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行鹏专利>正文

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75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煤矿防护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罩体的背面设有面部容置槽,罩体的上部设有护目镜且下部设有入气过滤结构和出气单向阀,入气过滤结构包括滤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


[0001]本技术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属于煤矿防护的
,具体涉及含尘较大的矿下作业着所用的防尘面罩


技术介绍

[0002]煤矿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煤矿瓦斯爆炸

火灾和透水等事故,然而对矿井粉尘也在采矿作业中影响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威胁着生产安全

矿尘直接危及工人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容易引起职业病,轻者会患呼吸道炎症

皮肤病,重者会患尘肺病

[0003]基于以上安全问题,要求矿下除了安装煤矿类除尘器外,部分作业区域必须要求工作者佩戴防护面罩

但是现有的煤矿用面罩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以下缺点:
1、
长时间工作后,由于呼吸面罩内滤纸堆积过多粉尘,导致其过滤作用减弱,甚至会存在呼吸憋气的问题,需要频繁更换滤纸;
2、
工作人员在粉尘工作环境中工作较长时间后,护目镜表面会堆积煤炭粉尘,影响视线,从而影响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包括罩体

固定带,罩体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带,两个固定带为一体松紧带连接,或为卡扣连接,所述罩体的背面设有面部容置槽,所述罩体的上部设有护目镜且下部设有入气过滤结构和出气单向阀,所述入气过滤结构包括滤棉

卡框

备用接口,滤棉置放在罩体背面的滤纸置放槽内并以卡框卡接固定,滤纸置放槽对应罩体正面为入气口,备用接口设置在罩体下部并位于卡框远离滤棉的一侧,所述备用接口通过软管与备用滤箱出口相连接,备用滤箱上设有用于与臂带或腰带连接的卡挂装置,所述备用滤箱包括箱体

滤尘层

蓄电池和微型气泵,滤尘层设置在箱体内将其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左腔室一侧敞口,右腔室内部密封且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右腔室一侧设有出气口,软管通过微型气泵与出气口相连通,微型气泵由蓄电池供电,箱体外壁设有微型气泵的启动开关

[0006]所述护目镜为矩形且其上下边框上均设有导条,两个导条上滑动安装有拉板条,所述拉板条横跨护目镜且其底部设有橡胶刷条,所述橡胶刷条底面与护目镜表面相接触

[0007]所述罩体正面的入气口上安装有碰撞滤壳,所述碰撞滤壳包括多层平行设置的碰撞面板,所述碰撞面板上均设有多个通气孔,相邻两个碰撞面板上的通气孔上下左右交错设置使气体无法直线通过

[0008]所述碰撞滤壳的碰撞面板下端均设有出灰口,碰撞滤壳的下端壳体内面为斜面且斜面下端对应出灰口

[0009]所述罩体上的滤纸置放槽为矩形,罩体正面的入气口上

下方均安装有转动细辊和入布口,入气口上方的转动细辊上卷装有滤布,所述滤布自入气口上方入布口进入滤纸
置放槽并从下方入布口出滤纸置放槽,滤布下端卷装固定在入气口下方的转动细辊上,滤纸置放槽内的滤布位于入气口和滤棉之间,所述入气口下方的转动细辊一端安装有控制器转动的旋钮

[0010]所述入气口上方的转动细辊上安装有可开合式密封防护罩

[0011]所述罩体背面边缘设有与脸部轮廓贴合的密封棉条

[0012]所述罩体背面中部设有隔离护目镜和入气过滤结构的隔绝棉条

[0013]所述密封棉条和隔绝棉条均包括固设在罩体背面的弹性胶条和设置在弹性胶条表面的舒适棉层

[0014]所述备用接口上安装有密封盖,软管与备用接口通过可拆卸接口连接,备用滤箱的箱体外壁设有密封盖安置口和软管收纳袋,软管与备用接口连接时,密封盖放置在密封盖安置口

