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5167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包括有底壁以及自该底壁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凸壁,所述凸壁与底壁围成有凹腔,以及覆盖在凹腔上的连接板,该连接板沿周向还开设有至少两个与凹腔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的周缘向上延伸有延伸壁,并在外环混气室的底壁上开设有与连通孔连通的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燃气通道以及设置在其上的网孔式火盖,并从外环混气室内混合气通过导气通道导流内燃气通道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计导气通道将从外环混气室中燃气和一次空气构成的混合气分流至内燃气通道内,能有效避免出火过快以及容易烧黑锅底的现状。状。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厨具
,尤其涉及一种能避免烧黑锅底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燃气燃烧器一般包括炉头、底座、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炉头上部开有内环燃气出口和外环燃气出口,底座上由内至外分别设有内环通道、外环通道、内外环二次空气补充通道,底座安装在炉头的上部,底座上的内环通道、外环通道分别与炉头上的内环燃气出口和外环燃气出口相连通,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分别盖设在底座的内环通道和外环通道的上部。如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921355862.0(授权公告号为CN210861199U)的中国技术《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内环火盖为网孔式火盖,基座的中心设有上下贯通的燃气通道,由于该燃气通道直接与内环火盖连通而使得网孔式火盖的出火过快,从而容易造成锅底的中心变黑,为此需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网孔式火盖出火过快的燃烧器。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
[0005]基座,包括有底壁以及自该底壁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凸壁,所述凸壁与底壁围成有凹腔;
[0006]连接板,覆盖在所述凹腔上,所述连接板沿周向还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凹腔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周缘向上延伸有延伸壁;
[0007]外环混气室,包括有呈环形并且同心间隔设置的内圈壁面和外圈壁面以及连接内圈壁面和外圈壁面的底壁部,所述内圈壁面和外圈壁面上方覆盖有外环火盖,所述底壁部上开设有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通孔;
[000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0009]内燃气通道,所述内燃气通道相较所述外环混气室也是独立地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凹腔中,对应地,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内燃气通道连接的连接部;
[0010]网孔式火盖,设置在所述内燃气通道上,
[0011]导气通道,开设在所述连接部上,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和内燃气通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呈环状的环形部,而所述内燃气通道则连接在所述环形部内。
[0013]为了实现燃烧器能更均匀地加热锅底,优选地,所述外环火盖和网孔式火盖之间还设置有中环火盖,所述中环火盖与所述网孔式火盖一体设置,所述环形部与所述内燃气通道之间的间隔构成与中环火盖连通的中燃气通道。其中网孔式火盖与中环火盖一体设
置,在加工方便的同时还能使得燃烧器同时具有中和外二环火加上位于中央的网孔式火盖,能更均匀地加热锅底。
[0014]为了实现网孔式火盖和中环火盖的燃气通路的连通,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中央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网孔式火盖的中央连接管,所述中央连接管的下端抵接在所述内燃气通道上,而所述连接板的中央还于所述中央连接管的外围还间隔设置有外环壁,所述外环壁与所述中央连接管的外壁之间形成与中燃气通道连通的连通通道。
[0015]由于网孔式火盖与中环火盖一体设置,优选地,所述中环火盖包括有环形壁以及覆盖所述环形壁上的顶壁,所述顶壁的中央开设有与所述中央连接管连通的中央孔,所述中央孔的孔壁向下延伸形成与所述中央连接管相接的相接管,所述网孔式火盖覆盖住所述中央孔。通过在中环火盖的顶壁中开设有中央孔,并借助该中央孔延伸出的相接管,最终实现与连接板的中央连接管以及内燃气通道的连通,从而使得网孔式火盖能舒畅出火。
