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的风道和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830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的风道和风扇,所述风扇的风道,包括:风道支架,所述风道支架形成有出风口;主调节片和从调节片,所述主调节片和所述从调节片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向上依次分布以限定出出风流道,所述主调节片和所述从调节片均与所述风道支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主调节片与所述从调节片的至少部分搭接,所述主调节片适于通过搭接区域带动所述从调节片相对于所述风道支架转动以使所述出风流道的内径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风扇的风道,通过风道支架与主调节片和从调节片的连接使用,可有效调节风道的大小,从而能够改变气流速度和出风范围,可满足不同人群对风感的需求。可满足不同人群对风感的需求。可满足不同人群对风感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的风道和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风扇的风道及具有该风扇的风道的风扇。

技术介绍

[0002]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下对风的需求不同,比如,老人小孩需要更柔和的风,而年轻人在运动后需要快速降温,需要更加强劲集中的风。然而,现有风扇只是对电机转速进行调整,在风速上有所差异,其针对吹风范围以及气流速度分布则无法调整,进而导致现有风扇风感差异小,难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风感的需求,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扇的风道,可通过调节风道的大小,改变气流速度和出风范围,满足不同人群对风感的需求。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包括:风道支架,所述风道支架形成有出风口;主调节片和从调节片,所述主调节片和所述从调节片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向上依次分布以限定出出风流道,所述主调节片和所述从调节片均与所述风道支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主调节片与所述从调节片的至少部分搭接,所述主调节片适于通过搭接区域带动所述从调节片相对于所述风道支架转动以使所述出风流道的内径可调。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通过风道支架与主调节片和从调节片的连接使用,以驱动主调节片和从调节片相对于风道支架转动,从而使得主调节片和从调节片限定出的出风流道的内径可根据用户的出风需求进行灵活地调整和变形,以可有效调节风道的大小,从而能够改变气流速度和出风范围,可满足不同人群对风感的需求。
[0006]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所述主调节片和所述从调节片的导风区域相同,均设置为背离所述风道支架的一端的宽度大于靠近所述风道支架的一端的宽度;其中,所述搭接区域的宽度沿所述出风流道的轴向逐渐增大。
[0007]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所述搭接区域的面积与所述导风区域的面积的比值为a,满足:0.1≤a≤0.3。
[000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所述主调节片为至少一个,所述从调节片为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主调节片与多个所述从调节片在所述出风流道的周向上交错搭接。
[0009]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所述主调节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主调节片在所述出风流道的周向上均匀地间隔开,且相邻两个所述主调节片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从调节片。
[0010]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所述主调节片在背离所述出风流道的一侧设有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相对于所述主调节片凸出设置。
[0011]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推动部绕连接轴线可转动地相连,所述连接轴线与所述主调节片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开。
[0012]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所述主调节片的拐角处和所述从调节片的拐角处均形成有弧形倒角。
[0013]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所述从调节片的设置数量大于所述主调节片的设置数量。
[001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风扇。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
[0016]所述风扇和上述的风扇的风道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的主视图;
[0020]图2是图1中A

A处的截面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的张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中B

B处的截面图;
[0023]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的风道的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5中C

C处的截面图;
[0025]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的主调节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的从调节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风扇100,
[0029]风道1,
[0030]出风流道111,主调节片115,推动部1151,从调节片116,导风区域117,搭接区域118,弧形倒角119,
[0031]风道支架12,出风口121,驱动结构13,
[0032]电机2,风叶3,外壳4,风流通道5。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相关技术中,风扇100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不同的人群,但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下
对风的需求不同,运动的人需要强劲的风来快速降温,不运动的人需要柔和的风来乘凉可舒缓心情,一般的,风扇100通过电机2驱动风叶3可使风叶3旋转带动周围气体流动,在固定范围吹出一定速度的风,其风速调整差异不大,从而不能满足不同人群对风的不同需求,本实施例的风扇100的风道1,可调节风道1出风的范围和气流速度,可使吹出的风速差异大,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风的不同需求。
[0035]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风扇100包括外壳4、电机2、风叶3以及风道1等结构,外壳4限定出安装空间,电机2以及其它零件安装于安装空间内,即外壳4可用于向电机2以及其他零件提供安装载体,且外壳4的外壁可向风叶3、电机2等结构提供保护,以及可避免外部杂物进入到风扇100内。电机2固定于外壳4,电机2与风叶3相连以带动风叶3旋转产生风流,外壳4内形成有风流通道5,风叶3位于风流通道5内,使得风道1流通内的气流可在风叶3的作用下朝外集中排出,避免风流飞散,起到聚集的作用。风道1安装于风扇100的外壳4且形成有出风口121,出风口121与风流通道5连通。
[0036]下面结合图1

图8,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扇100的风道1,包括:风道支架12、主调节片115和从调节片116。具体的,风道支架12形成有出风口121,出风口121为敞开口,即将风道支架12可设为敞开式,其敞开的出风口121朝向外侧,可将风叶3旋转产生的气流通过风流通道5集中排出,以使外壳4内的气流可通过出风口121朝向外部排出,即可为人们吹出凉爽的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风道支架12可与风扇100的外壳4一体成型,即风道支架12可为外壳4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为单独的支架结构,设计灵活。
[0037]主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的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支架,所述风道支架形成有出风口;主调节片和从调节片,所述主调节片和所述从调节片在所述出风口的周向上依次分布以限定出出风流道,所述主调节片和所述从调节片均与所述风道支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主调节片与所述从调节片的至少部分搭接,所述主调节片适于通过搭接区域带动所述从调节片相对于所述风道支架转动以使所述出风流道的内径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调节片和所述从调节片的导风区域相同,均设置为背离所述风道支架的一端的宽度大于靠近所述风道支架的一端的宽度;其中,所述搭接区域的宽度沿所述出风流道的轴向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区域的面积与所述导风区域的面积的比值为a,满足:0.1≤a≤0.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调节片为至少一个,所述从调节片为多个,且至少一个所述主调节片与多个所述从调节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骁骙张乾王凯单树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