例3制备的两亲性纳米碳点的透射电镜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其特征在于,该两亲性纳米驱油剂为两亲性纳米碳点,或者两亲性纳米碳点与基液组成的混合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纳米碳点的粒径为
1.0

5.5n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纳米碳点的碳源包括烷基糖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糖苷为
APG06、APG10、APG0810

APG1214
中的至少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盐油藏两亲性纳米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亲性纳米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烷基糖苷溶于溶剂,然后于
140

190℃
下加热反应6~
16h
,反应结束后经冷却

离心过滤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璐卢仁玲王腾飞何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