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422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3 14:47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箱体,内部设有风机腔和出风腔,且在油烟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的风机腔位于所述出风腔的上游;风机系统,设于所述风机腔的内部,且所述风机系统的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左油烟通道和右油烟通道;导流板,设于所述出风腔的内部,而将所述的出风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左出风通道和右出风通道,在油烟的流动路径上,所述左出风通道和右出风通道均始终贯通,且所述左出风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左油烟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右出风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右油烟通道的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以能绕前后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出风腔的内部,使该吸油烟机除了能对油烟进行导流,还能够调节左右两侧的流量。还能够调节左右两侧的流量。还能够调节左右两侧的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油烟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厨用空气净化设备,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吸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在吸油烟机内部的离心式风机吸排油烟,并使用滤网过滤部分油脂颗粒。离心式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蜗壳中的叶轮及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当叶轮旋转时,在风机中心产生负压吸力,将吸油烟机下方的油烟吸入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被蜗壳收集、引导排出室外。
[0003]为了便于引导气流流动,吸油烟机通常会设置导流板。如专利号为ZL201710924362.3(公开号为CN10959564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设置在集烟罩上方的机箱和设置在机箱内的风机系统,风机系统包括沿左右方向相互独立的第一风腔和第二风腔,该第一风腔中设有第一三元风机,第二风腔中设有与第一三元风机并联的第二三元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处设有出风罩,该出风罩包括呈中空筒状的罩体和设于罩体内的导流板,所述集烟罩具有相对的、开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口径大于第二端的口径,所述导流板从罩体的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并将集烟罩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扩压通道和第二扩压通道,该第一扩压通道的入口与第一风腔的出口连通,该第二扩压通道的入口与第二风腔的出口连通。
[0004]在上述吸油烟机中,由于集烟罩内部的导流板固定地设于集烟罩的中部,使集烟罩内第一扩压通道的截面积和第二扩压通道的截面积基本相等。然而,对于现有的中国式厨房来说,吸油烟机通常为单进风口,但灶具通常具有并排布置的两个炉头,大部分家庭不会同时使用两个炉头大火爆炒,较多的情况下是使用一个炉头进行炒菜(产生油烟量很大),使用另一个炉头进行蒸煮(产生油烟量较少)。采用上述吸油烟机,由于两炉头对应的油烟通道的截面积无差异,就容易存在单侧油烟排出不够及时,发生油烟逃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吸油烟机,除了能对油烟进行导流,还能够调节左右两侧的流量。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
[0007]箱体,内部设有风机腔和出风腔,且在油烟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的风机腔位于所述出风腔的上游;
[0008]风机系统,设于所述风机腔的内部,且所述风机系统的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左油烟通道和右油烟通道;
[0009]导流板,设于所述出风腔的内部,而将所述的出风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左出风通道和右出风通道,在油烟的流动路径上,所述左出风通道和右出风通道均始终贯通,且所述左出风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左油烟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右出风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右油烟通
道的出口连通;
[00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以能绕前后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出风腔的内部。
[0011]通过在风机系统的内部设置相互独立的左油烟通道和右油烟通道,并通过导流板将出风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左出风通道和右出风通道,且在油烟的流动路径上,左出风通道和右出风通道均始终贯通,该左出风通道的进口与左油烟通道的出口连通,右出风通道的进口与所述右油烟通道的出口连通,从而能够通过导流板对左油烟通道出口处的油烟和右油烟通道出口处的油烟进行导流,还通过将导流板设置成能绕前后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能够通过向左偏转导流板或向右偏转导流板以调节左出风通道的截面积和右出风通道的截面积,进而调节左出风通道的风阻和右出风通道的风阻,从而能够对吸油烟机左右两侧的油烟进行流量调节,而且,导流板在改变左出风通道截面积和右出风通道的截面积时不会风机系统的进口气流产生畸变,进而避免影响风机的性能和吸油烟效果。
