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65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包括基体,基体的内侧面上成型有与连接部相匹配的容置槽;基体在一侧通过塑性活页连接边连接有独立的三个弧形扣,并在塑性活页连接边的对侧成型有用于与对应弧形扣进行匹配扣接的扣接部;三个弧形扣自Y形管接头一侧到外接短管接头一侧依次为第一弧形扣、第二弧形扣、第三弧形扣;第一弧形扣内侧成型有与卡装于环形凸起外侧的环形槽;弧形扣外包Y形管接头和外接短管接头的旋接位置;第三弧形扣内侧成型有卡接于捏握部上凹陷位置处的卡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解决不同厂家、不同批次Y形管接头和外接短管接头的装配间隙偏差问题,保证两者的连接稳定性,并提高拆管便利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结构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

技术介绍

[0002]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以下简称腹透)作为利用人体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的一种透析方式。是肾病患者末期的重要的替代疗法之一,其具有操作简单、可居家治疗、不受环境限制的优点,有利于保护残存肾功能、并维持体内血流动力学稳定。
[0003]一般来说,腹膜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建立通路才能进行透析,这条通路中的外接短管接头作为系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在使用时需要与对应的双联系统Y型管或者其他类型的腹透液软管进行装配连接,若上述腹透液软管与短管接头的连接不牢固,容易造成微生物入侵、引发腹膜炎并导致腹膜透析失败、住院率增加、医疗费用增加等问题。
[0004]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设计腹膜透析外接短管固定保护装置,而现有的技术的腹透短管保护结构通常较为简单,仅采用单卡扣结构配合壳体对上述连接部进行外侧包裹保护,其未考虑到操作的便利性以及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双联系统Y型管在尺寸上的差异,容易出现卡扣卡接不上或者卡接后接缝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可用于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0006]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用于套装在Y形管接头和外接短管接头的连接部位置,来对连接状态下的Y形管接头以及外接短管接头进行保护;所述Y形管接头上成型有沿接头表面周向设置的环形凸起;所述外接短管接头具有两侧凹陷的捏握部;
[0008]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内侧面上成型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容置槽;所述基体在一侧通过塑性活页连接边连接有独立的三个弧形扣,并在所述塑性活页连接边的对侧成型有用于与对应弧形扣进行匹配扣接的扣接部;
[0009]三个所述弧形扣自Y形管接头一侧到外接短管接头一侧依次为第一弧形扣、第二弧形扣、第三弧形扣;
[0010]所述第一弧形扣内侧成型有与卡装于所述环形凸起外侧的环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扣外包Y形管接头和外接短管接头的旋接位置;所述第三弧形扣内侧成型有卡接于所述捏握部上凹陷位置处的卡接口。
[0011]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基体在连接部的剖面内腔上对应1/3~1/2圆,且优选为1/2圆。
[0012]作为进一步限定,三个所述弧形扣在基体上完成扣接后,弧形扣与基体的内侧面在该弧形扣对应纵剖面上共同组成外包连接部的完整圆面。
[0013]作为进一步限定,三个所述弧形扣在基体上完成扣接后,整个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的外轮廓为圆柱体。
[0014]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基体与三个所述弧形扣均为塑性材料成型制成。
[0015]作为进一步限定,三个弧形扣在基体上对应进行匹配扣接的所述扣接部采用的扣接件为插接扣、按扣、弹簧扣中的一种。
[0016]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三弧形扣与所述基体相连的塑性活页连接边上成型有预开口结构或者预划痕结构。
[0017]作为进一步限定,第一弧形扣与第二弧形扣之间以及第二弧形扣与第三弧形扣之间的间距小于3mm。
[0018]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弧形扣的外表面上成型有方便进行握持和操作的双面盲槽。
[0019]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能有效对腹透软管在Y形管接头和外接短管接头的连接部位置形成限位固定结构,以对该连接位置进行连接、封闭和保护;
[0020]其通过第一弧形扣、第二弧形扣和第三弧形扣组成的三节结构来在第一弧形扣与第二弧形扣之间以及第二弧形扣与第三弧形扣形成可变的间隙,以在通过第一弧形扣、第二弧形扣和第三弧形扣扣合时通过在间隙位置进行间距调整,从而匹配不同厂家、不同批次配件上Y形管接头和外接短管接头的间隙差异;
[0021]在完成透析操作后,可直接在第三弧形扣位置将作为耗材的Y形管接头与腹透短管保护套一同剥除,从而减少对外接短管接头的手部接触,从而减少感染腹膜炎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A

