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向推动的水光针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98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侧向推动的水光针仪器,包括水光针头组件和动力机构,所述水光针头组件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所述动力机构带动水光针头组件靠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向推动的水光针仪器


[0001]本技术属于美容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侧向推动的水光针仪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自身健康的前提下,对自身形体外在美有了更多的追求,而医学科技的发展,为实现这些需求奠定了基础

用纳米微针打开皮肤通道,将药物或美容液注射进入人体内部,用于局部除皱

塑形

疤痕修复等,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美容方法

纳米微针的最大特点,是其针头类似一块小小的晶片方块,上面布满了密密的

细到看不出来的小针,将这个小方块按在皮肤上,就能让药物进入表皮,起到美容效果,而人几乎没有感觉

[0003]水光针是一种带纳米针头的注射仪器,其作用是推动纳米微针刺破表皮

并将营养液或药物注射到表皮下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多种水光针仪器,但当前的水光针仪器,几乎都是直线型的结构,即水光针推动微针的方向和水光针仪器外壳在同一直线上

当使用者握住水光针仪器时,微针头部或者在手的正上方或者在手的正下方,操控均会感觉不便

[0004]并且一些水光针仪器上采用的是距离传感器,通过测量微针头部与前端对象的距离,判别微针是否需要向前推动

然而,距离传感器也会出现误判,因为一般距离传感器只测定距离,如果距离满足即向前推动,那么当微针针头靠近的不是人体皮肤,而是其他物体时,就会产生误判,从而使得微针发生误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向推动的水光针仪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水光针头组件和动力机构,所述水光针头组件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所述动力机构带动水光针头组件靠近
/
远离人体皮肤表面,所述水光针头组件通过连杆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多次弯折设置,使得所述水光针头组件的动作方向与水光针仪器的外壳长轴线之间具有一定夹角

[0006]优选地,所述水光针头组件的动作方向与水光针仪器的外壳长轴线之间的夹角为
30
°

90
°

[0007]优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驱动杆

连动杆和振动推出杆,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动力机构和连动杆的一端,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振动推出杆,所述振动推出杆的另一端上连接水光针头组件;所述驱动杆和连动杆

连动杆和振动推出杆之间的夹角为
90
°

[0008]优选地,所述水光针头组件的动作方向与水光针仪器的外壳长轴线之间的夹角为
45
°
,所述动力机构为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轴与驱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振动电机的轴线与水光针仪器的外壳长轴线之间的夹角为
45
°

[0009]优选地,所述水光针头组件上设置有压力感应机构,所述压力感应机构与水光针仪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动力机构连接控制动力机构的开关

[0010]优选地,所述压力感应机构包括上层感应层和下层感应层,所述上层感应层和下层感应层之间连接绝缘弹簧,所述上层感应层和下层感应层接触导通向控制器传递信号

[0011]优选地,所述上层感应层上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与水光针仪器内的电源连接,所述电源为金属层供电发热

[0012]优选地,所述水光针头组件包括精华液瓶,所述精华液瓶上设置有
RFID
标签,所述
RFID
标签上记录有精华液瓶信息,所述
RFID
标签与水光针仪器上的射频感应器感应连接,所述射频感应器可读取
RFID
标签上的信息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侧向推动机构,最终使得微针的推动方向和水光针仪器外壳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呈
45
°
方向推动,从而保证使用者在使用时操作更简便,抓握更舒适,此侧向推动机构,通过使用振动电机的特点

加上各部件的位置设计

角度匹配,获得了振动频率大

推出角度与外壳呈
45
°

外壳体积小等优势;本技术采用接触试压力传感,使得水光针仪器按压在皮肤上时,即可触发动力机构推动水光针头组件,而在离开皮肤时,即可停止推动,实现了仪器的接触启停功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水光针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头部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头部感应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5为压合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如图1‑5所示,一种侧向推动的水光针仪器,包括水光针头组件6和动力机构
1,
水光针头组件6包括微针头和精华液瓶,通过微针的动作可以将精华液瓶中的精华液导入到人体皮肤中,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所述水光针头组件6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所述动力机构1带动水光针头组件6靠近
/
远离人体皮肤表面,所述水光针头组件6通过连杆机构与动力机构1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多次弯折设置,使得所述水光针头组件6的动作方向与水光针仪器的外壳7长轴线之间具有一定夹角

所述动力机构1为振动电机,振动电机是声波振动电机,有一定角度的来回振动,此振动电机是一种振幅可达
10
°
,振动频率可达
330HZ
的振动电机,正是基于振动电机的振动特点,连杆机构会跟随振动电机往返振动,所述水光针头组件6的动作方向与水光针仪器的外壳7长轴线之间的夹角为
30
°

90
°
,本实施例中优选水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侧向推动的水光针仪器,包括水光针头组件(6)和动力机构(1),所述水光针头组件(6)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所述动力机构(1)带动水光针头组件(6)靠近
/
远离人体皮肤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光针头组件(6)通过连杆机构与动力机构(1)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多次弯折设置,使得所述水光针头组件(6)的动作方向与水光针仪器的外壳(7)长轴线之间具有一定夹角;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驱动杆(3)

连动杆(4)和振动推出杆(5),所述驱动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动力机构(1)和连动杆(4)的一端,所述连动杆(4)的另一端连接振动推出杆(5),所述振动推出杆(5)的另一端上连接水光针头组件(6);所述驱动杆(3)和连动杆(4)

连动杆(4)和振动推出杆(5)之间的夹角为
90
°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推动的水光针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光针头组件(6)的动作方向与水光针仪器的外壳(7)长轴线之间的夹角为
30
°
~ 90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向推动的水光针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光针头组件(6)的动作方向与水光针仪器的外壳(7)长轴线之间的夹角为
45
°
,所述动力机构(1)为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轴(2)与驱动杆(3)的一端连接,所述振动电机的轴线与水光针仪器的外壳(7)长轴线之间的夹角为
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艺艺张志玲李敏陈陆郝明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俪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