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补盲激光雷达的焊接视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600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补盲激光雷达的焊接视窗,所述焊接视窗包括发射视窗、接收视窗、隔光外框,所述隔光外框下表面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延伸固定部,所述隔光外框的左右两边开设有可以分别固定所述发射视窗和所述接收视窗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了激光雷达运行过程中的杂光问题,提高了激光雷达的探测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补盲激光雷达的焊接视窗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探测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补盲激光雷达的焊接视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无人驾驶的发展,对于汽车的安全行驶要求更高。激光雷达从最早的激光测距技术,逐步发展到了激光测速,激光扫描成像等。目前大部分采用激光雷达的车型,全车统一都使用了一种激光雷达,且规格完全一致。为了起到增强冗余和补盲的作用,通常都会在车辆多位置布置激光雷达,这样就造成了车辆成本的增加。而且,大部分激光雷达视窗均为黑色透红外的PC材料注塑成型的弧形或平片,在使用过程中,发射的激光容易因为视窗本身的反射,进入到接收视窗,产生杂光,影响了激光雷达的探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补盲激光雷达的焊接视窗,能够解决了激光雷达运行过程中的杂光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补盲激光雷达的焊接视窗,所述焊接视窗包括发射视窗、接收视窗、隔光外框,所述隔光外框下表面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延伸固定部,所述隔光外框的左右两边开设有可以分别固定所述发射视窗和所述接收视窗的开口。
[0005]进一步的,所述发射视窗和所述接收视窗侧面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环形凸部,所述开口的内侧壁上设置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部的形状相吻合的环形凹槽。
[0006]进一步的,所述发射视窗和所述接收视窗与所述开口的固定方式为在所述环形凸部和所述环形凹槽相接触的地方进行激光焊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部的高度和宽度均为2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发射视窗和所述接收视窗的两面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硬化层、硅铝混合物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3~5μm,所述硅铝混合物层的厚度200~300nm。
[0010]进一步的,所述隔光外框的表面上设置有硬化层。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一个隔光外框,发射视窗和接收视窗固定在隔光外框中,遮光结构的设计减小了杂光对激光雷达性能的影响,提高了激光雷达的探测精度,固定方式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稳定、简单,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产量性,发射视窗和接收视窗一起并排设置隔光外框,并且发射视窗和接收视窗上镀有硅铝混合物层,使得在补盲激光雷达焊接视窗上实现120
°
高透的大广角视场和零盲区,减少了车辆所搭载的激光雷达数量,而且能探测到低矮的儿童、宠物、锥桶、斑马线等。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的隔光外框的主视方向剖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中的发射视窗和接收视窗左视方向的剖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中的发射视窗和接收视窗的仰视图。
[0016]其中:1、发射视窗,2、接收视窗,3、隔光外框,4、延伸固定部,5、开口,6、环形凸部,7、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方位是根据附图所示方位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18]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一种用于补盲激光雷达的焊接视窗,所述焊接视窗包括发射视窗1、接收视窗2、隔光外框3,所述隔光外框3下表面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延伸固定部4,所述隔光外框3的左右两边开设有可以分别固定所述发射视窗1和所述接收视窗2的开口5。隔光外框3上开设的开口5能够将发射视窗1、接收视窗2并排固定在隔光外框3,隔光外框3上的两个开口5能够将发射视窗1和接收视窗2分开独立起来,在使用过程中,即使发射的激光容易因为视窗本身的发生反射,激光也会被隔光外框3阻挡,不会进入到接收视窗2,从而提高激光雷达的探测精度,隔光外框3下表面外边缘处设置的延伸固定部4,通过延伸固定部4能够将整个隔光外框3固定在激光雷达上,隔光外框3使用黑色不透光的PC材料注塑成型。
[0019]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视窗1和所述接收视窗2侧面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环形凸部6,所述开口的内侧壁上设置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部6的形状相吻合的环形凹槽7。
[0020]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视窗1和所述接收视窗2与所述开口5的固定方式为在所述环形凸部6和所述环形凹槽7相接触的地方进行激光焊接。将接收视窗2和发射视窗1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焊接到隔光外框3上,激光焊接的方式稳定、简单,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和产量性。
[0021]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凸部6的高度和宽度均为2mm。环形凸部6的高度和宽度,2mm的宽度能够将发射视窗1和接收视窗2牢固焊接在隔光外罩上,同时2mm的高度能够承载住发射视窗1和接收视窗2,防止发生连接处断裂。
[0022]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射视窗1和所述接收视窗2的两面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硬化层、硅铝混合物层。使用强化液对成型板材进行双面硬化处理形成硬化层,避免使用过程中表面划伤,硬化层能够提高发射视窗1和接收视窗2的表面硬度,再将硅铝混合物通过真空镀的方式,附着到成型板材的两面形成硅铝混合物层,实现增加透过率、降低反射率的效果,硅铝混合物层能够提高光线的透过,发射视窗1和接收视窗2实现在935~945nm波段,入射角0
°
~30
°
的入射光的反射率小于8%,透过率大于90%;入射角30
°
~60的入射光的反射率小于14%,透过率大于80%
°

[0023]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硬化层的厚度为3~5μm,所述硅铝混合物层的厚度200~300nm。
[0024]请继续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隔光外框3的表面上设置有硬化层。采用强化液对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形成硬化层,使得隔光外框3的表面硬度的得到
提高,避免使用过程中表面划伤。
[0025]本技术具有以下工作原理:本技术将激光雷达视窗分为3个部分,发射视窗、接收视窗和隔光外框。将接收视窗和发射视窗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焊接到隔光外框上,从而避免发射激光反射到接收视窗的现象。通过对接收视窗和发射视窗进行双面设置硬化层和硅铝混合物层,实现935~945nm波段的低反射率高透过率。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补盲激光雷达的焊接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视窗包括发射视窗、接收视窗、隔光外框,所述隔光外框下表面的外边缘处设置有延伸固定部,所述隔光外框的左右两边开设有可以分别固定所述发射视窗和所述接收视窗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补盲激光雷达的焊接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视窗和所述接收视窗侧面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环形凸部,所述开口的内侧壁上设置开设有与所述环形凸部的形状相吻合的环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补盲激光雷达的焊接视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视窗和所述接收视窗与所述开口的固定方式为在所述环形凸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远强陈犹镔魏孝典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富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