A截面位置的结构仰视图。
[0024]图3为图1的左侧端面剖视细节图。
[0025]其中:1、Y形管管体;2、Y形管接头;3、第一弧形扣;4、第二弧形扣;5、第三弧形扣;6、外接短管接头;7、外接短管管体;8、基体;9、双面盲槽;10、塑性活页连接边;11、捏握部;12、第一环形槽;13、环形凸起;14、连接旋接部;15、中间容置腔;16、碘伏帽旋接部;17、第三环形槽;18、扣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7]参见图1~图3的一种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腹透短管保护套用于对腹透患者使用的外接短管以及作为腹透耗材的Y形管在连接位置进行包裹保护,防止其在腹透过程中出现连接部的松脱,并极大降低了连接部外露可能造成的感染风险。
[0028]为了进一步说明,腹透短管保护套与上述连接点的装配结构特点,需要先对外接短管和Y形管进行结构说明:
[0029]外接短管包括外接短管管体7以及设置于外接短管管体7端部的外接短管接头6,外接短管整体的形状和尺寸在领域中属于标准结构。其中,外接短管接头6在与外接短管管体7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一个扭动开关结构,而接短管接头6上相对设置有凹陷作为捏握部11,操作时通过双手捏住捏握部11然后旋动来实现外接短管与接入人体部分管路的打开和闭合;外接短管接头6的前端部设置有两个旋接部,其前端旋接部为连接旋接部14用于实现与Y形管的装配连接,而后端旋接部为碘伏帽旋接部16,用于在腹透完成并脱除Y形管后,在该碘伏帽旋接部16上旋装碘伏帽来实现密封封闭和消毒保存。
[0030]而Y形管的形状和尺寸在本领域中同样属于标准结构,包括Y形管管体1以及Y形管接头2,其Y形管接头2内侧成型有一个容置所述连接旋接部14的旋接腔,并在Y形管接头2的外表面上成型有一圈环向设置的环形凸起13;Y形管在腹透过程中属于消毒耗材,在腹透完成后作为医用耗材进行类型处理。
[0031]本实施例的腹透短管保护套用于在腹透作业过程中,对Y形管在外接短管上的连接部进行包裹保护,腹透短管保护套包括基体8,其基体8内侧具有剖面为半圆形的容积腔,该容积腔的尺寸与完成连接后的外接短管/Y形管连接部外径形状相匹配。
[0032]基体8在上部容积腔的开放面一侧通过这三个塑性活页连接边分别连接有第一弧形扣3、第二弧形扣4以及第三弧形扣5,以在腹透短管保护套上形成三节式结构;基体8在第一弧形扣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用于套装在Y形管接头和外接短管接头的连接部位置,来对连接状态下的Y形管接头以及外接短管接头进行保护;所述Y形管接头上成型有沿接头表面周向设置的环形凸起;所述外接短管接头具有两侧凹陷的捏握部;其特征在于,腹透短管保护套包括基体,所述基体的内侧面上成型有与所述连接部相匹配的容置槽;所述基体在一侧通过塑性活页连接边连接有独立的三个弧形扣,并在所述塑性活页连接边的对侧成型有用于与对应弧形扣进行匹配扣接的扣接部;三个所述弧形扣自Y形管接头一侧到外接短管接头一侧依次为第一弧形扣、第二弧形扣、第三弧形扣;所述第一弧形扣内侧成型有与卡装于所述环形凸起外侧的环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扣外包Y形管接头和外接短管接头的旋接位置;所述第三弧形扣内侧成型有卡接于所述捏握部上凹陷位置处的卡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在连接部的剖面内腔上对应1/3~1/2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三节结构的腹透短管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在连接部的剖面内腔上对应1/2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医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利康医药江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