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7479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墙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包括:底板,底板设置于现有墙壁表面;支撑架,支撑架连接于底板与现有墙壁之间;第一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设于现有地板表面,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基部,第一基部形成有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插入支撑架下端;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基部,第二基部形成有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插入支撑架上端;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第一基部通过螺钉固定在现有地板上,固定柱下端和上端分别插入第一框部和第二框部设置,第二基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与第一基部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的表面上比如天花板,从而使建筑隔音墙板易于安装在墙壁上且不损坏现有墙壁,同时提高了墙板安装后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隔音墙板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墙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隔音墙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墙板是一种建材,是由墙和楼板组成承重体系的房屋结构,建筑墙板结构的承重墙可用砖

砌块

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做成,按所用材料和建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

装配式大板结构

现浇式墙板结构三类,建筑墙板结构多用于住宅

公寓

也可用于办公楼

学校等公用建筑

[0003]目前人们室内装修的时候,如果想要墙壁实现隔热或隔音功能时,可以在墙壁上安装建筑墙板,但是现有的建筑墙板安装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隔音墙板,达到了具有隔音和隔热功能且易于安装的效果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包括:
[0006]底板,所述底板有多个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于现有墙壁表面,底板还包括框架,框架外还附接有饰面板;
[0007]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有多个且连接于底板与现有墙壁之间;
[0008]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于现有地板表面,第一固定部还包括第一基部,第一基部中央形成有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插入支撑架下端;
[0009]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第二基部,第二基部中央形成有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插入支撑架上端;
[0010]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于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
[0012]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支撑架的侧面,连接部的周面上形成有环槽部;
[0013]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于底板朝向现有墙壁的表面上,卡合部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突出形成有突出部,突出部内形成有键部;
[0014]其中,所述支撑架通过连接部与卡合部卡合实现支撑架和底板的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
[0016]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形成于底板内,第一空间内设有隔音材料;
[0017]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形成于底板和现有墙壁之间,第二空间内设有隔热材料

[0018]进一步的,还包括:
[0019]凹槽部,所述凹槽部为支撑架的前表面向现有墙壁凹进形成,凹槽部向现有墙壁凹进形成中间部,中间部两侧形成了阶梯部;
[0020]搁板柱,所述搁板柱与凹槽部固定连接,搁板柱两侧对称设置有角部,搁板柱中央部分开设有多对左右对称的孔部

[0021]进一步的,搁板安装部还包括:
[0022]间隔部,所述间隔部为搁板安装部中央在竖直方向上形成的突起

[0023]进一步的,还包括:
[0024]金属板,所述金属板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两侧;
[0025]吸附板,所述吸附板设置于底板的前表面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
第一基部通过螺钉固定在现有地板上,第一插接部插入支撑架下端,第二插接部插入支撑架上端,固定柱下端插入第一框部设置,固定柱上端插入第二框部设置,第二基部通过螺钉固定在与第一基部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的表面上比如天花板,从而使建筑隔音墙板易于安装在墙壁上且不损坏现有墙壁,同时提高了墙板安装后的稳定性;
[0028]2.
键部可以与键槽部对应卡合,从而实现卡合部与连接部的配合,完成底板和支撑架的固定连接,提高了建筑隔音墙板的可装配性;
[0029]3.
第一空间可以填充隔音材料比如隔音棉等,第二空间可以设置隔热材料比如隔热架

玻璃纤维板等,从而使建筑隔音墙板实现隔音和隔热功能
[0030]4.
搁板柱中央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多对左右对称的孔部,装配件比如搁板可以通过钩部钩在底板间接缝内搁板柱上孔部内实现固定,从而将装配件设置于底板的前表面,提高了建筑隔音墙板与其他装配件间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中
A
部分的主视图;
[0033]图3是图2中
A

A
处的剖面图;
[0034]图4是底板和支撑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35]图5是第一插接部

第二插接部及固定柱的连接示意图,
[0036]10、
现有墙壁;
100、
底板;
110、
框架;
120、
饰面板;
130、
卡合部;
131、
安装部;
132、
突出部;
133、
键部;
200、
支撑架;
210、
连接部;
211、
环槽部;
220、
凹槽部;
221、
中间部;
222、
阶梯部;
300、
第一固定部;
310、
第一基部;
320、
第一插接部;
400、
第二固定部;
410、
第二基部;
420、
第二插接部;
500、
固定柱;
600、
第一空间;
610、
隔音材料;
700、
第二空间;
710、
隔热材料;
800、
搁板柱;
810、
角部;
820、
孔部;
830、
间隔部;
900、
金属板;
1000、
吸附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

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

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
100
),所述底板(
100
)有多个且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于现有墙壁表面,底板(
100
)还包括框架(
110
),框架(
110
)外还附接有饰面板(
120
);支撑架(
200
),所述支撑架(
200
)有多个且连接于底板(
100
)与现有墙壁之间;第一固定部(
300
),所述第一固定部(
300
)设置于现有地板表面,第一固定部(
300
)还包括第一基部(
310
),第一基部(
310
)中央形成有第一插接部(
320
),第一插接部(
320
)插入支撑架(
200
)下端;第二固定部(
400
),所述第二固定部(
400
)还包括第二基部(
410
),第二基部(
410
)中央形成有第二插接部(
420
),第二插接部(
420
)插入支撑架(
200
)上端;固定柱(
500
),所述固定柱(
500
)设置于第一插接部(
320
)和第二插接部(
420
)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隔音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部(
210
),所述连接部(
210
)设置于支撑架(
200
)的侧面,连接部(
210
)的周面上形成有环槽部(
211
);卡合部(
130
),所述卡合部(
130
)设置于底板(
100
)朝向现有墙壁的表面上,卡合部(
130
)还包括安装部(
131
),安装部(
131
)突出形成有突出部(
132
),突出部(
132
)内形成有键部(
133
);其中,所述支撑架(
2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运彩成礼兵毛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都市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