[0012]为了使箱体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所述的箱体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风机架和出风罩,所述的风机架限定出所述的风机腔,所述的出风罩设于所述风机架的顶部、并位于所述风机系统的出风口处,所述的出风罩限定出所述的出风腔。
[0013]为了匹配截面为圆形的排烟管,同时,为了避免导流板与出风罩的内壁发生干涉,所述出风罩的进口侧呈矩形、出口侧呈圆形,且所述导流板的前侧缘和/或后侧缘设有与所述出风罩的内壁相适配的斜面。
[0014]为了便于驱动导流板转动,所述出风罩的内部还设有用来驱动所述的导流板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0015]为了使导流板结构更加简单,也便于将左出风通道与左油烟通道衔接,右出风通道与右油烟通道衔接,所述的导流板呈平板状、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缘和第二侧缘,且在所述的导流板呈竖向布置的状态下,所述的第一侧缘位于所述第二侧缘的下方;所述导流板的转动轴线邻近所述的第一侧缘,或,所述的导流板以其第一侧缘为转动轴线。若将导流板的转动轴线设计成靠近第二侧缘,则导流板在偏转后会将一侧的油烟通道出口处的气流分割成两股,其中一股与另一侧的油烟通道出口处的气流合并,这样会扰乱另一侧的油烟通道出口处的气流,从而在导流板的背侧形成流动分离涡,增加出口阻力,对吸油烟机的性能不利。“左出风通道与左油烟通道衔接”仅表示左出风通道与左油烟通道在空间上连续,允许左出风通道与左油烟通道的连接处有狭缝,“右出风通道与右油烟通道衔接”仅表示右出风通道与右油烟通道在空间上连续,允许右出风通道与右油烟通道的连接处有狭缝。
[0016]进一步设计,所述风机系统的内部并排设有相互独立的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左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一叶轮,且该第一叶轮和左腔室共同限定出左油烟通道;所述右腔室的内部设有第二叶轮,且该第二叶轮和右腔室共同限定出右油烟通道。
[0017]为了便于驱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转动,所述风机系统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之间的安装板、以及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驱动电机,该第二驱动电机具有向左延伸的第一输出轴和向右延伸的第二输出轴,且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叶轮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与第二叶轮连接。
[0018]为了避开第二驱动电机设置成左右对称设计时可能产生的周期性空气压力脉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偏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左侧或右侧,也利于结构模态的振动,还便于对第
二驱动电机进行定位和安装,对组装时第二驱动电机的安装方向有保障。
[0019]为了使风机系统的结构更加紧凑,所述的风机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板左侧的左环板、设于所述左环板左侧的左盖板、设于所述安装板右侧的右环板以及设于所述右环板右侧的右盖板,所述安装板、左环板、左盖板共同形成所述的左腔室,所述安装板、右环板、右盖板共同形成所述的右腔室。
[0020]为了使风机系统产生的噪音传播路径朝向左、右两侧,所述左油烟通道的进口和右油烟通道的进口分别朝向所述风机架的左、右两侧,从而避免噪音正面冲击用户。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风机系统的内部设置相互独立的左油烟通道和右油烟通道,并通过导流板将出风腔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左出风通道和右出风通道,且在油烟的流动路径上,左出风通道和右出风通道均始终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箱体(100),内部设有风机腔(10)和出风腔(30),且在油烟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的风机腔(10)位于所述出风腔(30)的上游;风机系统(2),设于所述风机腔(10)的内部,且所述风机系统(2)的内部设有相互独立的左油烟通道(201)和右油烟通道(202);导流板(4),设于所述出风腔(30)的内部,而将所述的出风腔(30)分隔成相互独立的左出风通道(301)和右出风通道(302),在油烟的流动路径上,所述左出风通道(301)和右出风通道(302)均始终贯通,且所述左出风通道(301)的进口与所述左油烟通道(201)的出口连通,所述右出风通道(302)的进口与所述右油烟通道(202)的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4)以能绕前后延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出风腔(3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00)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风机架(1)和出风罩(3),所述的风机架(1)限定出所述的风机腔(10),所述的出风罩(3)设于所述风机架(1)的顶部、并位于所述风机系统(2)的出风口处,所述的出风罩(3)限定出所述的出风腔(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3)的进口侧呈矩形、出口侧呈圆形,且所述导流板(4)的前侧缘和/或后侧缘设有与所述出风罩(3)的内壁相适配的斜面(4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3)的内部还设有用来驱动所述的导流板(4)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板(4)呈平板状、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缘(4a)和第二侧缘(4b),且在所述的导流板(4)呈竖向布置的状态下,所述的第一侧缘(4a)位于所述第二侧缘(4b)的下方;所述导流板(4)的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杰达杨伟刚陈怡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