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742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FAR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
MFAR
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污染问题大大加重了城镇环境的压力和负担,大量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对城镇污水和

工业企业废水的处理,对城镇的水环境保护

水资源利用

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000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规的生化水处理装置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增产

增量

提标等诸多要求,如在有限条件下无法达标

在现有条件下很难提高处理能力增加溶氧

降低设备耗能大等问题,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宝贵,不能通过无限制地增加污水处理厂数量来治理日益增长的污水

而基于
AAO(
厌氧

缺氧

好氧
)
工艺的以多模式生化反应器
MFAR(Multi

function Anoxic Reactor)
为主体的污水处理系统,具有结构紧凑

脱氮除磷效率高等优点,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量污水处理的问题

[0004]AAO
法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

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和生物除磷工艺的综合

该工艺至少需要基于厌氧反应器的厌氧段

基于缺氧反应器的缺氧段以及基于好氧反应器的好氧段,整体三段多个多种模式的反应器,形成一个多模式生化反应器

其中,厌氧段中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混合,用于实现释放磷及部分有机物的氨化

缺氧段的主要作用是脱出氮

好氧反应器
(
曝气池
)
则是实现去除
BOD、
硝化和吸收磷等过程的多功能关键区段

[0005]为了使各反应器中的污泥

微生物

污水等物质进行充分的混合,并为物质的循环创建水流,厌氧段

缺氧段等区段的反应器内需设置潜水推进装置

由于整个工艺污水的处理量往往较大,潜水推进装置等设备的耗能也比较大

同时,为保持达到良好的曝气效果,在曝气池中需要设置大面积密集的常规曝气管或曝气盘,无疑也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的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

)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设备中存在的耗能大的问题

[0008](

)
技术方案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
MFAR
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基于
MFAR
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
1、
出水管
16、
厌氧池
2、
缺氧池
4、
好氧池
6、
二沉池
11、
潜水推流器
3、
曝气风机9;所述进水管1与厌氧池2连通,厌氧池
2、
缺氧池
4、
好氧池6和二沉池
11
依次连通;所述出水管
16
与二沉池
11
连通;曝气风机9通过供
气管
10
与好氧池6底部的曝气器7连通;在厌氧池2和缺氧池4内设有多个潜水推流器
3。
同时,该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旋流整流推动器5;所述旋流整流推动器5安装在缺氧池4与好氧池6之间,经缺氧池4处理的污水经过旋流整流推动器5后进入到好氧池6内;所述旋流整流推动器5包括整流部
51、
推动部
56
和支撑架
57
,整流部
51
和推动部
56
通过支撑架
57
固定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整流部
51
底部设有供污水流入的喇叭口
52
,中部管道内固定安装有左旋单元
53、
右旋单元
54
和整流单元
55
,上部与好氧池6连通;推动部
56
上部与供气管
10
连通,下部出气口插于喇叭口
52
内,使向上气流推动污水进入好氧池
6。
[0011]优选地,所述左旋单元
53
和右旋单元
54
固定安装在整流部
51
中部管道的同一区段或不同区段

[0012]优选地,所述整流单元
55
为尖端朝向喇叭口
52
的圆锥体;所述整流单元
55
的通过固定架与整流部
51
中部管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该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刮泥机
12
,所述刮泥机
12
安装在二沉池
11


[0014]更优选地,该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回流泵
13
和污泥循环管
14
;所述污泥回流泵
13
安装在二沉池
11
内;所述污泥循环管
14
连通二沉池
11
和厌氧池
2。
[0015]优选地,所述刮泥机
12
为非金属链条刮泥机;曝气器7为软管式微气泡曝气器或盘式软管曝气器

[0016]优选地,所述进水管1设有多个进水支管,多个进水支管分别与多个厌氧池2连通,或同时与多个厌氧池2及缺氧池4连通

[0017]优选地,所述潜水推流器3通过滑杆与所在池的侧壁连接,并可通过铰链

绳索提升或降低

[0018]优选地,在缺氧池4和好氧池6的外壁设有混合液循环渠
15
;所述混合液循环渠
15
与缺氧池4和好氧池6连通

[0019]优选地,多个所述曝气器7通过固定在好氧池6底部的限位器8均匀布置并固定在好氧池6内

[0020](

)
有益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
MFAR
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
(1)、
出水管
(16)、
厌氧池
(2)、
缺氧池
(4)、
好氧池
(6)、
二沉池
(11)、
潜水推流器
(3)、
曝气风机
(9)
;所述进水管
(1)
与厌氧池
(2)
连通,厌氧池
(2)、
缺氧池
(4)、
好氧池
(6)
和二沉池
(11)
依次连通;所述出水管
(16)
与二沉池
(11)
连通;曝气风机
(9)
通过供气管
(10)
与好氧池
(6)
底部的曝气器
(7)
连通;在厌氧池
(2)
和缺氧池
(4)
内设有多个潜水推流器
(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流整流推动器
(5)
;所述旋流整流推动器
(5)
安装在缺氧池
(4)
与好氧池
(6)
之间,经缺氧池
(4)
处理的污水经过旋流整流推动器
(5)
后进入到好氧池
(6)
内;所述旋流整流推动器
(5)
包括整流部
(51)、
推动部
(56)
和支撑架
(57)
,整流部
(51)
和推动部
(56)
通过支撑架
(57)
固定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所述整流部
(51)
底部设有供污水流入的喇叭口
(52)
,中部管道内固定安装有左旋单元
(53)、
右旋单元
(54)
和整流单元
(55)
,上部与好氧池
(6)
连通;推动部
(56)
上部与供气管
(10)
连通,下部出气口插于喇叭口
(52)
内,使向上气流推动污水进入好氧池
(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
MFAR
的脱氮除磷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单元
(53)
和右旋单元
(54)
固定安装在整流部
(51)
中部管道的同一区段或不同区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光朱孟忠吕景春李雪冬单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中润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