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战转换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64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06
本申请涉及人防工程的领域,公开了一种平战转换墙,包括横向限位柱和组合式墙板,组合式墙板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战转换墙


[0001]本申请涉及人防工程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战转换墙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人防工程而言,其在从平时用途转换到战时用途(即平战转换)之后,一般作为人员或物资的掩蔽场所,因此要求采用抗爆隔墙将一个人防单元划分为若干抗爆单元,此外还需要构筑允许平战转换的战时功能房间,以满足人防相关技术规范的规定

[0003]相关技术中有一种分隔墙,如图1,该分隔墙包括隔离板
15
和底座
16
,隔离板
15
为一体成型的板材,底座
16
摆放在地面上

底座
16
上开设有安装槽
18
,隔离板
15
与安装槽
18
插接配合

隔离板
15
上还固定连接有斜撑杆
17
,斜撑杆
17
远离隔离板
15
的一端与底座
16
抵接

当需要对人防工程的室内空间进行隔离时,操作者将底座
16
设置在指定位置,再将隔离板
15
插接到安装槽
18
内,同时斜撑杆
17
与底座
16
接触,即可实现对分隔墙的设置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地下停车场

地铁站等大型人防工程中,为了充分实现隔离效果,分隔墙的高度往往超过
2m
,在这种场合,即使相关技术中的隔离板重量小到足以由单人搬运,其尺寸也会对搬运造成不便,只能由多人合力搬运,造成人力的浪费

而在战时状况下,往往因缺乏电力和燃料而只能使用人力,人力的浪费不利于平战转换相关工作的高效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目前,大多数平战转换墙的搭建需要经过复杂的施工流程,且需要机械的协助才能完成,而在战时状况下,往往因缺乏电力和燃料而只能使用人力

在大型人防工程中,即使能够通过搭建相关技术中的分隔墙来充分实现隔离这一效果,也仍然存在浪费人力的可能,不利于平战转换相关工作的高效进行

为了改善这一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平战转换墙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平战转换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得出:一种平战转换墙,所述平战转换墙包括横向限位柱和组合式墙板,所述组合式墙板包括
2n+1
个第一板块和
2n
个第二板块,
n
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第一板块沿竖直方向两两间隔设置,每个第二板块均与两个第一板块接触;所述第二板块在与第一板块接触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插块,所述第一板块上贯通开设有两个插槽,一个所述插块与一个插槽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所述横向限位柱用于与建筑物的墙体和
/
或承重柱连接,所述组合式墙板两端的插槽中各设置有一个横向限位柱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搭建本申请的平战转换墙时,操作者先从两个横向限位柱中取出第一个横向限位柱,从
2n+1
个第一板块中取出第一个第一板块,然后将第一个横向限位柱放置在第一个第一板块的插槽内(“第一个”仅代表取用顺序)

然后,操作者将第一个横向限位柱与建筑物的墙体或承重柱连接,再依次通过插槽和插块相互插接的方式将剩余的
2n
个第二板块和剩余的
2n
个第一板块组装到第一个第一板块上,直到将全部的第
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用尽,所有的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共同组成组合式墙板

然后,操作者再在最后一个完成插接的第一板块空余的插槽中放置第二个横向限位柱,并调整组合式墙板至竖起状态,再将第二个横向限位柱与建筑物的墙体或承重柱连接,即可完成平战转换墙的搭建

[0008]本申请的平战转换墙与相关技术中的分隔墙相比,放弃了使用一体成型的板材作为墙板,转而通过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拼接来组成组合式墙板

对于2米高的组合式墙板,当
n
取值为1时,该组合式墙板共由三块第一板块和两块第二板块组成,单块板材的高度平均为
0.4
米,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隔离板显著减小了高度

由于单块板材高度的减小,当一块组合式墙板的重量小到足以由一人搬运时,操作者通过将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相互堆叠,即可由单人进行运输,无须多人合力进行搬运,并且横向限位柱也可临时放置在插槽中与第一板块共同运输,从而减少了对人力的浪费,提高了搬运效率,有利于平战转换相关工作的高效进行

[0009]同时,本申请还结合地下停车场

地铁站等大型人防工程的特点,重新设计了组合式墙板的固定方式,即通过组合式墙板顶端和底端的两个插槽来容纳横向限位柱,并由两个横向限位柱共同实现与建筑物的墙体和
/
或承重柱的连接

在完成平战转换墙的搭建之后,插槽的槽壁限制了组合式墙板顶端和底端的第一板块与横向限位柱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移,同时也限制了相邻的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的横向相对位移,使得组合式墙体整体的移动都受到横向限位柱的限制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组合式墙体自身的重量和受到的水平冲击均能够得到横向限位柱以及建筑主体结构的支撑,并且不需要在地面寻找支撑面,充分提高了稳定性,也减少了对地面平整度的依赖

[0010]作为优选:所述横向限位柱包括承重管

承重杆

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所述承重杆的一端穿设进承重管,并与所述承重管滑移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用于埋设在建筑物的墙体和
/
或承重柱内,所述承重管的端部穿设进第一连接套管,所述承重杆的端部穿设进第二连接套管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横向限位柱与建筑物的墙体或承重柱连接时,操作者将承重管对准地第一连接套管,并将承重杆对准第二连接套管,然后将承重杆和承重管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直到将承重管的端部穿设进第一连接套管,将承重杆的端部穿设进第二连接套管,即可完成对横向限位柱的安装

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可通过预埋的形式在浇筑建筑物墙体和承重柱时进行设置,不需要在进入战时状态后再进行埋设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的内壁

承重管和承重杆的外壁均设有螺纹,所述承重管与第一连接套管螺纹连接,所述承重杆与第二连接套管螺纹连接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横向限位柱与建筑物的墙体或承重柱连接时,操作者在控制承重杆和承重管相对滑动的同时还令二者发生转动

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平战转换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战转换墙包括横向限位柱
(2)
和组合式墙板
(1)
,所述组合式墙板
(1)
包括
2n+1
个第一板块
(11)

2n
个第二板块
(12)

n
为大于或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第一板块
(11)
沿竖直方向两两间隔设置,每个第二板块
(12)
均与两个第一板块
(11)
接触;所述第二板块
(12)
在与第一板块
(11)
接触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插块
(4)
,所述第一板块
(11)
上贯通开设有两个插槽
(3)
,一个所述插块
(4)
与一个插槽
(3)
沿竖直方向插接配合;所述横向限位柱
(2)
用于与建筑物的墙体和
/
或承重柱连接,所述组合式墙板
(1)
两端的插槽
(3)
中各设置有一个横向限位柱
(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战转换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限位柱
(2)
包括承重管
(22)、
承重杆
(21)、
第一连接套管
(23)
和第二连接套管
(24)
,所述承重杆
(21)
的一端穿设进承重管
(22)
,并与所述承重管
(22)
滑移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套管
(23)
和第二连接套管
(24)
用于埋设在建筑物的墙体和
/
或承重柱内,所述承重管
(22)
的端部穿设进第一连接套管
(23)
,所述承重杆
(21)
的端部穿设进第二连接套管
(24)。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战转换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管
(23)
和第二连接套管
(24)
的内壁

承重管
(22)
和承重杆
(21)
的外壁均设有螺纹,所述承重管
(22)
与第一连接套管
(23)
螺纹连接,所述承重杆
(21)
与第二连接套管
(24)
螺纹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战转换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杆
(21)
远离承重管
(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祝勇张强徐雨吉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