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再循环烟道余热的制冷制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619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再循环烟道余热的制冷制热系统,该系统包括制冷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再循环烟道余热的制冷制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利用制冷制热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再循环烟道余热的制冷制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供暖

通风

空调冷热源形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

用途

冷热负荷,以及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能源结构

能源政策

个源价格

环保政策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确定

[0003]常用的空调系统冷源形式有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和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两种

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包括涡旋式
/
活塞式冷水机组

螺杆式冷水机组和离心式冷水机组,其中螺杆式冷水机组可分为水冷

风冷

蒸发冷凝式等各类冷水机组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通常包括直燃型

蒸汽型

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其中,电厂常用的冷热源为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
+
汽水换热器;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
+
汽水换热器

这两种冷热源运行阶段需要使用一定量的蒸汽和电,存在较高的运行费用的问题

[0004]而电厂在生产环节中,存在大量余热可以利用

高温余热由锅炉专业设计,余热利用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节省燃料

但低温余热多数直接排向环境

再循环烟道内的烟气温度较高且洁净,通过再循环风机送至锅炉,因此再循环烟道跨度较大,可合理选择吸收余热的位置从而降低成本

[0005]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利用再循环烟道余热进行制冷制热的制冷制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再循环烟道余热的制冷制热系统,该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电厂范围内提供冷热水,不仅能够实现降耗节能,还能够降低制冷供暖设备运行费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利用再循环烟道余热的制冷制热系统,该系统包括制冷单元

制热单元和烟道余热换热单元;
[0009]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吸收器

蒸发器

冷凝器和余热再生器;
[0010]所述制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余热再生器中的热水换热器以及与所述热水换热器相连的热水集水箱和热水分水箱;
[0011]所述烟道余热换热单元包括分离式热管;所述分离式热管包括设置在再循环烟道中的蒸发段以及设置在所述余热再生器中且与所述蒸发段相连的冷凝段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器和所述蒸发器构成第一制冷单元;
[0013]所述冷凝器和所述余热再生器构成第二制冷单元;
[0014]所述第一制冷单元与所述第二制冷单元通过管路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制冷单元包括第一壳体;
[0016]所述第一壳体分为腔体
A
和腔体
B

[0017]所述腔体
A
中安装有吸收器管路;所述吸收器管路与所述腔体
A
构成所述吸收器;
[0018]所述腔体
B
中安装有蒸发器管路;所述蒸发器管路与所述腔体
B
构成所述蒸发器;
[0019]所述腔体
A
和腔体
B
的下半部分之间设有第一隔板,上半部分之间设有第一格栅板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制冷单元包括第二壳体;
[0021]所述第二壳体分为腔体
C
和腔体
D

[0022]所述腔体
C
中安装有冷凝器管路;所述冷凝器管路与所述腔体
C
构成所述冷凝器;
[0023]所述腔体
C
和腔体
D
的下半部分之间设有第二隔板,上半部分之间设有第二格栅板

[0024]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连接有冷剂泵;
[0025]所述吸收器连接有溶液泵

[0026]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热交换器;
[0027]所述热交换器的端口一与所述吸收器的上端相连;
[0028]所述热交换器的端口二分别与所述余热再生器的上端

所述吸收器的下端相连

[0029]进一步的,所述热水换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一热水循环管与所述热水分水箱的入口相连;
[0030]所述热水换热器的入口通过第二热水循环管与所述热水集水箱的出口相连;
[0031]所述热水分水箱与所述热水集水箱之间设有平衡管;
[0032]所述第二热水循环管上设置有热水循环泵

[0033]进一步的,所述热水换热器和所述冷凝段位于所述腔体
D
中,且所述热水换热器与所述冷凝段盘绕在一起

所述热水换热器

冷凝段与所述腔体
D
构成所述余热再生器

[0034]进一步的,所述蒸发段的出口通过上升管与所述冷凝段的入口相连;
[0035]所述冷凝段的出口通过下降管与所述蒸发段的入口相连

[0036]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段上设置有排气阀

[0037]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
[0038](1)
本技术利用烟道余热换热单元将再循环烟道中的余热作为高温驱动热源,转移热量至余热再生器中,驱动采用制冷系统溴化锂单效机组的制冷单元实现供冷功能,同时也可通过热水换热器实现制热功能

本技术可以同时提供冷热源,使用余热,不消耗蒸汽,节省制冷制热设备运行费用和运行能耗,节能减排

[0039](2)
现有的电厂溴化锂制冷机组使用蒸汽作为驱动热源,本技术利用了再循环烟道内的低温余热作为驱动热源,节约了蒸汽消耗,节省了运行费用

[0040](3)
本技术利用由分开布置的蒸发段与冷凝段构成的分离式热管实现烟道热量的利用,可远距离传输

将再循环烟道内的高温余热从烟道传热到余热再生器

常规电厂中,再循环烟道由引风机后接至炉膛,跨度较大,本技术可根据不同电厂的具体需求,使制冷加热站机房位置布置不受烟气管道位置限制,便于设计安装,灵活布置,实用性强,节约了制造成本

[0041](4)
本技术中的余热再生器耦合分离式热管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利用再循环烟道余热的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制冷单元

制热单元和烟道余热换热单元;所述制冷单元包括吸收器

蒸发器

冷凝器和余热再生器;所述制热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余热再生器中的热水换热器以及与所述热水换热器相连的热水集水箱和热水分水箱;所述烟道余热换热单元包括分离式热管;所述分离式热管包括设置在再循环烟道中的蒸发段以及设置在所述余热再生器中且与所述蒸发段相连的冷凝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和所述蒸发器构成第一制冷单元;所述冷凝器和所述余热再生器构成第二制冷单元;所述第一制冷单元与所述第二制冷单元通过管路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单元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分为腔体
A
和腔体
B
;所述腔体
A
中安装有吸收器管路;所述吸收器管路与所述腔体
A
构成所述吸收器;所述腔体
B
中安装有蒸发器管路;所述蒸发器管路与所述腔体
B
构成所述蒸发器;所述腔体
A
和腔体
B
的下半部分之间设有第一隔板,上半部分之间设有第一格栅板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制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单元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分为腔体
C
和腔体
D
;所述腔体
C
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萌余瑞民汪锐聂小斌张大鹏倪黎易文杰程健陈琛朱洁彭滔何文宇陈梦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