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砂体充填煤矿采空区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417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采空区填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砂体充填煤矿采空区的方法。解决了煤矿在工作面采掘后采空区随着时间坍塌,造成后续利用较困难及现有技术中回填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钻机从地表钻到井下切眼附近,用导沙管链接在套管上,在导沙管下切出沙口;在采掘面掘进20米后,在液压支柱支撑的安全边界附近,建筑梯形的封堵墙,堵墙上留下穿管口,导沙管穿过穿管口,在墙外安装堵口盖,从地表灌入沙子,待沙子流入第一个封堵墙内,沙子埋过导沙管后,停止灌沙;待掘进20米后,建筑第二封堵墙,墙高1米多后,把第一个堵口盖打开,连接下一根导沙管。待封堵墙建筑完后,导沙管穿过穿管口,封堵第二堵口盖;灌入沙子灌满第二空间。空间。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砂体充填煤矿采空区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采空区填充
,具体为一种用砂体充填煤矿采空区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的开发过程中,很多煤矿在工作面采掘后,随着液压支柱的撤离,采空区随着时间坍塌,若干年后对采空区进行调查,采空区几乎坍塌,剩余空间就剩下“O”型圈,而地表沉陷形成了上下空间转移,给地表建筑造成严重损坏,农业庄稼减产。现有技术中,有采用煤矸石进行回填的方案,但是由于煤矸石块体较大,需要布置较大型的设备进入井下工作面进行回填,作业难度大,成本较高。为了避免地表沉陷,需要设计一种成本较低的方法,以有效的支撑采空区空间,保持采空区一个支撑密闭空间,为以后地热,二氧化碳注入,煤层气地面开发利用留住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煤矿在工作面采掘后,随着液压支柱的撤离,采空区随着时间坍塌,造成后续利用较困难以及现有技术中回填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砂体充填煤矿采空区的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砂体充填煤矿采空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钻机从地表钻到井下切眼附近,并下入套管,套管下端连接第一根导沙管,第一根导沙管朝向液压支架一侧布设,并在第一根导沙管下方切第一出沙口;在采掘面掘进20
±
5米后,在液压支架支撑的安全边界附近,建筑梯形的第一封堵墙,第一封堵墙上留下第一穿管口,第一根导沙管穿过第一穿管口,并在墙外安装第一堵口盖,第一封堵墙远离液压支架的一侧作为第一空间,从地表灌入沙子,待沙子经由第一出沙口流入第一空间内,沙子埋过第一根导沙管后,停止灌沙;(2)待采掘面进一步掘进20
±
5米后,建筑第二封堵墙,建筑过程中,把第一堵口盖打开,连接第二根导沙管,待第二封堵墙建筑完后,在第二封堵墙上开第二穿管口,第二根导沙管穿过第二穿管口,用第二堵口盖封堵第二穿管口;第一、第二封堵墙之间构成第二空间,第二根导沙管与第二空间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出沙口,此时开始灌入沙子灌满第二空间。
[0005]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3):按照步骤(2)所述方法,灌满第n空间,以此类推,逐步完成煤矿采空区的填充,其中n≥3。
[0006]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可以有效解决以往的穿采空区回填成本高的问题,同时有效的防止地表塌陷,保留采空区空间,以便于以后在空间内存储天然气,二氧化碳。
附图说明
[0007]图1 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8]1‑
套管,2

