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682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底座,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上表面的储料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料装置一侧的抹灰装置,所述移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供料机构,所述储料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安装在移动底座上表面的供料泵,配合到输料管,以便于将储存在储料装置内部的原料进行抽取,再经过喷料管的配合,将抹料输送至储料槽的内部,然后落料板的表面呈光滑设置,将抹料涂抹至墙体上,再由抹灰板将抹料加工至均匀平整,然后通过设置在水箱内部的水泵配合到喷洒组件,将水源喷洒出,以便于降低抹灰时的灰尘,从而提高了抹灰装置的利用效率。而提高了抹灰装置的利用效率。而提高了抹灰装置的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抹灰是用灰浆涂抹在房屋建筑的墙、地、顶棚表面上的一种传统的施工方法,抹灰工程分内抹灰和外抹灰,通常把位于室内各部件的抹灰叫内抹灰,如楼地面、顶棚、墙裙、踢脚线、内楼梯等,把位于室外各部位的抹灰叫外抹灰,如外墙、雨棚、阳台、屋面等,在对墙面进行抹灰找直时,一般是通过人工用铝合金长方杆进行抹平,此方式不仅会使得工人十分劳累,并且抹平不均匀,长方杆在抹平过程中力度控制不均匀,容易造成重复抹灰,浪费人力物力,因而提出了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
[0003]现有的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4995669U的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墙壁抹灰装置,包括底座、驱动机构以及抹灰机构;所述底座上固焊有侧板,并在底座远离侧板的一侧面上安装有弧形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支座,支座上固定设置有泥浆罐;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相互平行的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之间通过齿轮机构连接有驱动箱,驱动箱的顶部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支座之间通过刻度尺相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驱动箱内部;所述抹灰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包括储料箱以及刮板,所述储料箱的入料端通过输送管与所述泥浆罐的出料口相连通。本技术替代了人工抹灰,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高空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施工的安全隐患。
[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抹灰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抹灰位置较高处需工作人员抬臂或攀爬扶梯进行作业,长时间操作致使工作人员臂腕疲劳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过高的劳动强度也且易造成施工的安全隐患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齿轮调节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抹灰过程中产生的灰尘会导致操作人员引发呼吸道等疾病,不仅降低工作效率同时还对他人的身体产生危害,而且在进行涂抹的过程中还需人工通过铁锨不停的加料,如果一时疏忽,很有可能导致供料不足,涂抹不均匀的情况,进而导致抹灰装置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包括移动底座。
[0008]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上表面的储料装置。
[0009]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料装置一侧的抹灰装置,所述移动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供料机构,所述储料装置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供料机构包括设置在移动底座上表面的供料单元,且所述抹灰装置的两侧设置有降尘单元,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在储料装置顶部表面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表面设置有搅拌部。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抹灰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升降板。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螺纹杆和升降板之间的配合,以便于进行升降工作。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料盒,所述储料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料槽,所述储料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板,所述落料板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抹灰板。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储料盒、储料槽、落料板和抹灰板之间的配合,进行抹灰工作。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供料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底座上表面的供料泵,所述供料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料管,且所述喷料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料盒的内部,所述供料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输料管,且所述输料管的一端延伸至储料装置的内部,所述抹灰装置的正面设置有落灰槽。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喷料管、输料管和落灰槽之间的配合,进行供料工作。
[001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降尘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抹灰装置两侧的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喷洒组件,所述喷洒组件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箱、注水管和喷洒组件之间的配合,进行降尘工作。
[001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安装在储料装置顶部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搅拌电机、转轴、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之间的配合,进行驱动工作。
[002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部包括活动安装在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表面的皮带一和皮带二,所述皮带一和皮带二的内壁表面均活动安装有皮带轮三,所述皮带轮三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片。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皮带一、皮带二、搅拌轴和搅拌叶片之间的配合,进行搅拌工作。
[00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3]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通过固定安装在移动底座上表面的供料泵,配合到输料管,以便于将储存在储料装置内部的原料进行抽取,再经过喷料管的配合,将抹料输送至储料槽的内部,然后落料板的表面呈光滑设置,将抹料涂抹至墙体上,再由抹灰板将抹料加工至均匀平整,然后通过设置在水箱内部的水泵配合到喷洒组件,将水源喷洒出,以便于降低抹灰时的灰尘,从而提高了抹灰装置的利用效率。
[0024]2、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通过启动搅拌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随之转动二转动,再经过皮带轮一和皮带二之间
的配合,带动其内壁的皮带轮三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进行转动,以便于带动搅拌叶片进行搅拌工作,有利于使得抹料更加均匀,从而提高了抹灰装置的使用效率。
[0025]3、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通过设置喷料管、输料管、落灰槽、水箱、注水管和喷洒组件的共同配合,进行供料以及降尘工作,同时,通过设置搅拌电机、转轴、皮带轮一、皮带轮二、皮带一、皮带二和搅拌轴的共同配合,以便于对抹料搅拌均匀,从而提高了抹灰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抹灰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A处放大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抹灰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搅拌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31]图中:1、移动底座;2、储料装置;3、抹灰装置;31、驱动电机;32、螺纹杆;33、升降板;34、储料盒;35、储料槽;36、落料板;37、抹灰板;4、供料机构;41、喷料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设置在所述移动底座(1)上表面的储料装置(2);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料装置(2)一侧的抹灰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供料机构(4),所述储料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5),所述供料机构(4)包括设置在移动底座(1)上表面的供料单元,且所述抹灰装置(3)的两侧设置有降尘单元,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设置在储料装置(2)顶部表面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表面设置有搅拌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抹灰装置(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表面活动安装有升降板(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3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料盒(34),所述储料盒(3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储料槽(35),所述储料槽(3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落料板(36),所述落料板(36)的一端表面固定安装有抹灰板(3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单元包括固定安装在移动底座(1)上表面的供料泵,所述供料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喷料管(41),且所述喷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董海涛杨卫华吴刚李荣瑞马文亮宋飞马杰赵海莲王椿栋李春赵合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