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43696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牵引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下肢牵引装置包括牵引主机、主机机架、床挡连接结构和腿支架;牵引主机与主机机架连接,床挡连接结构与牵引主机连接,腿支架与床挡连接结构铰接;牵引主机包括重物框、具有承重结构的重物升降结构、重物架、内顶结构、控制器和多个片状重物。通过称重结构感应受力变化,重物升降结构升降片状重物并控制升起高度,以及内顶结构控制挂钩摆动,能够实现将设定重量的片状重物挂在重物架上从而施加牵引力,也能够实现将挂上的重物卸下解除牵引力。腿支架能够放置在病床上,用于将病人下肢抬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自动施加合适的牵引力,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并抬高病人下肢的优点。并抬高病人下肢的优点。并抬高病人下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牵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牵引是指对人体部位施加一定的拉力,使关节发声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拉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手段。
[0003]牵引所使用的器械主要有牵引架、牵引带、人体连接件和重物。根据牵引类型的不同,人体连接件有牵引弓、皮牵引套和兜带等。人体连接件与人体需牵引部位连接。牵引架固定在病床上,牵引架上设置有滑轮。牵引带绕过滑轮,其一端与人体连接件连接,重物与牵引带的另一端连接。重物的重力转换为牵引力。下肢牵引即对病人下肢进行牵引,是最为常见的牵引,除上述器械外,下肢牵引时一般需要将下肢垫高,因此需要垫高的支架。
[0004]采用该方式牵引具有牵引装置结构较简单,能够施加恒定的牵引力,并且即使人体部位有所移动,仍能始终保持恒定的牵引的的优点。但该方式也有其缺点,该牵引方式需要人工添加重物较为费力和繁琐;重物处于悬挂状态,有被碰到晃动导致牵引力变化,甚至重物掉落的危险。
[0005]也有专利公开了一些其他的施加牵引力的方式,例如申请号为20142011291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下肢骨折自动牵引器,该牵引器采用电机带动涡轮转动,再带动蜗杆移动的方式施加牵引力。这种方式虽然可自动施加牵引力,能够降低劳动强度;但难以保证牵引力恒定,病人肢体向牵引器方向有微量的移动,牵引力即消失,需要电机启动重新施加牵引力。并且若出现故障电机异常运转,将导致牵引力异常增加,给病人带来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添加和卸下重物以调节牵引力的下肢牵引装置。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下肢牵引装置包括牵引主机、主机机架、床挡连接结构;主机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牵引主机包括主机壳体、重物框、重物升降结构、重物架、内顶结构、控制器和多个片状重物;主机壳体与主机机架连接,主机壳体的上端具有重物架孔;重物框竖向设置在主机壳体内并与重物架孔正对;重物升降结构包括重物底板、称重结构和升降驱动器,重物底板水平设置并穿过重物框,称重结构设置在重物底板上,升降驱动器安装在主机壳体上并与重物底板连接;各片状重物叠放称重结构上并位于重物框内,重物框限制片状重物平移;片状重物上具有中心孔和位于中心孔下方的悬挂台阶;重物架穿过重物架孔并与重物架孔配合,重物架上具有定位凸缘和摆动挂钩,定位凸缘位于主机壳体的上方;内顶结构安装在主机壳体上并与摆动挂钩对应设置;控制器安装在主机壳体上,控制器与称重结构、升降驱动器和内顶结构电连接;内顶结构内顶摆动挂钩使摆动挂钩向内摆动时,重物架能够穿过中心孔;内顶结构解除内顶时,摆动挂钩能够回摆钩住悬挂台阶;床挡连接结构与主机壳体连接。
[0008]进一步的是:重物架包括重物架轴、重物架主体、缓冲弹簧和挂钩弹簧;定位凸缘设置在重物架轴上,重物架轴上具有位于定位凸缘下方的弹簧凸缘;重物架主体位于定位凸缘下方并套在重物架轴外,重物架主体包括顶板、重物架壳体和弹簧座,缓冲弹簧套装在重物架轴上,缓冲弹簧的下端抵靠在弹簧凸缘上,缓冲弹簧的上端抵靠在顶板上;重物架壳体与顶板连接并与重物架孔配合,重物架壳体上具有挂钩槽;摆动挂钩与挂钩槽对应设置,摆动挂钩的上端与顶板铰接;弹簧座设置在重物架壳体的中心并与重物架壳体连接,挂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摆动挂钩和弹簧座连接,挂钩弹簧外顶摆动挂钩。
[0009]进一步的是:重物架壳体的前后左右侧各具有一个挂钩槽,摆动挂钩与挂钩槽一一对应设置,四个摆动挂钩分别朝向前后左右方,内顶结构与摆动挂钩一一对应设置。
[0010]进一步的是:重物框上具有竖槽,重物底板从竖槽穿过;重物框上具有沿重物框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限位凸起,各限位凸起限制片状重物平移。
[0011]进一步的是:内顶结构和重物升降结构均为电动伸缩杆。
[0012]进一步的是:床挡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立板、第二立板、连接轴、连接轴套和锁紧螺母,第一立板与主机壳体连接,连接轴水平设置并与第一立板连接,第二立板与第一立板间有距离,连接轴套水平设置并与第二立板连接,连接轴套套在连接轴上并与连接轴配合,锁紧螺母与连接轴螺纹连接,锁紧螺母拧紧能够使第二立板靠近第一立板。
