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菌种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7313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菌种回收装置,包括厌氧罐,所述厌氧罐的一侧设有沼液罐,所述沼液罐的一侧安装有输送泵,所述厌氧罐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远离厌氧罐的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输送泵将沼液罐内废水及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抽出并排入滤筒内,然后通过滤筒对废水及厌氧活性污泥菌种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然后通过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利用轴杆带动绞龙片转动,转动的绞龙片将滤筒内分离后的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推入厌氧罐的内部,以便厌氧活性污泥菌种可以在厌氧罐内进行重复使用,提高了厌氧活性污泥菌种的利用率,且避免了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流入后续的污水处理系统内,降低了固废处理成本。降低了固废处理成本。降低了固废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菌种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具体为厌氧菌种回收装置,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一级处理后的废水BOD去除率只有20%,仍不宜排放,还须进行二级处理,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一般经过二级处理的污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常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处理法;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学法;活性污泥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活性污泥可分为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活性污泥,厌氧活性污泥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菌种之一,主要用于厌氧罐对污水进行处理;
[0003]传统的餐厨废水在进行处理时,通常先对餐厨废水进行厌氧发酵,然后再溢流至沼液罐内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从而导致沼液罐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其底部会堆积大量厌氧活性污泥菌种,目前该部分污泥在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经过脱水后以固废形式委外处置,进而影响了厌氧活性污泥菌种的利用率,且增加了处理成本,为此,提出一种厌氧菌种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菌种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厌氧菌种回收装置,包括厌氧罐,所述厌氧罐的一侧设有沼液罐,所述沼液罐的一侧安装有输送泵,所述厌氧罐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远离厌氧罐的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回收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筒,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回收管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绞龙片。
[000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沼液罐的外侧壁底部连通有沼液排放管,所述输送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沼液排放管远离沼液罐的一端法兰连接。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输送泵的排水口连通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输送泵的一端贯穿回收管且连通于所述滤筒的内部。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厌氧罐的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远离厌氧罐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沼液罐的上表面中部。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回收管的外侧壁底部连通有集水管。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连通有导流管。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滤筒的外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安装
有振动电机。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输送泵将沼液罐内废水及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抽出并排入滤筒内,然后通过滤筒对废水及厌氧活性污泥菌种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然后通过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利用轴杆带动绞龙片转动,转动的绞龙片将滤筒内分离后的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推入厌氧罐的内部,以便厌氧活性污泥菌种可以在厌氧罐内进行重复使用,提高了厌氧活性污泥菌种的利用率,且避免了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流入后续的污水处理系统内,降低了固废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回收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01、厌氧罐;102、沼液罐;103、输送泵;201、回收管;202、减速电机;203、滤筒;204、轴杆;205、绞龙片;41、输送管;42、集水管;43、导流管;44、壳体;45、振动电机;46、溢流管;47、沼液排放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厌氧菌种回收装置,包括厌氧罐101,厌氧罐101的一侧设有沼液罐102,沼液罐102的一侧安装有输送泵103,厌氧罐101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回收管201,回收管201远离厌氧罐101的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202,回收管2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筒203,减速电机202的输出轴贯穿回收管201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轴杆204,轴杆20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绞龙片205。
[002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沼液罐102的外侧壁底部连通有沼液排放管47,输送泵103的进水口与沼液排放管47远离沼液罐102的一端法兰连接;通过输送泵103利用沼液排放管47将沼液罐102底部的废水及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抽出。
[002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输送泵103的排水口连通有输送管41,输送管41远离输送泵103的一端贯穿回收管201且连通于滤筒203的内部;通过输送管41将抽出的废水及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排出至滤筒203的内部。
[002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厌氧罐101的溢流口连通有溢流管46,溢流管46远离厌氧罐101的一端连通于沼液罐102的上表面中部;通过溢流管46将厌氧罐101内溢流出的废水导入沼液罐102的内部。
[00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回收管201的外侧壁底部连通有集水管42,集水管42的底部
连通有导流管43;通过集水管42将回收管201内分离后的污水排出至导流管43内,然后通过导流管43将废水输送至加药罐中。
[00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滤筒203的外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壳体44,壳体44的内侧壁安装有振动电机45;通过振动电机45带动壳体44振动,振动的壳体44带动滤筒203振动,避免了厌氧活性污泥菌种对滤筒203上的孔造成堵塞,保证了滤筒203的分离效率。
[0025]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通过厌氧罐101对需要进行处理的餐厨废水进行厌氧处理,然后通过溢流管46将厌氧罐101内溢流出的废水导入沼液罐102的内部,当需要将沼液罐102内的废水抽出添加脱泥加药剂时,通过输送泵103利用沼液排放管47将沼液罐102底部的废水及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抽出,然后通过输送管41将抽出的废水及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排出至滤筒203的内部,然后通过滤筒203对废水及厌氧活性污泥菌种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然后通过振动电机45带动壳体44振动,振动的壳体44带动滤筒203振动,避免了厌氧活性污泥菌种对滤筒203上的孔造成堵塞,保证了滤筒203的分离效率,然后通过减速电机202的输出轴带动轴杆204转动,转动的轴杆204带动绞龙片205将滤筒203分离后的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推出至厌氧罐101的内部,以便厌氧活性污泥菌种可以在厌氧罐101内进行重复使用,提高了厌氧活性污泥菌种的利用率,且避免了厌氧活性污泥菌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菌种回收装置,包括厌氧罐(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罐(101)的一侧设有沼液罐(102),所述沼液罐(102)的一侧安装有输送泵(103),所述厌氧罐(101)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回收管(201),所述回收管(201)远离厌氧罐(101)的一端安装有减速电机(202),所述回收管(20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筒(203),所述减速电机(202)的输出轴贯穿回收管(201)的内侧壁且固定连接有轴杆(204),所述轴杆(20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绞龙片(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菌种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液罐(102)的外侧壁底部连通有沼液排放管(47),所述输送泵(103)的进水口与所述沼液排放管(47)远离沼液罐(102)的一端法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菌种回收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臻王路平王鸣
申请(专利权)人:鲁控环保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