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93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坡体,坡体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连接架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两个防护网的一侧均设置有滑块,连接架的内腔设置有固定网,连接架的底部右侧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固定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河岸带生态修复
,具体为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原始自然河道岸坡,其两岸的岸坡多为土层

由于当时经济和科技的落后等原因,又加上当时人们对河道岸坡的修复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因此大多没有人为改造

所以在汛期,由于河水上涨的冲刷,造成河道岸坡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河道环境逐渐恶化,同时影响了河道泄洪排涝

[0003]目前人们大多通过使用水泥硬化河道岸坡对河道岸坡进行修复

水泥硬化河道岸坡就是把以前弯弯曲曲的河道变成了规则的直线,截弯取直,两岸的土层不再因水流的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整体美观,给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一度受到了人们的追捧

但是这种水泥硬化岸坡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河道原有的生态平衡,破坏了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使人居环境发生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两个所述防护网的一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连接架的内腔设置有固定网,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右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固定锥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与坡体右侧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每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槽的内腔均螺纹连接有螺栓

[0008]优选的,所述防护网通过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安装于连接架的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右侧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绿化槽,所述绿化槽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槽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网与连接架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每两个所述第二螺纹槽的内腔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0011]优选的,所述挡板固定安装于连接架的底部右侧且顶部开设有排流槽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锥共设置有四个且底部均呈倒锥状设置而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该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通过坡体

连接架

第一螺纹槽

螺栓

固定网

第二螺纹槽

固定螺栓

绿化槽的配合使用不仅能够将连接架与坡体进行稳固的固定在绿化槽内种植花草对河岸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同时还能够对其内的土壤和种植花草进行防护防止发生掉落的现象,从而能够防止在长时间使用有效提高河岸的生态环境和市容发生损坏的
同时也能够对花草进行防护提高存活寿命

[0015]该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通过连接架

绿化槽

排水槽

滑槽

防护网

滑块的配合使用不仅在河岸内的水高涨和雨水天气对花草进行淹没时能够将多余水量排出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其内的土壤发生流失的现象,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水量过多排不出对花草造成死亡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坡体与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固定网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防护网与挡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1、
坡体;
2、
连接架;
3、
滑槽;
4、
防护网;
5、
滑块;
6、
固定网;
7、
挡板;
8、
固定锥;
9、
第一螺纹槽;
10、
螺栓;
11、
绿化槽;
12、
排水槽;
13、
第二螺纹槽;
14、
固定螺栓;
15、
排流槽

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实施例:请参阅图
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坡体1,坡体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架2,连接架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连接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4,两个防护网4的一侧均设置有滑块5,连接架2的内腔设置有固定网6,连接架2的底部右侧设置有挡板7,挡板7的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固定锥
8。
[0024]其中,连接架2与坡体1右侧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9,每两个第一螺纹槽9的内腔均螺纹连接有螺栓
10。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螺栓
10
在第一螺纹槽9的内腔中进行转动能够将连接架2与坡体1进行稳固的固定,继而能够防止在对河岸的生态环境长时间进行修复使用导致掉落的现象,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哥稳定性

[0026]其中,防护网4通过滑块5在滑槽3内滑动安装于连接架2的两侧

[0027]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防护网4能够在经过排水槽
12
对绿化槽
11
的内腔中多余的水源进行排出时对其内的土壤进行防护,继而能够防止土壤流失,同时通过设置的滑块5在滑槽3的内腔中进行滑动时能够将防护网4从连接架2的两侧取下,从而不仅能够对绿化槽
11
中的土壤进行防护的同时还能够对防护网4进行更换清理的效果

[0028]其中,连接架2的右侧等距离开设有多个绿化槽
11
,绿化槽
11
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排水槽
12。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排水槽
12
当多个绿化槽
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的右侧设置有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所述连接架(2)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护网(4),两个所述防护网(4)的一侧均设置有滑块(5),所述连接架(2)的内腔设置有固定网(6),所述连接架(2)的底部右侧设置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底部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固定锥(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与坡体(1)右侧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9),每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槽(9)的内腔均螺纹连接有螺栓(
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4)通过滑块(5)在滑槽(3)内滑动安装于连接架(2)的两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岸带生态修复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汤弢张楠杨洋薛晓娜刘一岩骆开涛陈颖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