[0013]进一步的是:下肢牵引装置包括腿支架,腿支架包括伸缩杆、支架板和柔性垫,伸缩杆与第二立板铰接,支架板与伸缩杆连接,柔性垫与支架板连接。
[0014]进一步的是:主机机架的下部设置有支架槽;腿支架收纳时旋转至竖向设置,支架板的下端插入支架槽,主机机架支撑腿支架。
[0015]进一步的是:下肢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结构,牵引结构包括滑轮安装板、滑轮架和滑轮,滑轮安装板与主机壳体连接,滑轮架安装在滑轮安装板上,滑轮安装在滑轮架上;重物架的轴线与滑轮相切。
[0016]进一步的是:滑轮架的安装高度可调。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称重结构感应受力变化,重物升降结构升降片状重物并控制升起高度,以及内顶结构控制挂钩摆动,能够实现将设定重量的片状重物挂在重物架上从而施加牵引力,也能够实现将挂上的重物卸下解除牵引力。因此本专利技术除了与现有通过重物施加牵引力的方式有同样的能够适应下肢小幅移动,并保持牵引力恒定的优点外;还具有能够自动施加合适的牵引力,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优点。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床挡连接结构与病床后床挡连接后,位置固定,主机壳体起到防护作用,即使本装置被碰到,也不会导致重物晃动和掉落,既利于保证牵引力恒定也提高下肢牵引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下肢牵引装置主视图;
[0019]图2是下肢牵引装置右视图;
[0020]图3是下肢牵引装置后视图;
[0021]图4是牵引主机结构图;
[0022]图5是重物架结构图;
[0023]图6是图5的A

A剖视图;
[0024]图7是重物框和重物升降结构的主视图;
[0025]图8是重物框和重物升降结构的俯视图;
[0026]图9是片状重物结构图;
[0027]图10是牵引结构和床挡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0028]图11是牵引结构和床挡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0029]图12是腿支架结构图;
[0030]图13是下肢牵引装置使用状态图;
[0031]图14是下肢牵引装置使用时牵引主机状态图;
[0032]图中标记为:牵引主机1、主机壳体11、重物架孔111、重物框12、限位凸起121、竖槽122、重物升降结构13、重物底板131、称重结构132、升降驱动器133、片状重物14、中心孔141、悬挂台阶142、重物架15、重物架轴151、定位凸缘1511、弹簧凸缘1512、重物架主体152、顶板1521、重物架壳体1522、挂钩槽15221、弹簧座1523、摆动挂钩153、缓冲弹簧154、挂钩弹簧155、内顶结构16、控制器17、主机机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主机(1)、主机机架(2)、床挡连接结构(4);主机机架(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22);牵引主机(1)包括主机壳体(11)、重物框(12)、重物升降结构(13)、重物架(15)、内顶结构(16)、控制器(17)和多个片状重物(14);主机壳体(11)与主机机架(2)连接,主机壳体(11)的上端具有重物架孔(111);重物框(12)竖向设置在主机壳体(11)内并与重物架孔(111)正对;重物升降结构(13)包括重物底板(131)、称重结构(132)和升降驱动器(133),重物底板(131)水平设置并穿过重物框(12),称重结构(132)设置在重物底板(131)上,升降驱动器(133)安装在主机壳体(11)上并与重物底板(131)连接;各片状重物(14)叠放称重结构(132)上并位于重物框(12)内,重物框(12)限制片状重物(14)平移;片状重物(14)上具有中心孔(141)和位于中心孔(141)下方的悬挂台阶(142);重物架(15)穿过重物架孔(111)并与重物架孔(111)配合,重物架(15)上具有定位凸缘(1511)和摆动挂钩(153),定位凸缘(1511)位于主机壳体(11)的上方;内顶结构(16)安装在主机壳体(11)上并与摆动挂钩(153)对应设置;控制器(17)安装在主机壳体(11)上,控制器(17)与称重结构(132)、升降驱动器(133)和内顶结构(16)电连接;内顶结构(16)内顶摆动挂钩(153)使摆动挂钩(153)向内摆动时,重物架(15)能够穿过中心孔(141);内顶结构(16)解除内顶时,摆动挂钩(153)能够回摆钩住悬挂台阶(142);床挡连接结构(4)与主机壳体(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重物架(15)包括重物架轴(151)、重物架主体(152)、缓冲弹簧(154)和挂钩弹簧(155);定位凸缘(1511)设置在重物架轴(151)上,重物架轴(151)上具有位于定位凸缘(1511)下方的弹簧凸缘(1512);重物架主体(152)位于定位凸缘(1511)下方并套在重物架轴(151)外,重物架主体(152)包括顶板(1521)、重物架壳体(1522)和弹簧座(1523),缓冲弹簧(154)套装在重物架轴(151)上,缓冲弹簧(154)的下端抵靠在弹簧凸缘(1512)上,缓冲弹簧(154)的上端抵靠在顶板(1521)上;重物架壳体(1522)与顶板(1521)连接并与重物架孔(111)配合,重物架壳体(1522)上具有挂钩槽(15221);摆动挂钩(153)与挂钩槽(15221)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闪闪王科廖灯彬李卡罗乘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