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815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包括分布于土壤层表面呈敞口状的园体,所述园体的内部设置有集水过滤部,集水过滤部由集流结构和过滤器本体组成,所述过滤器本体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滤板,滤板的顶部外壁和过滤器本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柱,连接柱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旋流过滤网;所述集流结构包括埋设于园体内部的进液管、固定连接于进液管进口端的溢流口;所述过滤器本体靠近顶端和接近底端的圆周外壁依次固定连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一端通过法兰与进液管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出水口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溢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雨水花园的出水水质,减少后期海绵设施的维护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花园
,尤其涉及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

技术介绍

[0002]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903808.0的专利,公开了功能复合型雨水花坛及采用这种花坛的雨水消能净化系统,所述花坛包括由坛壁和坛底构成的坛体,所述坛体的顶部为敞口,所述坛体的顶部敞口上覆盖有格栅,所述坛体内设有种植土层和颗粒层,所述种植土层位于所述颗粒层的上面,与所述颗粒层之间通过透水布隔开,所述颗粒层的下部埋设有花坛排水管,所述花坛排水管穿过所述坛壁,其外端口位于所述坛体的外面。所述消能净化系统包括花坛和雨落管,所述雨落管的下端口位于散流坡面的上游的上方,所述花坛位于所述散流坡面的下游。上述专利中的功能复合型雨水花坛及采用这种花坛的雨水消能净化系统存在以下不足:采用液体下渗通过花坛排水管排出方式,使得花坛排水管内容易存在杂质及沉积物,长此以往会导致花坛排水管的出水水质浑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包括分布于土壤层表面呈敞口状的园体,所述园体的内部设置有集水过滤部,集水过滤部由集流结构和过滤器本体组成,所述过滤器本体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滤板,滤板的顶部外壁和过滤器本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柱,连接柱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旋流过滤网。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流结构包括埋设于园体内部的进液管、固定连接于进液管进口端的溢流口。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器本体靠近顶端和接近底端的圆周外壁依次固定连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口一端通过法兰与进液管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出水口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溢流管。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旋流过滤网排出端正下方的所述滤板底部面固定连接有排污管。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位于底端的所述过滤器本体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脚。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管靠近溢流口的圆周内壁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叶轮,叶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园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液体滞留层、种植层、颗粒层和保水层。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通过设置有集水过滤部,液体通过溢流口进入过滤器本体内得到过滤后,洁净水依次从出水口、溢流管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网或收集池内,进而提升雨水花园的出水水质,减少后期海绵设施的维护成本。
[0016]2.该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液体从进水口进入过滤器本体内后,会顺延螺旋状的旋流过滤网而下,流通期间,大部分液体会依次穿过层层旋流过滤网和滤板过滤后滴落至过滤器本体底部内聚集,最后从出水口排出,旋流过滤网上滞留的杂质也会在后面不断涌进的水流推动下顺延螺旋状的旋流过滤网表面往下滑移,直至掉落至排污管内排放,以便使得固体杂质能够从过滤器本体内顺利排出,实现垃圾与沉积物的清理,有效防止溢流管内部出现淤积或堵塞。
[0017]3.该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雨水进入液体滞留层内后,超出以及达到溢流口位置的雨水会从溢流口渗入进液管内,水压下冲进而会推动叶轮旋转,进而使得其上的刮板作周转运动,以便去除溢流口内表面的固体杂质,方便自动调和液体滞留层内的液位,避免液体溢出液体滞留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的进液管端口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的过滤器本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的过滤器本体背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土壤层、2园体、201保水层、202颗粒层、3进液管、301溢流口、302叶轮、303刮板、4溢流管、5过滤器本体、501进水口、502出水口、503旋流过滤网、504排污管、505支脚、506滤板、507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如图1

2所示,包括分布于土壤层1表面呈敞口状的园体2,所述园体2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液体滞留层、用于栽种水培植物的种植层、颗粒层
202和保水层201,颗粒层202可以由砂和土铺设后找平而成,保水层201可以由砾石铺设而成;
[0026]进一步的,所述园体2的内部设置有集水过滤部,集水过滤部由集流结构和方便过滤雨水的过滤器本体5组成,集流结构包括埋设于园体2内部的进液管3、焊接于进液管3进口端的溢流口301;优选的,溢流口301呈梯状结构,便于液体流入。雨水进入液体滞留层内后,超出以及达到溢流口301位置的雨水会从溢流口301渗入进液管3内,方便自动调和液体滞留层内的液位。
[0027]为了使得液体与杂质分离,如图1和图3

4所示,所述过滤器本体5靠近顶端和接近底端的圆周外壁依次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水口501和出水口502,且进水口501一端通过法兰与进液管3出口端相连接,以便使得溢流口301收集的雨水能够从进水口501进入过滤器本体5内处理;出水口502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与附近雨水管网或收集池进口端相连通的溢流管4;雨水进入过滤器本体5内过滤后,洁净水依次从出水口502、溢流管4就近排入附近雨水管网或收集池内,进而提升雨水花园的出水水质,减少后期海绵设施的维护成本。
[0028]优选的,位于底端的所述过滤器本体5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支脚505;以便将过滤器本体5深埋至土壤层1内固定使用。
[002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本体5的圆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板506,优选的,滤板506的水平位置高于出水口502的水平位置,以保证从出水口502排放的液体品质;滤板506的顶部外壁和过滤器本体5的顶部内壁焊接有同一个连接柱507,连接柱507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包括分布于土壤层(1)表面呈敞口状的园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园体(2)的内部设置有集水过滤部,集水过滤部由集流结构和过滤器本体(5)组成,所述过滤器本体(5)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滤板(506),滤板(506)的顶部外壁和过滤器本体(5)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连接柱(507),连接柱(507)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旋流过滤网(5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结构包括埋设于园体(2)内部的进液管(3)、固定连接于进液管(3)进口端的溢流口(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本体(5)靠近顶端和接近底端的圆周外壁依次固定连接有进水口(501)和出水口(5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复合流过滤器的雨水花园,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意佳费腾周晔张天朋嵇浩然李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宇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