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线精准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34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晕线精准调节器,包括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电晕线杆,所述电晕线杆的表面设置有毛刺,所述安装顶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阳极板,所述电晕线杆位于两个所述阳极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晕线技术领域。该电晕线精准调节器,通过设置电机,当电机启动时会带动转动轴的转动,转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与从动轮的啮合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螺纹杆带动位移块进行左右螺纹位移,进而位移块带动衔接块底部的电晕线杆的左右位移,进而可使得当电晕线杆在衔接块底部安装有偏差时可通过机器及时调整。有偏差时可通过机器及时调整。有偏差时可通过机器及时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晕线精准调节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晕线
,具体为电晕线精准调节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晕线是作为放电驱动并提供负电离子的杆件,此杆件通常安装在除尘器内,这样通过将穿过除尘框内的气体粒子因接触此杆而附带负电离子,可使得穿过除尘器的有害气体能够因附带负电离子而被电晕线两侧的带正电的阳极板所吸附,进而可达到对有害气体杂质颗粒的除尘效果。
[0003]传统的电晕线往往是人工固定地设置在两个阳极板之间的中间位移,不光无法调节,而且一但人工的安装出现误差,进而使得阳极板与电晕线的之间的电弧距离出现偏差,长期下去严重影响机器的运行寿命,为此设计了电晕线精准调节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电晕线精准调节器,解决了传统的电晕线往往难以调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电晕线精准调节器,包括安装顶板,所述安装顶板的底部设置有电晕线杆,所述电晕线杆的表面设置有毛刺,所述安装顶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阳极板,所述电晕线杆位于两个所述阳极板之间,所述安装顶板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安装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安装顶板的左侧与左侧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顶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一侧与右侧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衔接板、连接块和安装顶板之间包围成一个凹槽,右侧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槽,所述第一转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转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位于凹槽内,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齿表面相互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大于主动轮,所述从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安装顶板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转动连接于安装顶板的一侧并延伸至内槽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内槽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转槽,所述第二转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块,所述第二转块的一侧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移块。
[0010]优选的,所述位移块的表面与内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位移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底部与电晕线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电晕线精准调节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电晕线精准调节器,通过设置电机,当电机启动时会带动转动轴的转动,转动轴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与从动轮的啮合带动螺纹杆的转动,螺纹杆带动位移块进行左右螺纹位移,进而位移块带动衔接块底部的电晕线杆的左右位移,进而可使得当电晕线杆在衔接块底部安装有偏差时可通过机器及时调整,此外由于主动轮的直径小于从动轮,使得主动轮会带动从动轮缓慢转动,再配合螺纹杆的螺纹循序性位移,可是电晕线杆能够更加精准稳固地位移至指定位置,从而解决了传统的电晕线往往难以调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A处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安装顶板的截面图。
[0017]图中:1安装顶板、2电晕线杆、3连接块、4毛刺、5阳极板、7调节机构、71固定块、72电机、73转动轴、74主动轮、75衔接板、76凹槽、77第一转槽、78第一转块、79从动轮、710螺纹杆、711内槽、712第二转槽、713第二转块、714位移块、715衔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两种技术方案:电晕线精准调节器,具体包括以下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0021]包括安装顶板1,安装顶板1的底部设置有电晕线杆2,电晕线杆2的表面设置有毛刺4,安装顶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3,两个连接块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阳极板5,电晕线杆2位于两个阳极板5之间,安装顶板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7。
[0022]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块71,固定块71的底部与安装顶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2,电机72为双向转动且电机72的接线口与外部电源线相连接,电机电机72的输出轴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3,转动轴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74,安装顶板1的左侧与左侧连接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顶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75,衔接板75的一侧与右侧连接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3]衔接板75、连接块3和安装顶板1之间包围成一个凹槽76,右侧连接块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槽77,第一转槽7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块78,第一转块7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轮79,从动轮79位于凹槽76内,主动轮74与从动轮79的齿表面相互啮合。
[0024]从动轮79的直径大于主动轮74,从动轮7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10,安装顶板1的内部开设有内槽711,螺纹杆710的一端贯穿转动连接于安装顶板1的一侧并延伸至内槽711的内部。
[0025]内槽711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转槽712,第二转槽71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
块713,第二转块713的一侧与螺纹杆710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杆710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移块714。
[0026]位移块714的表面与内槽71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位移块7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衔接块715,衔接块715的底部与电晕线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
[0027]实施例2
[0028]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块71,固定块71的底部与安装顶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块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2,电机72为双向转动且电机72的接线口与外部电源线相连接,电机电机72的输出轴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3,转动轴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74,安装顶板1的左侧与左侧连接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顶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75,衔接板75的一侧与右侧连接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
[0029]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30]工作时,通过设置电机72,当电机72启动时会带动转动轴73的转动,转动轴73带动主动轮74转动,主动轮74通过与从动轮79的啮合带动螺纹杆710的转动,螺纹杆710带动位移块714进行左右螺纹位移,进而位移块714带动衔接块715底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晕线精准调节器,包括安装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顶板(1)的底部设置有电晕线杆(2),所述电晕线杆(2)的表面设置有毛刺(4),所述安装顶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3),两个所述连接块(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阳极板(5),所述电晕线杆(2)位于两个所述阳极板(5)之间,所述安装顶板(1)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晕线精准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固定块(71),所述固定块(71)的底部与安装顶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2),所述电机(72)的输出轴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3),所述转动轴(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74),所述安装顶板(1)的左侧与左侧所述连接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顶板(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75),所述衔接板(75)的一侧与右侧所述连接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晕线精准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75)、连接块(3)和安装顶板(1)之间包围成一个凹槽(76),右侧所述连接块(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槽(7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昆鹏朱立清张孝伟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净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