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527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粉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粉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外壳,所述外壳由摆动电机驱动再机架上转动,所述外壳上端固定有下料斗,所述外壳底部固定有带阀门的下料管,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轴与主电机输出端固定,所述主动辊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固定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轴两侧的外壳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下两侧的外壳上均固定有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之间均固定有多根滑杆,所述外壳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杆穿过对应位置的滑块并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两端均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滑块上并与滑块转动连接。本装置可以实现对原料的多次研磨。本装置可以实现对原料的多次研磨。本装置可以实现对原料的多次研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粉碎机
,尤其涉及一种磨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磨粉装置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矿山等领域内矿产品物料的粉磨加工,根据所磨物料的细度和出料物料的细度,磨粉装置可分纵摆磨粉机,高压悬辊磨粉机、高压微粉磨粉机、直通式离心磨粉机、超压梯形磨粉机、三环中速磨粉机六种磨粉机类型,但是现有的磨粉机仅能对原料进行一次研磨,如专利申请号:CN202120558629.3公开了一种磨粉机,将原料倒入到料斗内,并将料斗内的原料逐渐排入到磨粉筒内,在磨粉筒内通过磨粉辊与磨粉筒配合对原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的原料通过出料管排出,此类研磨机仅能对原料进行一次研磨,导致原料研磨不充分,研磨后的原料颗粒无法满足需求,研磨效率差。
[0003]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磨粉装置。
[0005]本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磨粉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外壳,所述外壳由摆动电机驱动再机架上转动,所述外壳上端固定有下料斗,所述外壳底部固定有带阀门的下料管,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轴与主电机输出端固定,所述主动辊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固定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轴两侧的外壳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下两侧的外壳上均固定有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之间均固定有多根滑杆,所述外壳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杆穿过对应位置的滑块并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两端均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滑块上并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均固定有螺纹管,所述外壳上两侧还固定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末端设置在螺纹管内并与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主动辊两侧的外壳上还对称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倾斜设置,所述底板一端设置在正对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间隙位置。外壳内部为破碎腔,将待磨粉的原料通过下料斗投入导破碎腔中,主动辊两侧分别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原料倒入到第一腔体后,通过摆动电机驱动外壳在机架上转动一定角度,第一腔体底部的底板由倾斜状态变为水平状态后再次变为倾斜状态,并且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到达第一腔体的最低位置,第一腔体内的原料由于重力自动到达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位置,并且主电机驱动主动辊转动,从电机驱动从动辊转动,原料经过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时,通过主动辊与从动辊相对转动对原料进行碾压破碎,原料从第一腔体经过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后到达第二腔体,即原料经过一次研磨,原料到达第二腔体后,通过升降电机驱动对应的螺杆转动,由于螺杆与滑块上的螺纹管螺纹连接,螺杆转动时,螺纹管在螺杆方向上移动,即可以实现两个滑块靠近主动轴移动,将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调整后,通过摆动电机再次驱动外壳反向转动一定角度,主动辊到达第二腔体的最低
位置后摆动电机停止,并且主电机改变主动辊的转动方向,从电机改变从动辊的转动方向,使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位置的主动辊表面的方向由第二腔体向着第一腔体转动,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位置的从动辊表面的方向也是由第二腔体向着第一腔体转动,第二腔体内的原料再次到达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位置,原料再次经过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后到达第一腔体内,循环作业,当原料被研磨多次后将原料通过下料管排出,本装置可以实现对原料的多次研磨,并且逐渐调整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实现将原料的粒径越磨越小,原料经过多次研磨后,原料粒径满足需求,并且无需将原料排出后再次对原料进行研磨,极大的提高了原料研磨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外壳上固定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设置在机架上并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上还固定有从链轮,所述摆动电机输出端固定有主链轮,所述主链轮通过链条与前述从链轮绕接。通过摆动电机驱动主链轮转动,由于主链轮通过链条与支撑轴上从链轮绕接,主链轮转动时,从链轮带动支撑轴转动,可以实现外壳围绕支撑轴转动,即可以实现原料从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来回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固定有两块导料板,所述导料板之间的底板上还固定有两块定位板。两块导料板之间的距离以远离主动辊的方向逐渐减小,并且两块定位板之间的距离以靠近主动辊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导料板和定位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原料到达靠近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中间位置,避免原料黏附在主动辊两侧的外壳上。
[0009]优选的,所述主动辊两侧的底板上方均设置有振动棒。在主动辊两侧的底板上方均设置振动棒,通过振动棒内部的振动电机带动振动棒振动,可以避免原料堆积导致无法自由滑动的现象发生,实现原料依次经过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通过主动辊与从动辊对原料研磨。
[0010]优选的,所述从动轴两侧的外壳内还对称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连接杆穿过滑槽与对应位置的滑块固定。从动轴在滑槽内上下移动,在外壳内设置挡板,并且挡板与滑块固定,可以实现挡板将滑槽密封,避免原料粉末通过滑槽排出。
[0011]优选的,所述滑块上方的支撑板与滑块之间还固定有多根弹簧。通过弹簧对滑块及从动辊的重量进行支撑,避免从动辊及滑块的所有重量都作用到螺杆上,可以有效延长升降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2]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0013]本装置可以实现对原料的多次研磨,并且逐渐调整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间隙实现将原料的粒径越磨越小,原料经过多次研磨后,原料粒径满足需求,并且无需将原料排出后再次对原料进行研磨,极大的提高了原料研磨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0015]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C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前视图:
[0018]图4为图3中A

A处剖视图;
[0019]图5为图3中B

B处剖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机架;2、外壳;3、摆动电机;4、主链轮;5、支撑轴;6、从链轮;7、链条;8、下料斗;9、主动轴;10、从动轴;11、主动辊;12、从动辊;13、破碎腔;14、主电机;15、从电机;16、滑槽;17、支撑板;18、滑块;19、滑杆;20、螺纹管;21、螺杆;22、升降电机;23、弹簧;24、底板;25、导料板;26、定位板;27、振动棒;28、下料管;2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磨粉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外壳2,外壳2由摆动电机3驱动再机架1上转动,外壳2上端固定有下料斗 8,外壳2底部固定有带阀门的下料管 28,外壳2上还设置有主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外壳,所述外壳由摆动电机驱动再机架上转动,所述外壳上端固定有下料斗,所述外壳底部固定有带阀门的下料管,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轴与主电机输出端固定,所述主动辊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固定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轴两侧的外壳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下两侧的外壳上均固定有支撑板,两块支撑板之间均固定有多根滑杆,所述外壳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杆穿过对应位置的滑块并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两端设置在对应位置的滑块上并与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均固定有螺纹管,所述外壳上两侧还固定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末端设置在螺纹管内并与螺纹管螺纹连接,所述主动辊两侧的外壳上还对称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昌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纽特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