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67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组件以清洁机的行进方向为前,包括有壳体,内部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腔室,壳体具有与腔室相连通的出风口,且该壳体的底部具有与腔室相连通的敞口;刷头,设置在腔室内,且被布置成能相对壳体运动,并具有局部位于敞口之下的刷件;喷液通道,设于壳体上,且具有与腔室相连通以朝刷头喷射的出液口;挡水条,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且设置在敞口的前边沿处,并且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的倾斜段。对水进行阻挡,而挡水条上倾斜段的存在,将水朝后引导至清洁区域中,更好地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浸湿,提高了对待清洁表面上顽固污渍的清理,取得了较好的清洁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清洁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


[0001]本技术属于家庭洗涤、清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组件及清洁机。

技术介绍

[0002]清洁机为洗地机或扫地机,清洁机的地刷组件将地面上混有水汽的灰尘等混合物清扫至到腔室内,后续进入分离组件中进行分离,分离下来的污水垃圾沉积到分离组件的储存腔内,干净的空气排出。
[0003]目前的清洁机如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可喷水的清洁头及电动清洁装置》,其专利号为ZL202122421466.7(授权公告号为CN216135798U)公开了一种喷水的清洁头,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下方用于清洁地面的至少两个清洁器,两个所述清洁器分别设置为滚刷和履带清洁器,所述滚刷和所述履带清洁器均可在所述外壳上转动,且两个所述清洁器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滚刷和所述履带清洁器沿前后方向分布,可同时接触地面用于清洁,所述外壳设有至少两组喷水机构,各所述喷水机构分别对所述滚刷和履带清洁器喷水。
[0004]由于履带清洁器上无法一直附着在履带清洁器上,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水向前甩出外壳,容易对附近的家具弄湿,影响家具的使用寿命,另外,也可能会弄湿附近的地面,在用户走过时,存在使用户滑倒的可能性,用户体验差。
[0005]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清洁机的清洁组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阻挡水被甩出至壳体之外的用于清洁机的清洁组件。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清洁组件的清洁机。
[0008]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组件,以清洁机的行进方向为前,包括有:
[0009]壳体,其内部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腔室,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腔室相连通的出风口,且该壳体的底部具有与所述腔室相连通的敞口;
[0010]刷头,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且被布置成能相对所述壳体运动,并具有局部位于所述敞口之下的刷件,以对待清洁地面进行扫刷;
[0011]喷液通道,其设于所述壳体上,且具有与所述腔室相连通以朝所述刷头喷射的出液口;
[00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0013]挡水条,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且设置在所述敞口的前边沿处,并且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的倾斜段。
[0014]挡水条可位于敞口前边沿的前方,也可位于前边沿的后方,但是优选地,所述挡水
条位于所述敞口之前边沿的后方。
[0015]优选地,所述挡水条的后表面为向前拱起的弧形面。
[00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挡水条包括有位于所述倾斜段之上且与该倾斜段的顶沿相连接的竖向段,所述竖向段位于所述敞口的上方。
[0017]为了实现挡水条与壳体的安装,所述挡水条的前侧设置有向前延伸后并向上弯折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和竖向段共同围成供所述敞口的前边沿插入其中的插槽。此外,还可以采用在挡水条上设置凸筋,而在腔室的前侧壁设置供凸筋限位在其中的限位槽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卡扣安装的方式。
[0018]为了对刷件进行刮擦,所述刷件的外表面能与所述挡水条的后表面相接触。如此,可将刷件上的垃圾或者水刮下,有利于保持刷件整洁的同时提高对地面的清洁能力。
[0019]为了向喷液通道内供水,所述喷液通道有两个,且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走水盒,所述走水盒具有与所述喷液通道相连通的出水口。
[0020]刷头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采用滚刷的形式,也可采用其他的形式,但是优选地,所述刷头包括有呈环状的环形履带及能转动的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所述刷件设置在所述环形履带的外表面上,所述环形履带环绕在所述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的外围,且在所述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的转动驱动下相对所述壳体运动。
[0021]刷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采用刷条的形式,也可采用辊布的形式,但是优选地,所述刷件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刷条,所述刷条有多根,且沿着所述环形履带的周向间隔布置。
[0022]为了将多余的水漏出,所述环形履带上开设有供水通过的漏水孔。
[0023]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清洁机,包括有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为所述的清洁组件,该清洁机还包括有提供负压源的风机和用来分离灰尘和液体的分离组件,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出风口、分离组件和风机依次布置且相连通。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清洁组件在敞口的前边沿处设置挡水条,在清洁机工作时,喷液通道朝刷头喷水,刷头相对对待清洁表面浸湿和扫刷,可阻挡经刷头所甩出的水向前运动至壳体之外,而挡水条上倾斜段的存在,将水朝后引导至清洁区域中,更好地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浸湿,提高了对待清洁表面上顽固污渍的清理,取得了较好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施例的清洁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27]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洁机为洗地机,还可为扫地机。
[0030]前述的清洁机包括有清洁组件、提供负压源的风机和用来分离灰尘和液体的分离
组件,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清洁组件、分离组件和风机依次布置且相连通。风机和分离组件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将不再详细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以清洁机的行进方向为前,待清洁表面为地面。
[003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洁组件包括有壳体1、刷头2、喷液通道3、挡水条4及走水盒5。其中,壳体1的内部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腔室10,该壳体1具有与腔室10相连通的出风口102,且该壳体1的底部具有与腔室10相连通的敞口101。上述的分离组件与壳体1的出风口102相连通。
[0032]如图3所示,喷液通道3设于壳体1上,且具有与腔室10相连通以朝刷头2喷射的出液口。在本实施例中,喷液通道3有两个,且沿着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走水盒5,走水盒5具有与喷液通道3相连通的出水口。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刷头2设置在腔室10内,且被布置成能相对壳体1运动,并具有局部位于敞口101之下的刷件,以对待清洁地面进行扫刷。具体地,刷头2包括有呈环状的环形履带21及能转动的主动辊轴22和从动辊轴23,刷件设置在环形履带21的外表面上,且为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刷条211,在本实施例中,刷条211有多根,且沿着环形履带21的周向间隔布置。环形履带21环绕在主动辊轴22和从动辊轴23的外围,且在主动辊轴22和从动辊轴23的转动驱动下相对壳体1运动。实现主动辊轴22转动的驱动机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将不再详细赘述。另外,环形履带21上开设有供水通过的漏水孔(未示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组件,以清洁机的行进方向为前,包括有:壳体(1),其内部具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腔室(10),所述壳体(1)具有与所述腔室(10)相连通的出风口,且该壳体(1)的底部具有与所述腔室(10)相连通的敞口(101);刷头(2),其设置在所述腔室(10)内,且被布置成能相对所述壳体(1)运动,并具有局部位于所述敞口(101)之下的刷件,以对待清洁地面进行扫刷;喷液通道(3),其设于所述壳体(1)上,且具有与所述腔室(10)相连通以朝所述刷头(2)喷射的出液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挡水条(4),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且设置在所述敞口(101)的前边沿处,并且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的倾斜段(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4)位于所述敞口(101)之前边沿的后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4)的后表面为向前拱起的弧形面(4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4)包括有位于所述倾斜段(41)之上且与该倾斜段(41)的顶沿相连接的竖向段(43),所述竖向段(43)位于所述敞口(101)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4)的前侧设置有向前延伸后并向上弯折的弯折段(44),所述弯折段(44)和竖向段(43)共同围成供所述敞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琦晏建林严东旭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