[0015]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有以下使用优点:
[0016]1、
常规使用时,入气过滤结构的滤棉可实现基础的防尘功能;
[0017]2、
在使用较长时间后,滤布是积尘最多的,转动旋钮即可将积尘较多的滤布卷出并使新的滤布覆盖滤棉,提高滤棉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频率;
[0018]3、
在使用中碰撞滤壳能将空气中较大颗粒的滤尘进行碰撞过滤,进一步提高滤棉的使用寿命;
[0019]4、
在较长时间工作或是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在感受到面罩的供气不顺畅时,开启备用滤箱,通过微型气泵使其箱体内产生负压,从外界抽取气体过滤并快速供给面罩,减轻工作人员的呼吸压力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入气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包括罩体
1、
固定带2,罩体1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带2,两个固定带2为一体松紧带连接,或为卡扣连接,所述罩体1的背面设有面部容置槽,在罩体1带上后面部容置槽与工作人员面部之间有至少
1cm
间隙,所述罩体1的上部设有护目镜3且下部设有入气过滤结构4和出气单向阀5,入气过滤结构4用于过滤并吸气,出气单向阀5主要用于排气,所述入气过滤结构4包括滤棉
41、
卡框
42、
备用接口
43
,滤棉
41
置放在罩体1背面的滤纸置放槽内并以卡框
42
卡接固定,每次下矿前要将新的滤棉
41
置入滤纸置放槽并以卡框
42
卡装固定,滤纸置放槽对应罩体1正面为入气口
10

以上结构构成本技术的基础使用结构,矿下含尘气体自入气口
10
进入,被滤棉
41
过滤后进入罩体1以供吸取,备用接口
43
设置在罩体1下部并位于卡框
42
远离滤棉
41
的一侧,所述备用接口
43
通过软管6与备用滤箱7出口相连接,备用滤箱7上设有用于与臂带或腰带连接的卡挂装置,下矿之前将其安装在腰部或臂部,携带方便,所述备用滤箱7包括箱体
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包括罩体(1)

固定带(2),罩体(1)的两端均连接有固定带(2),两个固定带(2)为一体松紧带连接,或为卡扣连接,所述罩体(1)的背面设有面部容置槽,所述罩体(1)的上部设有护目镜(3)且下部设有入气过滤结构(4)和出气单向阀(5),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气过滤结构(4)包括滤棉(
41


卡框(
42


备用接口(
43
),滤棉(
41
)置放在罩体(1)背面的滤纸置放槽内并以卡框(
42
)卡接固定,滤纸置放槽对应罩体(1)正面为入气口(
10
),备用接口(
43
)设置在罩体(1)下部并位于卡框(
42
)远离滤棉(
41
)的一侧,所述备用接口(
43
)通过软管(6)与备用滤箱(7)出口相连接,备用滤箱(7)上设有用于与臂带或腰带连接的卡挂装置,所述备用滤箱(7)包括箱体(
71


滤尘层(
72


蓄电池(
73
)和微型气泵(
74
),滤尘层(
72
)设置在箱体(
71
)内将其分割为左右两个腔室,左腔室一侧敞口,右腔室内部密封且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73
),右腔室一侧设有出气口,软管(6)通过微型气泵(
74
)与出气口相连通,微型气泵(
74
)由蓄电池(
73
)供电,箱体(
71
)外壁设有微型气泵(
74
)的启动开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目镜(3)为矩形且其上下边框上均设有导条(8),两个导条(8)上滑动安装有拉板条(9),所述拉板条(9)横跨护目镜(3)且其底部设有橡胶刷条,所述橡胶刷条底面与护目镜表面相接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尘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正面的入气口(
10
)上安装有碰撞滤壳(
11
),所述碰撞滤壳(
11
)包括多层平行设置的碰撞面板(
111
),所述碰撞面板(
111
)上均设有多个通气孔(
112
),相邻两个碰撞面板(
111
)上的通气孔(
112
)上下左右交错设置使气体无法直线通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吸入式井下矿用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行鹏李亚杰
申请(专利权)人:行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