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21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属于市政道路技术领域,针对了防渗设计结构的工作效率较低以及防渗设计结构的使用便捷性不够的问题,包括路基,路基两侧均设置有边沟,每个边沟中部均开设有沟槽,每个边沟上端均开设有放置槽,每个放置槽内壁设置有沟盖,每个沟盖中部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槽,每个沟盖中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每个连接杆一端均固定有浮球,其中两个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有其中一个防堵板,每个边沟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丝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雨水的浮力带动浮球浮起,实现防堵的效果,达到提高防渗设计结构工作效率的作用,通过人力转动手轮进行旋转,实现便捷拆卸的效果,达到提高防渗设计结构使用便捷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道路
,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市政道路是指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

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城市道路一般较公路宽阔,为适应复杂的交通工具,多划分机动车道

公共汽车优先车道

非机动车道等,道路两侧有高出路面的人行道和房屋建筑,人行道下多埋设公共管线,为美化城市而布置绿化带

雕塑艺术品,为保护城市环境卫生,要少扬尘

少噪声,公路则在车行道外设路肩,两侧种行道树,边沟排水

[0003]对比专利文件公开号为:“CN216585989U
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包括路基,所述路基顶部固设有第一碎石层,所述第一碎石层顶部固设有泥浆层,所述泥浆层,所述泥浆层顶部呈线性等间距固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设有混凝土盖板,所述混凝土盖板顶部固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顶部固设有第二碎石层,所述第二碎石层顶部固设有透水沥青层,所述混凝土盖板顶部呈矩形结构开设有多个通孔”。
[0004]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情况下,仍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虽然该专利可以进行日常的防渗作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落下的树叶容易堵塞防护板,使得堵塞下水口,导致排水速度减慢,进而使得防渗设计结构的工作效率较低,并且防护板是固定在边沟上的,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边沟难免积累杂质,而固定连接的方式使得不方便对边沟内部进行清理作业,使得防渗设计结构的使用便捷性不够

[0005]因此,需要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渗设计结构的工作效率较低以及防渗设计结构的使用便捷性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包括路基,所述路基两侧均设置有边沟,每个所述边沟中部均开设有沟槽,每个所述边沟上端均开设有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内壁设置有沟盖,每个所述沟盖中部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槽,每个所述沟盖中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一端均固定有浮球,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有其中一个防堵板,每个所述边沟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丝杆,每个所述丝杆一端均固定有手轮,每个所述丝杆另一端均固定有限位柱,每个所述丝杆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架,每个所述螺纹架中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

[0008]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所述沟盖外表面与每个放置槽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连接杆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每个沟盖中部

[0009]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每个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浮球中部,每个所述连接杆另
一端固定在防堵板中部,每个所述浮球外表面与每个沟槽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防堵板外表面与每个沟盖外表面相接触,每个所述浮球呈球形设置,每个所述防堵板呈弧形设置

[0010]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所述丝杆外表面转动连接在每个边沟一端,每个所述螺纹架中部螺纹连接在每个丝杆外表面,每个所述螺纹架竖切面均为
L
型设置,每个所述螺纹架一端外表面与沟盖外表面相接触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在边沟一端,每个所述螺纹架中部滑动连接在每个限位杆外表面,每个所述手轮中部固定在每个丝杆一端,每个所述限位柱中部固定在每个丝杆另一端,每个所述限位柱均呈圆柱形设置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路基底部设置有土壤层,所述路基呈弧形设置 ,两个所述边沟相近侧设置在路基两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4](1)
通过雨水的浮力带动浮球浮起,使得放置槽

沟盖

连接杆

浮球

防堵板

贯穿槽相互配合作业,实现防堵的效果,避免树叶等杂物堵塞下水口,导致排水速度减慢,进而达到提高防渗设计结构工作效率的作用

[0015](2)
通过人力转动手轮进行旋转,使得手轮

丝杆

螺纹架

限位杆

限位柱

边沟相互配合作业,实现便捷拆卸的效果,为工作人员的拆卸提供便利前提条件,进而达到提高防渗设计结构使用便捷性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边沟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浮球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
A
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1、
路基;
2、
边沟;
3、
沟槽;
4、
放置槽;
5、
沟盖;
6、
贯穿槽;
7、
连接杆;
8、
浮球;
9、
防堵板;
10、
丝杆;
11、
手轮;
12、
限位柱;
13、
螺纹架;
14、
限位杆;
15、
土壤层

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包括路基1,路基1,为道路本体,路基1两侧均设置有边沟2,边沟2进行排水的作用,每个边沟2中部均开设有沟槽3,每个边沟2上端均开设有放置槽4,放置槽4为沟盖5的放置提供场地的作用,每个放置槽4内壁设置有沟盖5,沟盖5进行排水的作用,每个沟盖5中部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槽6,贯穿槽6进行流水的作用,每个沟盖5中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7,连接杆7进行连接浮球8与防堵板9的效果,可以依靠水的浮力,带动防堵板9进行移动,方便将树叶杂质顶开的效果,每个连接杆7一端均固定有浮球8,浮球8在水的带动下可以浮起的效果,其中两个连接杆7另一端固定有其中一个防堵板9,每个边沟2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丝杆
10
,丝杆
10
带动螺纹架
13
进行滑动的作用,每个丝杆
10
一端均固定有手轮
11
,手轮
11
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转动的作用,每个丝杆
10
另一端均固定有限位柱
12
,限位柱
1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包括路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1)两侧均设置有边沟(2),每个所述边沟(2)中部均开设有沟槽(3),每个所述边沟(2)上端均开设有放置槽(4),每个所述放置槽(4)内壁设置有沟盖(5),每个所述沟盖(5)中部开设有若干个贯穿槽(6),每个所述沟盖(5)中部均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7),每个所述连接杆(7)一端均固定有浮球(8),其中两个所述连接杆(7)另一端固定有其中一个防堵板(9),每个所述边沟(2)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丝杆(
10
),每个所述丝杆(
10
)一端均固定有手轮(
11
),每个所述丝杆(
10
)另一端均固定有限位柱(
12
),每个所述丝杆(
10
)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架(
13
),每个所述螺纹架(
13
)中部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
1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沟盖(5)外表面与每个放置槽(4)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连接杆(7)外表面滑动连接在每个沟盖(5)中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杆(7)一端固定在浮球(8)中部,每个所述连接杆(7)另一端固定在防堵板(9)中部,每个所述浮球(8)外表面与每个沟槽(3)内壁相接触,每个所述防堵板(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庆忠王彦堂周莹莹夏宁王存臻马东侠马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