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7243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进水管(13)的格栅池(1),特点是:格栅池(1)经连接管(9)连接有厌氧水解池(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3)、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和表面流人工湿地(5),表面流人工湿地(5)设有出水管(1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有机结合组成复合湿地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较简单、不易出现堵塞、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较好,而且维护方便、水力负荷较高和去污能力较强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 lands, Cffs)处理污水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 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具有净化效果好、工艺设备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 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强、工程基建和运行费用低、可实现废水的资源化等特点,正越来越多地 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污水在人工湿地中的流动方式可以把人工湿地划分为潜流型人工湿地和表 面流人工湿地。潜流型人工湿地通常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两种,水平 潜流人工湿地构造相对较简单,不易堵塞,但净化效果较差;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净化效果 好,但是结构较复杂,易出现部分堵塞现象,当发生部分堵塞时,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将大 幅度降低,且由于结构较复杂,维护较为不易;表面流人工湿地和自然湿地相类似,废水从 湿地表面流过。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缺点就是 水力负荷低,去污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本实用新 型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较简单、不易出现堵塞、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较好,而且维护方便、 水力负荷较高和去污能力较强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进水 管的格栅池,其特征在于格栅池经连接管连接有厌氧水解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 流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设有出水管。前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 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构成复合湿地单元,复合湿地单元设有水生植物。前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垂直断面 上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底部设有一组穿孔的布水管,布水管与连接管相连。前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布水管孔径是5mm。前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布水管是U-PVC给水管制成。前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厌氧水解池设有弹性填料。 前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自下而上设 有350mm厚的16 32mm碎石层、750mm厚的1 34mm细砂层、200mm厚的砂质土层、IOOmm 厚的8 16mm碎石层。 前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 工湿地设有以碎石、石英砂、粉煤灰、高炉渣或鹅卵石作为填充的基质,基质粒径为0. 2 IOcm0前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复合湿地单元包括复合湿地 床,复合湿地床为PE复合材料。前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中,所述水生植物为美人蕉、菖蒲、伞 草、花叶芦竹、芦苇、再力花、水葫芦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表 面流人工湿地有机结合组成复合湿地单元。该复合湿地单元具有占地面积少、投资低的特 点。本技术具有净化效果好、结构较简单、不易出现堵塞、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较好,而 且维护方便、水力负荷较高和去污能力较强的特点。使用本技术与传统的污水处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处理出水后的水质优于传统生物处理后的水质;2、环境景观效果较好,污水处理站无异味,不滋生蚊蝇;3、选用多种植物搭配,保障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有良好的处理效果;4、选用多年生挺水植物,避免植物死亡后造成填料堵塞;5、潜流型特别适应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水位线在填料面以下,冬季冰冻不会冻 死植物;6、无动力设施,管理人员只需要定期清理格栅池和冬季将植物地面部分割掉即 可,基本上无运行费用;7、可以种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解决污水处理运行费用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格栅池,2-厌氧水解池,3-水平潜流人工湿地,4-垂直潜流人 工湿地,5-表面流人工湿地,6-弹性填料,7-布水管,8-16 32mm碎石层,9-连接管,10-细 砂层,11-砂质土层,12-8 16mm碎石层,13-进水管,14-水生植物,15-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 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设有 进水管13的格栅池1,特点是格栅池1经连接管9连接有厌氧水解池2、水平潜流人工湿 地3、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和表面流人工湿地5,表面流人工湿地5设有出水管15 ;所述水 平潜流人工湿地3、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和表面流人工湿地5构成复合湿地单元,复合湿地 单元设有水生植物14 ;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3的垂直断面上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底部 设有一组穿孔的布水管7,布水管7与连接管9相连;所述布水管7孔径是5mm ;所述布水管 7是U-PVC给水管制成;所述厌氧水解池2设有弹性填料6 ;所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自下 而上设有350mm厚的16 32mm碎石层8、750mm厚的1 34mm细砂层10、200mm厚的砂质 土层IlUOOmm厚的8 16mm碎石层12 ;所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3和表面流人工湿地5设有以碎石、石英砂、粉煤灰、高炉渣或鹅卵石作为填充的基质,基质粒径0. 2 IOcm ;所述复 合湿地单元包括复合湿地床,复合湿地床为PE复合材料;所述水生植物14为美人蕉、菖蒲、 伞草、花叶芦竹、芦苇、再力花或水葫芦。 污水自流进格栅池1截留并去除污水中大颗粒物和悬浮物;格栅池出水流进厌氧 水解池2,有机物经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厌氧水解池2出水经布水管7进入水平潜流人工 湿地3,污水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3中的填料层中水平流动。污水中的污染物经植物14的 营养吸收、填料内微生物的降解、填料层的吸附过滤等作用去除大部分污染物;水平潜流人 工湿地3出水经布水管7进入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中的污染物经植物的营养吸收、填料 内微生物的降解、填料层的吸附过滤等作用污染物得到进一步去除;为了保证出水稳定达 标,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出水流进表面流湿地5进一步净化,最后经出水管15储出水。权利要求一种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进水管(13)的格栅池(1),其特征在于格栅池(1)经连接管(9)连接有厌氧水解池(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3)、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和表面流人工湿地(5),表面流人工湿地(5)设有出水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 潜流人工湿地(3)、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和表面流人工湿地(5)构成复合湿地单元,复合 湿地单元设有水生植物(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 潜流人工湿地(3)的垂直断面上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底部设有一组穿孔的布水管(7), 布水管(7)与连接管(9)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 管(7)孔径是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 管(7)是U-PVC给水管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潜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设有进水管(13)的格栅池(1),其特征在于:格栅池(1)经连接管(9)连接有厌氧水解池(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3)、垂直潜流人工湿地(4)和表面流人工湿地(5),表面流人工湿地(5)设有出水管(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景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明威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