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取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813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口罩取用装置,其包括壳体、传送带、驱动装置、第一吸取部、第二吸取部及控制器,基于上述结构,第一吸取部吸附住内部设置有口罩的口罩包装袋的下表面,第二吸取部吸附住口罩包装袋的上表面,传送带和第一吸取部带动口罩包装袋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口罩包装袋因上下的作用力而被撕开,从而打开包装袋里显露出口罩,也即,本口罩取用装置可自动打开口罩包装袋,便于使用者从取用口直接取用口罩,无需接触口罩包装袋,可保证口罩不会被口罩包装袋外部的细菌污染。染。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罩取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口罩取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保持手卫生是减少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手卫生包括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等,卫生手消毒即通过手消毒剂减少手部暂居菌,外科手消毒即洗手后通过手消毒剂清除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以达到预防细菌、病毒和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的目的。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无菌物品之前应进行手消毒。
[0003]经环氧乙烷灭菌的无菌口罩一般采用纸塑袋包装,通过纸塑袋的屏障性能阻止细菌、病毒和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保持包装内口罩的无菌状态。但口罩包装带在运输、分发、取用的过程中,存在被污染的风险,医务人员经过手卫生消毒后,取用无菌口罩时接触到口罩包装袋,依然可能会污染手部导致携带病菌,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可自动打开口罩包装袋的口罩取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打开口罩包装袋的口罩取用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口罩取用装置,其包括:
[0006]壳体,限定出工作腔和取用口,所述工作腔与所述取用口相连通;
[0007]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缺口部,所述传送带被配置为带动口罩包装袋移动,所述传送带的末端靠近所述取用口;
[0008]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传送带移动;
[0009]第一吸取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所述第一吸取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缺口部吸附所述口罩包装袋的下表面;
[0010]第二吸取部,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吸取部被配置为吸附所述口罩包装袋的上表面;
[0011]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吸取部及所述第二吸取部电连接。
[00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到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传送带上的口罩包装袋的位置;
[0013]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电连接。
[00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二吸取部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0015]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电连接。
[00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吸取部沿所述传动带的传动方向往复移动。
[00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
被配置为将所述口罩包装袋输送至所述传送带。
[00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0019]放置部,所述放置部的顶面用于放置口罩包装袋;
[0020]第三吸取部,设置于所述放置部的顶面上方,所述第三吸取部被配置为吸取单个口罩包装袋;
[0021]第二升降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放置部或者所述第三吸取部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0022]第二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三吸取部在所述放置部上方和所述传送带上方之间移动;
[0023]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三吸取部和所述第二移动机构电连接。
[002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吸取部的下表面与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
[002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
[0026]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放置部上,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放置部上是否有口罩包装袋;
[0027]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002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二吸取部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吸取部将所述口罩包装袋吸附至所述传送带上
[002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还包括:
[0030]声光报警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0031]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声光报警器电连接。
[003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取用口的上方,并朝向所述壳体的外侧;
[0033]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连接。
[003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敞口,所述敞口可供所述口罩包装袋放入;
[0035]所述口罩取用装置还包括:
[0036]壳盖,铰接于所述壳体上,用于开闭所述敞口。
[0037]本技术提供一种口罩取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38]本技术提供的包括壳体、传送带、驱动装置、第一吸取部、第二吸取部及控制器,壳体限定出工作腔和取用口,工作腔与取用口相连通,传送带设置于工作腔内,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缺口部,传送带被配置为带动口罩包装袋移动,传送带的末端靠近取用口,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传送带移动,第一吸取部可移动地设置于传送带的下方,第一吸取部被配置为通过缺口部吸附口罩包装袋的下表面,第二吸取部设置于传送带的上方,第二吸取部被配置为吸附口罩包装袋的上表面;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第一吸取部和第二吸取部电连接。基于上述结构,第一吸取部吸附住内部设置有口罩的口罩包装袋下表面,第二吸取部吸附住口罩包装袋的上表面,传送带和第一吸取部带动口罩包装袋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口罩包装袋因上下的作用力而被撕开,从而打开包装袋里显露出口罩,也即,本口罩取用装置
可自动打开口罩包装袋,便于使用者从取用口直接取用口罩,无需接触口罩包装袋,可保证口罩不会被口罩包装袋外部的细菌污染。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口罩取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4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口罩取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口罩取用装置(省去壳盖)的俯视示意图;
[004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口罩取用装置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0043]图中:1、壳体;11、工作腔;12、取用口;13、敞口;14、壳盖;2、传送带;21、缺口部;3、驱动装置;41、第一吸取部;42、第二吸取部;5、第一移动机构;6、第一升降机构;7、控制器;81、第一到位传感器;83、红外传感器;91、放置部;92、第二升降机构;93、第三吸取部;94、第二移动机构;95、第二到位传感器;96、压力传感器;97、声光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5]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罩取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限定出工作腔和取用口,所述工作腔与所述取用口相连通;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缺口部,所述传送带被配置为带动口罩包装袋移动,所述传送带的末端靠近所述取用口;驱动装置,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传送带移动;第一吸取部,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方,所述第一吸取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缺口部吸附所述口罩包装袋的下表面;第二吸取部,设置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二吸取部被配置为吸附所述口罩包装袋的上表面;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吸取部和所述第二吸取部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取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到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传送带上的口罩包装袋的位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到位传感器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取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二吸取部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电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取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移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机构被配置为带动所述第一吸取部沿所述传送带的传动方向往复移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取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腔内,被配置为将所述口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梦莎余小鸽李影丁超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