[0016]为了防止溢液对网孔式火盖或是中环火盖的影响,优选地,所述顶壁于所述网孔式火盖的外围向下凹陷形成有一圈用于盛装溢液的凹圈。在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溢液能流入凹圈中,对内,溢液可减少向网孔式火盖的流动,对外,溢液可减少向中环火盖的中出火孔流动。
[0017]为了实现外环火盖和内环火盖的出火,优选地为环状形式,所述外环火盖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外出火孔,而所述中环火盖沿周向间隔开设有至少两个中出火孔。
[0018]为了独立控制外环火和中环火,优选地,所述基座的凹腔连通有外引射管,而所述中燃气通道连通有内引射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计导气通道将从外环混气室中燃气和一次空气构成的混合气分流至内燃气通道内,从而可以避免因单独设置内燃气通道而造成出火过大且过急的问题,这样位于中央的网孔式火盖能有效避免出火过快以及容易烧黑锅底的现状。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分解爆炸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燃烧器搁置在灶具面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的剖视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环火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如图1~8所示,为本技术最佳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包括有底壁11以及自该底壁11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凸壁12,其中凸壁12与底壁11围成有凹腔13,并在该凹腔13上覆盖有连接板2,该连接板2沿周向还开设有至少两个与凹
腔13连通的连通孔21,连通孔21的周缘向上延伸有延伸壁22,为了方便形成外环火,还包括有外环混气室3,该外环混气室3包括有呈环形并且同心间隔设置的内圈壁面31和外圈壁面32以及连接内圈壁面31和外圈壁面32的底壁部33,内圈壁面31和外圈壁面32上方覆盖有外环火盖4,底壁部33上开设有与连通孔21连通的通孔34,为了方便形成中心火,本燃烧器还具有内燃气通道5和网孔式火盖6,其中,内燃气通道5相较外环混气室3也是独立地设置在基座1的凹腔13中,对应地,基座1上设置有供内燃气通道5连接的连接部10,并在连接部10上开设有导气通道7,该导气通道7连通外环混气室3和内燃气通道5,通过设计导气通道7将从外环混气室3中燃气和一次空气构成的混合气分流至内燃气通道5内,从而可以避免因单独设置内燃气通道5而造成出火过大且过急的问题,这样位于中央的网孔式火盖6能有效避免出火过快以及容易烧黑锅底的现状。
[0030]具体地,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0为呈环状的环形部,而内燃气通道5则连接在环形部内。并为了实现燃烧器能更均匀地加热锅底,外环火盖4和网孔式火盖6之间还设置有中环火盖8,中环火盖8与网孔式火盖6一体设置,环形部与内燃气通道5之间的间隔构成与中环火盖8连通的中燃气通道9。其中网孔式火盖6与中环火盖8一体设置,在加工方便的同时还能使得燃烧器同时具有中和外二环火加上位于中央的网孔式火盖6,能更均匀地加热锅底。另外,为了实现网孔式火盖6和中环火盖8的燃气通路的连通,连接板2的中央设置有用于连接网孔式火盖6的中央连接管23,中央连接管2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包括有底壁(11)以及自该底壁(11)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凸壁(12),所述凸壁(12)与底壁(11)围成有凹腔(13);连接板(2),覆盖在所述凹腔(13)上,所述连接板(2)沿周向还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凹腔(13)连通的连通孔(21),所述连通孔(21)的周缘向上延伸有延伸壁(22);外环混气室(3),包括有呈环形并且同心间隔设置的内圈壁面(31)和外圈壁面(32)以及连接内圈壁面(31)和外圈壁面(32)的底壁部(33),所述内圈壁面(31)和外圈壁面(32)上方覆盖有外环火盖(4),所述底壁部(33)上开设有与所述连通孔(21)连通的通孔(3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燃气通道(5),所述内燃气通道(5)相较所述外环混气室(3)也是独立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的凹腔(13)中,对应地,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供内燃气通道(5)连接的连接部(10);网孔式火盖(6),设置在所述内燃气通道(5)上,导气通道(7),开设在所述连接部(10)上,连通所述外环混气室(3)和内燃气通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为呈环状的环形部,而所述内燃气通道(5)则连接在所述环形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4)和网孔式火盖(6)之间还设置有中环火盖(8),所述中环火盖(8)与所述网孔式火盖(6)一体设置,所述环形部与所述内燃气通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东刘晓刚余参参俞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