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427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压板与激光测距器,所述下压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板的上侧设置有稳定单元。通过设置有固定杆、平台、滑块、稳定板、螺杆、套筒与转杆,便于控制转杆转动,使左右两侧的夹板快速向建筑材料靠近,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夹持住建筑材料,也便于后期的拆卸,操作简单,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员的工作量。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1)无机材料,它包括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如天然石材、烧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盐制品等)。(2)有机材料,它包括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涂料、粘胶剂)和沥青材料。在对建筑材料生产时,需要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其中弹性形变就是性能检测的一项。
[0003]经过检索,申请号为“202122933339.5”,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首先,将待检测的建筑材料放置到放置槽310内,接着旋转螺杆a330使得螺杆a330带动夹板320对建筑材料的两侧端部进行夹紧固定,固定完成后,启动电机420,设置的电机420可通过传动轴带动螺杆b430进行转动,而螺杆b430在转动时能带螺纹滑块440进行移动,进而使得螺纹滑块440能带动检测部件500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可使得检测部件500能对检测位置进行选择。
[0004]上述中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时,使用螺杆330带动夹板320对建筑材料进行限位,这种结构虽然对建筑材料进行限位,但安装与拆卸建筑材料时,需要工作人员多次转动左右两侧的螺杆,并且由于需要检测建筑材料的数量多,增加检测人员的工作量,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建筑材料的限位操作麻烦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有稳定单元,便于快速对建筑材料进行限位,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0006]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压板与激光测距器,所述下压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板的上侧设置有稳定单元;
[0008]所述稳定单元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侧,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台,所述平台的上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平台的前后两侧且位于平台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稳定板,所述平台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左右两侧所述滑块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平台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前后两端均穿过固定块的外侧且与前后螺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
块有转盘,两个所述转盘之间设置有传送带。
[0009]根据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所述套筒均与两个稳定板转动连接。便于控制左右两场的滑块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0010]根据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所述转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把。便于控制转杆转动。
[0011]根据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所述移动杆与平台滑动连接。
[0012]根据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所述夹板与放置槽滑动连接。
[0013]根据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所述稳定板倾斜结构设置。
[0014]根据所述的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前后两侧所述螺杆的旋向相反。便于前后两侧的套筒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0015]上述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6]通过设置有固定杆、平台、滑块、稳定板、螺杆、套筒与转杆,便于控制转杆转动,使左右两侧的夹板快速向建筑材料靠近,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夹持住建筑材料,也便于后期的拆卸,操作简单,减少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中稳定单元的立体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中稳定单元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图;
[0022]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底板;2、固定框;3、液压杆;4、下压板;5、压力传感器;6、激光测距器;7、稳定单元;701、固定杆;702、平台;703、滑槽;704、滑块;705、转块;706、稳定板;707、螺杆;708、套筒;709、移动板;710、连接板;711、移动杆;712、夹板;713、放置槽;714、固定块;715、转杆;716、转盘;717、传送带;718、转板。
实施方式
[0025]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参照图1

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固定框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液压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压板4与激光测距器6,下压板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5,底板1的上侧设置有稳定单元7,其中的压力传感器5便于检测出建筑材料施加的压力值,激光测距器6便于测量出
建筑材料形变前后的位移量,其中下压板4的上侧开设有便于激光测距器6发生激光的矩形孔。
[0027]稳定单元7包括固定杆701,固定杆70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侧,固定杆7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台702,平台702的上侧开设有放置槽713,平台702的前后两侧且位于平台702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03,两个滑槽703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04,两个滑块70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块705,转块70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稳定板706,平台702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杆707,螺杆70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708,左右两侧滑块70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09,移动板70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10,连接板7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711,移动杆711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夹板712,平台70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714,两个固定块714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715,转杆715的前后两端均穿过固定块714的外侧且与前后螺杆707的外侧均固定连接块有转盘716,两个转盘716之间设置有传送带717,套筒708均与两个稳定板706转动连接,稳定板706倾斜结构设置,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材料弹性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压板(4)与激光测距器(6),所述下压板(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5),所述底板(1)的上侧设置有稳定单元(7);所述稳定单元(7)包括固定杆(701),所述固定杆(701)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上侧,所述固定杆(7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平台(702),所述平台(702)的上侧开设有放置槽(713),所述平台(702)的前后两侧且位于平台(702)中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703),两个所述滑槽(703)的内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块(704),两个所述滑块(70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转块(705),所述转块(705)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稳定板(706),所述平台(702)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杆(707),所述螺杆(70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套筒(708),左右两侧所述滑块(704)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709),所述移动板(70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10),所述连接板(7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711),所述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正锋孙凯王鹏程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恒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