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区河流生态薄壁预制构件内撑式自动脱钩安装夹具
[0001]本技术属于山区河流生态薄壁预制构件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山区河流生态薄壁预制构件内撑式自动脱钩安装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逐步对长江上游区域的发展及上游航道等级的不断提升,以及对长江水域生态多样性的保护要求,逐步加大了人造生态构件的投入,从而提升对改造水系的生态增殖;但为了降低投入成本,目前设计往往采用一些薄壁的预制构件如鱼巢砖、生态产房等,此类构件一般为素混凝土结构;如图1所示的山区河流生态薄壁预制构件10,设有上开口的内腔11,四周腔壁上均贯通设置预留孔12,用作山区河流中生物通道;如图2所示,实际施工中,通常将多个山区河流生态薄壁预制构件10并排规则摆放到水下。
[0003]该类构件在水下安装时需要采用专门的自动脱钩装置进行,目前通常采用传统的双吊钩自动脱钩装置或剪刀式自动脱钩装置(如图3所示)。采用双吊钩自动脱钩装置进行构件安装时,先将两个挂钩分别钩入构件的两个预留孔内,然后吊放横梁以将构件移至安装位并放入水下;然而,构件入水后受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山区河流生态薄壁预制构件内撑式自动脱钩安装夹具,用于将构件安装于水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所述基架的外部尺寸小于构件的内腔尺寸;吊杆,竖向贯穿基架的中部且相对于基架上下移动;所述吊杆的底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轴向与吊杆的轴向相互垂直;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相对于吊杆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的上部分别转动连接于基架上,下部相互交叉,所述支撑杆托接于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交叉处的下方;所述第一吊臂和第二吊臂的下端分别设有一吊钩,两个所述吊钩呈相背设置;当所述吊杆相对于基架上移时,两个所述吊钩向外张开,以分别钩入构件上相对设置的两个预留孔内;当所述吊杆相对于基架下移时,两个所述吊钩向内收拢,以使构件脱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区河流生态薄壁预制构件内撑式自动脱钩安装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基架上方的压重架;所述压重架呈十字型结构,包括主梁和连接于主梁中部两侧的两个支梁,所述主梁的长度以及两个支梁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均大于构件的内腔尺寸但不超过构件的外形尺寸;所述吊杆还竖向贯穿压重架且相对于压重架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区河流生态薄壁预制构件内撑式自动脱钩安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臂的上端设有朝向吊杆翻折延伸的第一限位法兰,所述第二吊臂的上端设有朝向吊杆翻折延伸的第二限位法兰,所述第一限位法兰和第二限位法兰呈交叉状态;所述吊杆外壁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压于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天华,谢鹏,张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