第一根导沙管,3

第一出沙口,4

第一封堵墙,5

第一穿管口,6

第一堵
口盖,7

第一出沙口,8

第二穿管口,9

第二堵口盖,10

液压支架,11

煤层,12

第二封堵墙,13

第二根导沙管,14

第一空间,15

第二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0009]一种用砂体充填煤矿采空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钻机从地表钻到井下切眼附近,并下入套管,套管下端连接第一根导沙管,第一根导沙管朝向液压支架一侧布设,并在第一根导沙管下方切第一出沙口;在采掘面掘进20
±
5米后,在液压支架支撑的安全边界附近,建筑梯形的第一封堵墙,第一封堵墙上留下第一穿管口,第一根导沙管穿过第一穿管口,并在墙外安装第一堵口盖,第一封堵墙远离液压支架的一侧作为第一空间,从地表灌入沙子,待沙子经由第一出沙口流入第一空间内,沙子埋过第一根导沙管后,停止灌沙;(2)待采掘面进一步掘进20
±
5米后,建筑第二封堵墙,建筑过程中,把第一堵口盖打开,连接第二根导沙管,待第二封堵墙建筑完后,在第二封堵墙上开第二穿管口,第二根导沙管穿过第二穿管口,用第二堵口盖封堵第二穿管口;第一、第二封堵墙之间构成第二空间,第二根导沙管与第二空间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出沙口,此时开始灌入沙子灌满第二空间;还包括步骤(3):按照步骤(2)所述方法,灌满第n空间,以此类推,逐步完成煤矿采空区的填充,其中n≥3。
实施例2
[0010]步骤(2)中,建筑第二封堵墙时,在墙高1~1.5米后,把第一堵口盖打开;步骤(3)中,建筑第n封堵墙时,在墙高1~1.5米后,把第n

1堵口盖打开。
实施例3
[0011]穿管口位于封堵墙靠近顶部的位置。封堵墙的直角边远离液压支架布置,斜边靠近液压支架一侧布置。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的套管1与第一根导沙管2通过丝扣链接;所述的第一出沙口3、第二出沙口7分别是在第一根导沙管2和第二根导沙管13下方切的口;所述的第一封堵墙4在距离切眼墙20米建筑梯形的墙体;所述的第一穿管口5是在第一封堵墙4上留的口。所述的第一堵口6盖、第二堵口盖9分别在第一根导沙管2和第二根导沙管13的末端;进一步的,所述的封堵墙是在液压支架后方防护下进行建筑;进一步的,所述的堵口盖是为了在砂体流入封堵墙内,堵住沙子。同时在下一个封堵墙打开堵口盖;进一步的,沙子用流动性好的沙漠沙。
[0013]工作原理:用的流动性好的沙漠沙子;钻机从地表钻到井下切眼附近,用导沙管(第一根导沙管)链接在套管上,在导沙管下切出沙口;在采掘面掘进20米后,在液压支架支撑的安全边界附近,建筑梯形的封堵墙,堵墙上留下穿管口,导沙管穿过穿管口,在墙外安装堵口盖,从地表灌入沙子,待沙子流入第一个封堵墙内,沙子埋过导沙管后。停止灌沙;待掘进20米后,建筑第二封堵墙,墙高1米多后,把第一堵口盖打开,连接下一根导
沙管(第二根导沙管)。待封堵墙建筑完后,导沙管穿过穿管口,封堵第二堵口盖;灌入沙子灌满第二空间。
[0014]本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形状、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15]创新点1:利用液压支架的安全边界,建筑封堵墙,利用沙漠沙的流动性灌入采空区空间;创新点2:本方法充填采空区后,能够保持采空区的密闭性,有利于利用采空区空间吸收周边煤层气,实现地面抽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砂体充填煤矿采空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钻机从地表钻到井下切眼附近,并下入套管,套管下端连接第一根导沙管,第一根导沙管朝向液压支架一侧布设,并在第一根导沙管下方切第一出沙口;在采掘面掘进20
±
5米后,在液压支架支撑的安全边界附近,建筑梯形的第一封堵墙,第一封堵墙上留下第一穿管口,第一根导沙管穿过第一穿管口,并在墙外安装第一堵口盖,第一封堵墙远离液压支架的一侧作为第一空间,从地表灌入沙子,待沙子经由第一出沙口流入第一空间内,沙子埋过第一根导沙管后,停止灌沙;(2)待采掘面进一步掘进20
±
5米后,建筑第二封堵墙,建筑过程中,把第一堵口盖打开,连接第二根导沙管,待第二封堵墙建筑完后,在第二封堵墙上开第二穿管口,第二根导沙管穿过第二穿管口,用第二堵口盖封堵第二穿管口;第一、第二封堵墙之间构成第二空间,第二根导沙管与第二空间对应的位置开有第二出沙口,此时开始灌入沙子灌满第二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鹏帅齐福辉姜伟赵晋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煤炭地质勘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