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378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解决了轮胎的耐用、成本问题。包括具有内胶层的胎体、轮辋和轮辐,所述胎体仅具有扁平化的胎面和胎肩,所述胎体在内部中线处设有硬质骨架,且硬质骨架相对胎体中线对称的两端具有相连的弹性骨架,所述弹性骨架上设有网格栅槽,所述硬质骨架在胎体径向上的截面为T字形或工字形形状,所述硬质骨架与弹性骨架分别固连在胎体的胶层内,所述硬质骨架还具有连接胎辐或轮辐的连接部。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低和使用成本,无需频繁的维护和保养,且能耗低、磨损小、路面适应力强、负载能力大,可应用于大多数车辆和使用路况,还具有优良的减震性能,提升使用舒适度。提升使用舒适度。提升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配件,特别涉及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传统的轮胎是需要充气的,一旦出现气体泄露导致气压不足或者严重亏气,将无法正常使用,因此,各种免充气轮胎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但是由于传统的免充气轮胎具有橡胶材料用量大、减震缓冲性能差、负载能力弱、路面适应能力差、能耗大、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市场很难普及。同时,传统车轮一般由轮辐(有辐板和辐条两种结构)、轮辋(也叫轮圈)组成,传统车轮的主要作用是将轮胎与轮轴通过车轮固连在一起,轮胎的中心与车轮和轮轴中心同心设置,车轮滚动时轮胎与轮轴始终同心旋转。因此,路面的起伏或颠簸只能通过轮胎和车辆减震系统共同吸收。另外,传统轮胎在负重时会产生较大幅度的切向形变,使得轮胎的滚动阻力大幅增加,从而大幅增加了车辆的能耗和胎面的磨损,因此,传统轮胎产品存在能耗高、使用寿命短、成本高等缺点,用户需要一种性能更好,价格更实惠的轮胎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包括具有胶层的胎体,所述胎体仅具有扁平化的胎面和胎肩,所述胎体在内部中线处设有硬质骨架,且硬质骨架相对胎体中线对称的两侧具有相连的弹性骨架,所述弹性骨架上设有网格栅槽,所述硬质骨架在胎体径向上的截面为T字形或工字形形状,所述硬质骨架与弹性骨架分别固连胎体的胶层内,所述硬质骨架还具有连接部。
[0005]优选的,还包括胎辐或轮辐,所述胎辐或轮辐由弹性辐条或弹性辐板材料制成。
[0006]优选的,所述胎辐或轮辐沿车轮径向均匀设置,且胎辐或轮辐在车轮轴向上的投影为弧形或其他曲线形状。
[0007]优选的,所述硬质骨架为T字形形状,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供辐条或辐板连接的辐条孔。
[0008]优选的,所述硬质骨架为工字形形状,所述硬质骨架连接部与辐板连接的径向面为平面或者弧面。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负重变形量小、能耗低,无需频繁的维护和保养,使用寿命长,且路面适应力强、负载能力大,还具有优良的减震性能,提升使用舒适度,可满足大部分用户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轮毂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轮毂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轮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1:如图1

图2所示,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包括具有胶层1的胎体2、胎辐或轮辐3和轮辋4,所述胎体2仅具有扁平化的胎面5和胎肩,扁平化指的是相对平面,表面仍有防滑纹、排水纹等。所述胎体2在内部中线处设有硬质骨架6,且硬质骨架6相对胎体2中线对称的两端具有相连的弹性骨架7,所述弹性骨架7上设有网格栅槽8,所述硬质骨架6在胎体2径向上的截面为T字形或工字形形状,所述硬质骨架6与弹性骨架7分别固连胎体2的内胶层1,所述硬质骨架6还具有连接胎辐或轮辐3或轮辋4的连接部9。所述胎辐或轮辐3一改传统所有轮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采用弹性辐条或弹性辐板制成,可固连在车轮轮辋4或者车轮轮毂11上。所述扁平化胎面5及位于胎面5中部内的硬质骨架6和硬质骨架6两侧的弹性网格,即弹性骨架7部分。硬质骨架6的横截面为T型或工字形,其T形和工字形的上端固连于胎面5中心线的胶层内部,内侧端则通过胎辐或轮辐3与轮辋4或车轮轮毂11相连接,硬质骨架6两侧的弹性网格也固连于胎面5中心线的两侧胶层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以T字形作说明,只有胎面5和胎肩而无胎侧和胎内圈,可节约大量的胶原料和帘布原料,具有非常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需充气,无需维修和保养,用户终身可杜绝因轮胎亏气而推车的烦恼。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使用寿命极长,可与用户车辆同寿命。具有滚动阻力小、能耗低、路面适应性强、制动距离短、防侧滑性能好、负载能力大、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弹性骨架7可与硬质骨架6一体加工成型,区别在于弹性骨架7上再加工网格栅槽8而增强弹性恢复力,可适应各种复杂的路面,具体不在此作过多阐述和限制。
[0016]所述胎辐或轮辐3由弹性辐条或弹性辐板制成,采用弹性辐条或辐板替代传统车轮中的非弹性轮辐,在路面起伏或颠簸时,弹性胎辐或轮辐3可以很好的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吸收轮胎的跳动。弹性胎辐或轮辐3在车辆行驶在起伏和颠簸路面时的有较大的缓冲作用,因此,可大幅减小路面对车辆减震系统以及车辆本体产生的冲击力,可大幅增加驾乘人员的舒适度,同时大幅延长车辆减震系统和车辆本体结构件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在车辆行驶时,可大幅减小轮胎与不平坦路面的冲击力,可大幅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在路况较好的使用环境下,可以替代车辆减震系统,可以降低车辆制造成本,让用户得到更多的实惠。还具有制造成本低,结构简单、路面适应性强、免维护、经久耐用等优点。
[0017]所述胎辐或轮辐3沿轮辋4轴线均匀设置,且胎辐或轮辐3在轮辋4轴向上的投影为弧形或其他曲线形状,进一步增强弹性恢复力即缓冲减震功能。
[0018]所述硬质骨架6为T字形形状,所述连接部9上设有供辐条连接的辐条孔10,将弹性辐条与轮辋或轮毂相连接,可充分利用弹性辐条的弹性形变能力实现缓冲减震的效果。
[0019]实施例2:区别于实施例1,如图3

图4所示,所述硬质骨架6为工字形形状,所述硬质骨架6靠近连接部9一侧端部径向面为平面或者弧面。
[0020]实施例3:区别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主要在于轮辐3的连接方式不同,设计有车轮内圈11进行连接。
[0021]此种形状有利于匹配不同形状和结构的辐板,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同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包括具有胶层的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仅具有扁平化的胎面和胎肩,所述胎体在内部中线处设有硬质骨架,且硬质骨架相对胎体中线对称的两侧具有相连的弹性骨架,所述弹性骨架上设有网格栅槽,所述硬质骨架在胎体径向上的截面为T字形或工字形形状,所述硬质骨架与弹性骨架分别固连在胎体的胶层内,所述硬质骨架还具有连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类似车轮轮辐的胎辐,所述胎辐由弹性辐条或弹性辐板材料制成,所述胎辐加长径向尺寸后可替代传统车轮的轮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充气减震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辐或轮辐沿车轮径向均匀设置,且胎辐或轮辐在车轮轴向上的投影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昭晖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路桥鼎新阳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